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瑛 张强

王瑛 张强 北京市东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61

【摘要】 目的 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慢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慢病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病管理模式;老年高血压;影响【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impactofdiseasemanagementslowlyin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Methods inJanuary2014-December2014mycommunity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130case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with65caseseachstudygroupandcontrolpatientsusngconGventionaldrugtherapy,thestudygrouppatientswithchronicdiseasemanagementinterventionresults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theresultsoftheintervenGtionresultsintwogroupsofpatients,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physiologicalindicators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s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withchronicdiseasemanagementmodelswillhelptoimprovebloodpressurecontrolstatusofpaGtients【Kaneydiwmorpdrs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shouldbefurtherpopularized. chronicdiseasemanagementmodel;elderlyhypertensive;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24-02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病,也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所以做好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也成为一个急切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是社区管理,我社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过程当中,应用慢性管理模式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30 例,其中男69例,女61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2.±1.3岁,平均收缩压(156.2±13.6)mmHg,平均舒张压(81.6±8.2)mmHg.入选标准方面,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第18卷第1期文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标准,患者收缩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方面,排除精神异常患者,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躯体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平均舒张压以及平均收缩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在社区医生的指导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定期进行血压测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慢病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2.1 完善患者的临床信息.要准确记录老年高血压患者联系方式,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具体记录患者作息方式、生活习惯、血压监测情况以及治疗进度等,保证每周测量血压1次.患者要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其中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每年对签约家庭进行1次家庭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规则;健康信息早知道;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重点是老年人、慢性病人,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社区医生需要根据服务内容为患者提供服务,并鼓励患者改善自我管理水平,在慢病管理过程当中同患者良性互动[3].1.2.2 健康教育.根据?高血压患者管理标准手册?以及?高血压疾病防治指南?,为社区医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教育,进而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及生活规划[4].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影像资料、门诊就诊宣教以及发放教育处方等,确保患者熟悉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意识到高血压属于可控可防的慢性疾病,帮助他们走出高血压治疗的误区,改善患者的管理依从性.1.2.3 主动行为干预.社区医师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提供指导,宣传合理饮食并且发放限量盐勺,帮助患者降低钠盐的摄入,鼓励患者控制体重并戒烟限酒,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的放松以及情绪的乐观积极[5].在药物治疗方面提供指导咨询,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疗方案.

1.2.4 健全管理系统.社区医师要根据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病情表现、血压状态以及系统状态等,对患者危险情况进行分层评估,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表,保证每年至少4次面访,从而及时更新患者的病情信息[6].对于出现重症以及急症的患者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并跟踪追访患者病情.1.2.5 丰富社区宣讲模式.应当以社区为中心,来构建健康关爱室、活动中心以及卫生服务热线,保证危险因素评估、常规体检以及健康情况反馈顺利进行.此外还需要定期邀请心血管病的专家到社区提供治疗指导以及病情宣讲,帮助患者解决疑难问题,让他们对高血压有深入的认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在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

3 结__________论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生存质量,因此控制管理老年高血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工作重心不断前移,社区逐渐成为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战场.慢病管理作为高血压防治的可靠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慢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防治当中的应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一群体,借助于向患者宣传疾病知识,可以帮助患者转变健康意识,避免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防病技能.通过让患者了解高血压危害性以及错误生活习惯同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能够让患者自觉选择健康生活方式,转变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的态度,深刻意识到慢病防治管理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是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关研究显示,治疗依从性同患者血压控制结果、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发生有直接的联系.本研究中奖慢病管理作为载体,签定?家庭医生服务?的协议书,拉近社区医师同患者之间的距离,构建起融洽的医患关系.社区医生也在服务过程当中从传统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心理状况以及社会环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理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与压力,走出防治高血压的误区,并且在疾病防止过程当中督促患者主动转变角色.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慢病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吴俊,顾平,王东霞,等.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3):326-328. [2] 周杰,高霞,乔国良,等.上海郊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0(2):143-145. [3] 张帆.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社区干预研究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20(3):358-360. 4] 王卓,江国虹,张帆,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社区干预研究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0(4):420-422. [5] 唐红彬.群组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46-47. [6] 姚亮,刘申,胡敏,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3,34(20):35-38.

论文作者:王瑛 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瑛 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