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博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汉中 712000
摘要:目前,在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快的形势下,我们国家建筑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土地资源也开始出现短缺的情况,其在很大程度之上决定了高层房屋建筑的加大。因此,为了在最大限度之上保障我们建筑行业的优良发展,相应的施工管理与技术人员针对施工现场来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科学、合理化设施相应的施工流程及工艺,严格依照相应的标准与规范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合理的统筹安排与协调,利用现代化施工技术来促进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工期,最终有效的取得一个优良的工程效益。本文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房屋建筑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建筑结构重要的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层房屋建筑中通过逆作法虽然能够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此种施工方式相对来说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技术要求比较严格,需要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能力承载上部建筑的全部重量,单单只靠地下室楼盖结构是非常不够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底部建筑的承载能力进行良好的计算,采取科学合理的临时性加固措施,保证相关人员以及建筑物的安全。
1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征点
1.1 大量的高空作业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一定会面临高空作业,并且会长时间地进行高空作业,这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显著特点。高层房屋建筑楼层数高、结构复杂,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下,高空作业是仅有的选择。这样一来,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难度和危险性都显著增加。因此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是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2 较高的地基要求
我国的房屋建筑标准规定,普通高度的建筑地基应在6m 左右,而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则需要至少20 米。地基深度的增加并不是简单的深挖就可以实现的,它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地基加深会使施工难度增加,并且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增多。
1.3 较长的施工周期
高层房屋建筑通常具有较大规模,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施工的周期较长。很多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在两年左右,甚至更长。造成施工周期过长的主要原因,除了工程量大以外,还有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影响。为了充分满足施工相关要求,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
1.4 较大的工程量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不仅在地基和楼层建设中具有较大的工程量,而且会采用设计与施工准备同时进行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单位在规划及管理等环节上的难度,施工工程量也因此加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2.1地基测量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地基测量在其中的作用十分的关键。假使高层房屋建筑地基的土质相对繁杂,持力层也较深,地下室埋置的深度相对较深,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得要应用桩基础。高层房屋建筑上预制桩自身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且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保障预制桩的质量,其和承载力方式区别十分的明确,应用预应力空心管桩具备相对较大承载力,然而预制桩适宜用在高地下水位的区域更为适宜,但是其施工的噪音相对较大、耗钢量大、造价大以及截桩困难。该这种形势下,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之中,主要应用的是线胶桩来进行地基施工。现浇桩的适应性相对较强、造价成本低下,施工噪音下,其可以作为发展的关键,并达到机械化的最终目标。
2.2逆向施工技术
(1)在构筑物以及管线建设安装完成之后,将地下连续墙构筑成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外墙,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建筑物的面积。(2)逆向施工技术能够缩短一些多层地下室工程项目的周期,主要体现在通过使用逆向施工技术,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可以同时进行施工,这样一来,总工期可以极大缩短。(3)采用逆向施工技术能够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基坑变形以及沉降现象,通过逐层浇筑,地下室的内部支撑刚度比起临时支撑刚度要大许多。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使整个高层房屋建筑物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2)混凝土的配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并对其强度进行检测,只能达到施工标准后方可使用。(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及流程进行,控制好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4)混凝土的养护也十分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其作用。控制好养护的温度和湿度,使最终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性符合要求。
2.4建筑通风与给排水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所以给排水施工往往面临着难题,施工人员应当重视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优化,这要求施工人员就上下水结构优化进行探讨,并根据实际的给排水要求进行专门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制定。需采用较大的上水泵来提供供水压力,同时还应当设置完善的布局管网,尽可能的降低该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维修保养。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当就该系统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漏水等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规划。而由于高层建筑氛围内的人口较为密集,所以实现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当前的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着中央空调的设计,在实际通风系统设计工作中还应当实现两种系统的结合运用,全面的就居民的居住需求进行考虑,保证建筑质量。
2.5建筑的结构技术分析
高层房屋建设往往是采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来作为主要的结构技术应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便捷以及施工时间较短等多种优势。但是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结构构建施工时应当重点分析其所具备的耐热性能、技术应用水平、吊装操作规划等多种问题。例如,针对吊装操作,施工人员应当保证在天气质量较优的情况下展开施工操作。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重复性施工,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模板预制操作,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实现场地问题与交叉施工问题的解决,常见的模板预制包括爬模法和滑膜法两种。将模板预制后运输至实际施工需求点能避免交叉施工所造成的问题,同时也能尽可能的实现施工时间缩短。此外,逆作法也是重要的结构技术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利用支撑柱等在支护结构轴线上的设置,并将其与板梁结构进行连接,来实现支护稳定性的提升,保证结构刚度的提升。这样的做法能实现施工速度的提升,并有效的实现结构统一。
2.6 建筑的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电气工程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工程环节,且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但是电气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铺设难度较高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耗电设备,施工人员应当从施工质量以及安全保证的多方面进行技术应用思考。同时施工人员也应当采用先进的电力安装技术尽可能的降低施工难度,同时避免电气资源浪费。而在就相应的施工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当就该建筑的电力使用高峰情况以及大功率设备应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电气工程的建设质量,并满足建筑的实际用电需求。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层数比较高,相对应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就要求施工建筑单位,应具备较为专业的施工资质和施工技术,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图纸进行施工操作,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另外还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要求的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肖前.对高层住宅的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J].门窗.2017(02)
[2] 陈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44)
[3] 张明,李昭.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9)
[4] 张坤.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51)
论文作者:刘小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高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较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