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水库,挖出欺骗和保护黑洞的黑洞_药品论文

撤出水库,挖出欺骗和保护黑洞的黑洞_药品论文

退库挖出骗保黑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挖出论文,黑洞论文,骗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2月初,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全国社保资金审计已经拉开序幕。参加完全国社保资金审计培训会后,河北省审计厅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全省的社保资金审计工作。为继续加大审计力度,审计厅借鉴去年债务审计的组织模式,采取上审下的组织方式。在进行统一培训后,全厅组成10个审计组,选派省厅10名业务处长担任审计组长,奔赴除省会城市外其余10个地级市,对其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三大类18项资金开展审计。

按照审计署社保审计方案统一要求,除按规定填报各项报表外,还要求确定一家医院进行延伸审计,以查处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医保资金问题,确保老百姓的“救命钱”真正管好用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两次盘库账实一致

一支审计组奔赴A市。

这是一个拥有全省最多县的大地级市。审计组在了解掌握该市医保资金总体情况的基础上,考虑到医保资金可能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该市医保定点民营医院占比,决定选取民营医院进行审计。如何在该市近二十家医保定点民营医院之中选取一家医院进行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计人员在初步了解医保中心医保报销政策、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首先调取了不同规模的十家民营医院医保报销电子数据,从分析医保报销病人住院次数入手,对其住院次数进行排序,然后针对住院次数较多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所住医院进行分析,结合其医保报销规模,将住院频次较高和医保报销金额较大的一家医院确定为拟审计的医院,随后从医保中心数据中分析所选取医院医保申报的药品费、检查费情况。

鉴于医保报销以病历为载体,而药品是构成病历的基本内容,因此对药品数量、单价、总金额进行分析排序,决定以医保报销药品为突破口开展对该医院的审计。

该医院为二级医疗定点医院,民营性质,法人代表系该市原市级公立医院院长兼市卫生局副局长。院长由其子担任,并具体负责全院工作。其子毕业于我国某著名军医大学,曾在国外留学,系硕士研究生学历,经其父亲再三劝说回来经营该医院。该市医保报销实行总额指标预付制度,该院在市级医保定点民营医院中医保支付金额位居第三,2011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资金报销金额780多万元。

审计人员在初步了解这家民营医院基本情况并取得该院至审计当日止药品进销存电子数据的基础上,决定首先从盘点药品库存入手。

根据先期从医保中心取得该民营医院医保药品报销的电子数据,选取该院当年医保报销数量较大和金额较高的9种医保药品进行突击盘点。以导入至审计日止医院药品进销存电子数据为依据,盘点9种药品审计时点药品实际库存,查证账实的一致性。经盘存9种药品,出乎审计人员意料,发现药库实物与药品进销存系统数据完全一致。难道审计人员上午通知医院下午过去,让药品库房留人让医院意识到了什么?还是被盘点药品的种类被人走漏了风声?

审计人员立刻要求补充调取药品系统当天的电子数据查看,竟意外发现下午进行审计盘点前自13:05分至16:03分这三个小时内系统集中对七种药品办理了退库,数量1265支,金额5.5万元,其中审计盘点的医保药品有4个,金额占全部退库药品的99.4%。审计人员针对当天退库情况要求医院作出解释,院方称系药品破损、过期、批号更换等原因正常退库,并且很快提供出药品退库发票。随后审计人员决定进行第二次盘库。又选取了5种医保药品于4天后进行二次突击盘库,与上次同样结果,账实完全一致。

系统退库时间蹊跷

为什么在审计通知对方后,盘存药品前药品进销存系统药品集中大量退库?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审计人员对系统退货药品的时间产生怀疑,对方很快提供了所有退货药品单据和退货发票,并提出了药品破损、过期、更换批号等退货理由。如药品大量破损在药品销售出库或购进入库时就应该发现,而在医院造成破损属医院责任,医药公司怎么可能接受退货?除特殊药品外,批号不同也不影响药品正常使用,为什么要退货更换?而且,经审计查证原始票据发现,退货票据显示所退药品均在保质期内,根本不存在过期问题,审计认为所有的退库理由均不充分。那么,系统此时退库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呢?

审计人员陷入沉思。

假如医院实际库存药品少,而系统药品多,审计盘点时不就会出现账实不一致而露出马脚吗?审计人员茅塞顿开,会不会存在药品进销存电子系统虚增库存,造成库存药品电子账大于实际库存药品,为防止审计人员盘库出现问题,医院才会将系统虚增的药品进行退库处理达到账实一致?但抽查的15种药品进货发票完整,购货入库单、销售出库单及医药公司销售公章齐全。审计人员随即决定从退库药品入手查证分析,经过对退库7种药品退货票据进行查证,发现均来自该市同一家医药公司。

于是,这家医药公司进入审计人员视野。

往来账款增长异常

审计人员将锁定的医药公司作为重点,从医院财务应付账款入手进行核查发现,该医药公司当年与医院药品购销往来频繁。医院应付账款反映,当年从该医药公司购进药品金额猛增且余额较大,对比上年购销情况变化巨大。年初医院应付账款反映仅欠该医药公司药品款10万多元,年末欠款余额竟达570万元,至审计日更是高达700多万元。

该医药公司应付款项异常变化再次引起审计人员怀疑。审计人员立即决定从该医药公司购入药品发票入手查找线索,对应应付账款明细账,从调取的全年原始凭证中找出所有从该医药公司购入药品原始发票和购货入库票据,统计医院全年从该医药公司购入全部药品品种、数量和金额,查看出入库情况及手续的完备性。

同时,审计发现,医院从该医药公司采购药品的票据前后入账不一致,药品结算时有的以正规发票结算入账,有的在医药公司未提供发票的情况下仅以随货通行单据作为原始凭证入账和入库。审计组决定对这家医药公司销售给医院的药品情况进行重点延伸核实。

准备充分外部查证

为确保对医药公司延伸查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首先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入手。在听取了药监部门基本职责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了解药监部门对医药公司的监管职能和近年来对当地医药公司的监管情况,初步掌握了医药公司药品进销存电子数据管理情况。

当即,审计人员在药监部门的带领下到该医药公司调取药品销售业务数据,从医药公司后台提取五年销售给该医院药品的电子数据。为防止财务没有电子账核算和可能配合造假,审计人员已提前做好两手准备,复印好部分有疑点的医院入账的医药公司销售发票和随货通行票据及应付款项账页,以防在没有电子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取证确认。

一切都在审计人员掌控中。在确认医药公司财务手工记账没有电子数据的情况下,他们直接调取财务手工应收账款明细账,将医药公司当年至审计日止销售给该医院药品和应收款情况,以及开出的销售票据情况进行核对取证,并要求医药公司对提供的销售数据和财务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予以承诺。

虚假购销水落石出

经对医药公司销售给该医院的电子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医院电子进销存系统反映,从该医药公司购入药品数据远远大于该医药公司销售给该医院数据。该医药公司当年仅反映销售给该医院药品金额50多万元,应收该医院款项50多万元,与年末医院应付款账目反映的500多万元相差巨大,仅为十分之一,至审计日更是相差高达600多万元。医院系统购入药品数量大于医药公司实际销售数量23万多支。

审计人员随即将医药公司销售药品与医院系统购入药品的电子数据按进货时间、药品名称、批号、数量和金额进行逐一比对,并抽取部分医院系统反映购入而医药公司未反映销售,但均盖有医药公司结算章的药品发票和随货通行票据,经医药公司开票业务员进行确认,医药公司业务员对以上销售药品发票和随货通行票据均予以否认并出具证明。

由此证实,医院系统入库大于医药公司销售出库的药品差额部分均为医院药品进销存电子系统虚假购入。至此,医院单方伪造医药公司进货票据虚假购销医保药品问题真相大白。

经审计确认,2011年至2012年3月22日,该民营医院利用自制的某医药公司虚假药品进货单虚假购进药品111种,数量22.9万支,虚假入库金额664.4万元。涉及医保药品103种,数量227901支,金额662.4万元。其中:2011年虚假购进药品93种,数量180944支,虚假入库金额519.8万元。涉及医保药品87种,数量179757支,金额518.1万元。2012年1至3月虚假购进药品53种,数量48548支,虚假入库金额144.6万元。涉及医保药品49种,数量48144支,金额144.3万元。以上虚假购入药品至2012年3月18日审计第一次盘库日尚虚假结存4种并办理虚假退库,数量1200支,金额5.5万元。扣除虚假结存部分,该医院虚假销售医保药品657万元,涉嫌骗取医保资金问题水落石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经公安机关对该院院长及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该院院长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称2011年该院法人代表及院长召集各副院长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明确各住院科室可以采取向医保中心虚报药品销售金额的方式套取医保资金。随后,院长将药房管理员、原药品库管员、会计叫到其办公室将医院决策告诉了三人,并对三人进行分工,由药房管理员负责统计各科室上报系统中的虚加及虚报药品,并将统计情况提交给原库管员,原库管员根据药品名称、数量等情况使用院长提供的“某医药公司销售单”电子表格制作销售单,同时制作入库单,然后在月底统一将虚报药品的入库单及销售单交给会计记账。

2011年3月审计时,院长担心会计凭证中虚假的“某医药公司销售单”因没有医药公司印章,而被审计部门发现是虚假票据进而查出虚假购销药品行为,随即安排司机办理了一枚假印章,由法人代表安排会计在所有的虚假销售单上进行了加盖。虚报药品的购销是通过医生开具虚假医嘱,由护士录入系统,这种医嘱上的药品基本为虚报药品,用于上报医保中心套取医保费用,而患者真实使用的药品大部分是由各科室的护士持“手写用药单”到药房领取,并且不录入医保系统。这些医嘱中的虚报药品大致分三种:一是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的药品;二是多开药,少用药;三是将低价药调换为高价药。

该院长称自开始套取医保资金以来,长期处于痛苦不堪中,但也心存侥幸,由于内心纠结压力过大,常常夜不能寐,去年由此引发冠心病和心肌缺血,心脏植入了两个支架。这次公安机关对其执行刑事拘留时冠心病、心肌缺血再次发作,有生命危险,需住院治疗,只能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待病情稳定后再依照法定程序收押。其一再表示自己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和令人羡慕的家庭,干这种事情对不起孩子和家庭,万分后悔,一直处于深深的悔恨和自责中……

有道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谁胆敢以身试法,终将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标签:;  ;  ;  ;  ;  

撤出水库,挖出欺骗和保护黑洞的黑洞_药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