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论文_张海

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200

【摘 要】目的:探析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51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予以观察组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各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讨论:针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不仅能使患者的心率与心功能情况得到改善,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常见病症,同时也属于高危性心脏病,其发病阶段多以心脏疾病终末期为主,不但能使患者的心脏排出量大幅度下降,而且还易造成肺部淤血现象的发生[1]。针对此病症,若不能给予及时的治疗,易引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为了缓解患者的病症状况,通常都会予以药物方法治疗。为探究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4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10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对其分组。对照组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47-81岁(53.3±2.2)岁。观察组51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48-82岁(54.1±2.4)岁。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予以分级,其中Ⅲ级53例,Ⅱ及49例。根据上述所述,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组间数据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待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要予以常规检查,其中包括:甲状腺功能和心脏超声、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肾功能及胸片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其内容如下,抗感染和利尿剂、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以及强心剂等。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胺碘酮(生产厂家: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0.2g)治疗。对患者首次治疗时,医护人员要按照静脉滴注的方式,将胺碘酮150mg注入患者体内,其方法如下,在胺碘酮150mg中添加5%葡萄糖溶液20ml,或者生理盐水20ml。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则需要30min后,仍按照静脉滴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二次胺碘酮150mg注入,此后六小时内,其滴注速度根据0.5至1mg/min注入;六小时后,其其滴注速度变为0.5mg/min持续滴注,24至85小时为持续性泵入时间;如果用药期间发生复发现象,则需要对患者再次75至150mg胺碘酮静脉注射,15min为注入时间。待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好转后,可对胺碘酮的注入量予以适度调整,直至能够将胺碘酮口服为止。

1.3数据处理

通过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取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指标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指标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详情如表1所示。

2.2经治疗,在对照组51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占其比例的21.57%,其中呕吐恶心5例,血压下降6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占其比例7.84%,其中呕吐恶心2例,血压下降2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2=3.830)。

3讨论

心理衰竭可简称为心衰,是临床常见且发病病症,属于心血管末期临床病症表现,而且此病症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预后质量差等特点,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液体潴留、乏力和呼吸苦难等[2]。若患者不能给予及时早期治疗,还易造成心律失常病症的发生,如果心律失常较为严重,则会加快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是心内科常见合并症之一,其临床病症表现为,心房颤动与心律失常等。心衰造成患者心肌传导纤维牵引力过度,能使该区域兴奋传递速度减慢,使心脏出现折返状况,而且,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显著下降,交感神经张力显著提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加,从而使患者的心电动稳定性受影响,引发心律失常[3]。同时,心律失常还会加快心衰恶化,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胺碘酮又名安律酮,处方药,其结构和甲状腺素相似,是通过碘化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属于Ⅲ类可抗心律失常药。针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药物治疗,其作用可应用与房室旁路和心室、心房和心脏传导等部位;能够将患者体内K+外流过程阻断,把心室、房室结和心房中动作电位的时程与有效应期延长,从而可把心肌细胞间的存在差异缩小,确保动作电位一致,进而使自律性提高。此外,胺碘酮药物还能对患者的神经分泌激素予以调节,确保心率稳定性,使窦性心率得以恢复[4]。另外,该药物的分布相对较为广泛,能有效延展到患者的肺部、脂肪和皮肤中,能够使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下降,从而提高药物的安全性。若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肠道不适等现象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模式。在饮食方面,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多食用清淡类食物,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这样能够将胃肠负担减轻。同时,还要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由此可见,选用胺碘酮药物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率及心功能情况实施改善,促进患者病症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丽娜.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213-214.

[2]苑秀芳.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244-245.

[3]白凤鸣.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283-283.

[4]葛振忠,华智强,王晓兵,等.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用药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02):54-56.

论文作者:张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论文_张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