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掘进巷道过断层复合支护方法应用论文_李超

大断面掘进巷道过断层复合支护方法应用论文_李超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新桥煤矿 河南省商丘市 476600

摘要:大断面掘进巷道过断层期间,选择合理、有效的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的支护质量,做到一次成巷,避免后期反复维修,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今后复杂施工条件下掘进巷道提供了借鉴。

关键字:断层 支护 掘进 绞顶 架棚

一、工作面概况

2302轨道顺槽设计平距为1070.9m,其中(Ⅰ段)421.9m,(Ⅱ段)52.9m,(Ⅲ段)596.1m。该巷道设计为倒梯形,净宽4200mm,毛宽4400mm。巷道中心高度不低于3000mm。顶板支护采用“锚网带+锚索梁”形式支护,锚杆为Φ22×2400mm高强锚杆,顶板锚索施工在两排钢带中间按“3-1-3”形式布置,间、排距1200×1600mm。两帮支护采用“高强锚杆+钢筋网+M钢带”的支护形式,锚杆为Φ20×2200mm高强锚杆。

二、施工方案

(一)拉底、绞顶施工方案

1、自迎头退后13.8m开始,巷道按照0°坡度拉底施工,保证施工至302G8点前115.6m时,巷道破煤层顶板2000mm,对巷道较高处进行绞顶。

2、施工至迎头后,巷道按照12°下山施工,直至巷道顶板揭露煤层顶板后,沿煤层顶板掘进,并控制巷道高度3.5m左右。

3、施工前,先对巷道顶板进行加固,在目前3排锚索梁的基础上再加固2排锚索梁,顶板形成5排锚索梁,锚索规格采用Ф21.6×10000mm锚索。

4、施工期间一并将绞顶锚索施工到位。锚索采用规格为Ф21.6×10000mm锚索施工,锚索外露长度根据现场巷道高度确定。

(二)套棚施工方案

1、首先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巷道进行补强支护,将巷道内顶锚、锚索、帮锚跟至最靠近迎头的位置。

2、套棚前,需先采用掘进机配合胶带输送机进行拉底、出矸,确保拉底后巷道净高达到3.5m。

3、从通尺463m处开始由外向里套棚,棚距800mm,钢棚梁长3669mm,左腿长3705mm,右腿长3705mm,采用U29型钢加工,棚腿扎角8°,各棚之间采用拉板紧固成一个整体。

5、架棚时,为保证棚梁接顶,使用钢筋网铺设在棚腿及棚梁外侧,并用14#铁丝进行固定,固定好后,使用半圆木、圆杂木进行填充,确保棚梁上方与绞顶梁之间搭接合理。

6、迎头采用短掘短支的方式继续掘进,钢带排距700mm,每循环进尺一排,割煤前顶板锚杆、锚索梁及两帮帮锚跟至迎头,掘进前新掘进巷道套棚施工滞后工作面不超过3m。

三、施工工艺及要求

(一)拉底施工工艺及要求

1、采用掘进机拉底施工至胶带输送机上,拉底后局部地点需要顺平时,采用人工开挖方式。

2、由验收员从拉底起始位置处巷道左帮2.0m处画腰线。施工时保证巷道底板到腰线的垂直距离不低于3.5m,以控制巷道底板坡度。

3、由胶带司机启动胶带输送机张紧绞车,将皮带放松。待拆解地锚及紧固链条后,再拆除两架H架。拆下的纵梁、H架、三联辊等配件整齐码放在巷道帮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由胶带司机启动胶带输送机张紧绞车,在掘进机后方采用支撑杆顶住机尾大架,退掘进机并张紧皮带,将掘进机退至拉底起始位置,掘进机司机对掘进机停电、闭锁,胶带司机对张紧绞车停电、闭锁。由施工人员在皮带机尾处施工地锚并固定。

5、机尾固定好后,胶带司机再次开启张紧绞车对皮带进行张紧至合适位置。

6、向前延伸胶带输送机机尾前,验收员必须对拉底处进行验收,确保拉底深度、巷道高度符合要求,否则必须重新进行拉底,确保达到要求,方可延伸机尾。

(二)绞顶施工工艺及要求

1、施工期间,巷道高度较高位置采用锚索梁配合半圆木(圆杂木)绞顶。绞顶锚索沿巷道中心线以及向中心线两侧各偏1700mm布置,锚索间、排距1700×1600m。锚索采用Φ21.6×10000(13000)mm锚索施工,每根锚索使用4支MSK2350型树脂锚固剂,锚索露出锁具长度根据现场巷道高度确定。

2、由于受迎头施工条件限制,绞顶锚索打注完毕后,可暂不上梁绞顶,将绞顶锚索外露部分绑扎在巷帮或巷道顶板上,待工作面拉底后再统一安装锚索梁进行绞顶。

3、沿垂直巷道中心线方向布置锚索梁,锚索梁长3.8m,采用29U钢棚加工而成,锚索梁锁好后作为绞顶底架,待绞顶完毕后,再对锚索进行加压,保证背木压紧,并确保整体平直。

4、绞顶底架架设好后,施工人员再按照要求对该段巷道进行绞顶工作,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在施工好的锚索梁架上铺设一层钢筋网,钢筋网之间采用14#铁丝连接,并将钢筋网固定在锚索梁上。

5、绞顶施工时,绞顶地点下方严禁有人,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安排专人看守,未经跟班队长或班组长允许不得通过。

(三)架棚支护施工工艺

1、按棚腿扎角8°对两帮底部使用掘进机配合、风镐或手镐进行挖刷,以达到设计要求,挖好深度150mm以上的棚腿窝。

2、根据巷道坡度确定套棚迎山角(每6~8°迎1°),将棚腿放到棚腿窝内后,用联网绳及小背木将棚腿与帮部固定牢靠,然后调整好扎角及迎山角度。第一次架设2棚,以后每次架设1棚。

3、在棚梁及棚腿固定牢靠后,在棚腿及梁上用6对拉板按设计位置上好,拉板上好后取下联网绳及小背木。

4、在巷帮与棚腿之间每间隔500mm使用直径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1200mm的半圆木横向背帮,在背木两端及背木与棚腿、巷帮之间用木楔子刹紧、刹实。

5、棚腿背好后,人员站到梯子上,在两架棚梁之间使用直径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1200mm的半圆木(可配合圆杂木或木板)进行绞顶,保证紧密接触顶板,棚梁上每间隔500mm背一根背木,沿棚梁方向的半圆木放在棚梁正上方,二者相互垂直,形成“#”字形式,并用木楔子刹紧、刹实。

四、效益评价

该项目通过采用“锚网带+锚索梁+绞顶+套棚”复合支护形式,可有效加强巷道支护,避免后期反复维修而增加费用支出,降低了原煤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今后使用何种有效的支护方式提供了借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赞成,初俊卿;回采工作面复合顶板及其控制[J];河北煤炭;1991年01期

2 宁方泗,陈士桐,贺兴源;复合顶板推跨型冒顶的控制[J];山东煤炭科技;2000年S1期

作者简介:李超(1978-), 男,河南永城人,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大断面掘进巷道过断层复合支护方法应用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