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春节年俗的文化内涵论文_谭艳丽 聂文芊

家乡春节年俗的文化内涵论文_谭艳丽 聂文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诸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作为民俗大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湖南省郴州市一六镇乡村年俗为个案研究,以此来揭示家乡春节年俗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春节 传统文化 家乡传统

传统年节所体现的时序文化,是中国人对时序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理解,规约和文化发明,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所体现的庆典文化,在古代社会主要是祭祀仪式和典礼在于敬天敬地感恩天地万物,在现代社会则以欢庆和睦人际关系,合家团圆活动为主,洋溢着重新喜庆祥和安宁,富有人文色彩和融会亲情的气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诸多的传统节日当中,春节作为民俗大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因此家乡传统春节风俗与传统风俗也有着其变迁之处。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当中的重头戏。往往是腊月来临后,家乡的人就停下了手中的全部工作开始筹备春节了。游子归家,全家欢聚。有猪的杀猪,搞卫生的搞卫生,母亲带走小孩们去各大商场,小卖部置办年货,给家里的小孩们每人准备套新衣服。之前遇见一个叔叔,他说,如果过年都不能给孩子买身衣服,那这年也就过得太乏味了。所以每到这个节日,不管在这一年里家庭经济情况好还是坏,大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给家里的孩子准备一套新衣服。所以啊,家乡的过年对孩子们来说往往是最高兴的日子。不仅有很多零食吃,而且还有新衣服穿。当然,许多人家还是会做一些具有我们当地特色的点心,用作,接待客人的小食品。

准备好一切之后,便是除夕了。说是除夕但是并不需要等到晚上,我们的节日就开始了。只要留心关注,其实会发现,早在除夕前几天,家家户户就都已换上了新的门幅和门贴。颇有些“新桃换旧符”的意味。当忽略不了的一阵盖过一阵的鞭炮声由远及近的传到你耳边的时候,不需要猜测,你就可以想到其他人家已经在陆陆续续的吃年夜饭了,尽管此时还骄阳当头。每到这个时候呢,妈妈就会催着我们去洗澡,换新衣服了。是为去旧迎新。不过家乡的春节是不冷的,就算不穿棉衣,只着一件单薄的外套,就已经不怕什么寒冷了。在这一天,家乡的年夜饭也是一大特色。餐桌上永远不会少了,家乡人特别爱吃的腊肉。当然,这是纯手工自家酿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家乡人擅长腌制腊肉, 所以在年前就会专门养一头或两头为新年做准备,也因此,猪肉往往是最新鲜的。这个时候的餐桌上,放上一盘腊肉,美好的滋味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的。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小孩们领过压岁钱。团圆饭就结束了。

家乡没有守夜的习俗。所以在除夕当天,往往是很早的入睡,因为到第二天,想再睡是需要毅力的。家乡流行开门红,所以时间到午夜十二点以后,即开始进入新的一年,有人冲着这个好兆头,早早的就起床开门了。当鞭炮声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猜测到的是,晚上是睡不着了。因为那鞭炮声一阵大过一阵,尤其是凌晨一两点的样子,噼里啪啦的声音愈发密集起来,震耳欲聋。所以就算再能拖延的人,在三四点的时候也受不住了起床了。然后穿好新衣服,静静的,坐在家中等待着初一早晨。

当灰蒙蒙的天空鞭炮声不断;锣鼓声从远方传来的时候。或是,成群结伴的小孩们已经走到了门口。心心念念地在门口张望时,你便可以知道舞龙队大概就要到了。家乡的舞龙是极其壮观的。那是一条一百多个人的队伍。他们穿着鲜黄色的统一制服。敲着锣,打着鼓,气势汹汹地就来到了你的眼前。龙的身子,主要是金黄色的,而他的鳞片五彩斑斓。远远的看去,在迷雾中是看不清身影的,但是这么长的队伍,无疑是笨拙的,如果场地小的话,也只能在原地多转几个圈。几年前,弟弟还小的时候,时常会跟着长龙走一段路程,直到脚受不了了才肯罢休。看着他们把新年的喜悦氛围传送到千家万户。长龙走后,接着是隔壁村的两条小龙。十来个人的队伍,表演起来十分灵活而又有趣。舞龙的人也是统一的制服。看起来精、神、气十足。让人觉得,喜庆极了。在这之后呢,就是要舞狮队了了,其实严格的说来只有两头狮子吧,看起来虎头虎脑的。他们的表演,其实就是打几个滚儿,然后踩踩跷跷板。看起来十分滑稽。不过,这也是最受小孩子们追捧的节目。

因为家乡有众多的鞭炮厂,所以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鞭炮声是少不了的,更不要说是对家乡人而言特别重要的春节了。鞭炮声几乎伴随了我们整个春节。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连续不断,起伏不绝。远远的望可以看到的是路上,树上早已被红色的鞭炮碎渣给掩盖了。火红火红的街道,火红火红的场地。给春节添上了另一道鲜红的色彩。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了。在鞭炮声中送别旧年,也从鞭炮声中迎来新年。多年来从未改变,如果愿意仔细体会的话,你会发现,这年节包含的不只是人情,更是节味儿。

参考文献:

[1]《许昌地区春节习俗文化研究》王小娇《青海师范大学》2013

[2]《新农村建设中春节民俗行为的功能研究》刘伟力《华中农业大学》2008

[3]《乡村春节年俗的文化内涵解析》汤旸《安徽大学》2012

[4]《农村春节习俗的变迁及农民精神生活现代性问题研究》刘立东《东北师范大学》2010

论文作者:谭艳丽 聂文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家乡春节年俗的文化内涵论文_谭艳丽 聂文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