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论文_王静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论文_王静

安徽恒一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猛,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呈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较一般的建筑,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更为复杂,因而对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安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并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层房屋;施工技术;分析;措施

1导言

根据当前城市发展需要,高层建筑早已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建筑。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而言,高层建筑能够集中人口,提供住房,缓解住房问题;还能减少因建筑而制成的土地滥用;可以便于城市建设,有利于集约型城市建设发展。但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对于高层建筑特点,其建筑要求要比普通建筑要高,工期要长,规划更有缜密有序,材料资源运用的到位,简而言之,在其设计上和技术上都要考虑全面,使之符合要求。

2概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高空作业多、基础埋置深、施工周期长,其具体内容如下。

2.1高空作业多

高空作业多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之一。高层房屋建筑的结构复杂,主体建筑高、层数多,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作业环境上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多为高空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工作,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的发生。

2.2基础埋置深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又一个特点是基础埋置深。对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其基础埋置的位置更深,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更大的高度与重量,因而对整体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从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都为埋置深度。一般来说,埋深至少在地面下的5米以上。对于超高层建筑工程,其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超过20米。在深基础施工中,地基处理非常复杂,特别是对于在软土地基,而基础施工方案非常多,会对造价与工期造成较大的影响。

2.3施工周期长

施工周期长也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另一个特点。在高层房屋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因为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工程量非常大、施工技术相对复杂,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通常情况下,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都要经历冬季与夏季,有时施工周期甚至大于2年,因为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所以探索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迫在眉睫。

3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3.1预应力技术

最近几年来,预应力技术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中逐渐发展起来。预应力技术主要有几大特点如下:对刚度和抗裂度要求提高;混凝土在横截面更小、体积更轻;综合效益和经济价值更高。也是因为预应力这些特点的存在,才使得预应力技术在我国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而且发展十分迅速。预应力技术已经不仅仅满足普通建筑施工的要求,对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预应力技术表现出的先进性更加明显。在预应力技术中的后张无粘结的预应力技术发展是最快的一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与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去。

3.2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施工开工之前,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执行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调整和确定;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温度、和易性都符合要求,并且没有泌水、分层和离析等现象,混凝土的浇筑要按照混凝土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的方法执行,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被上层混凝土所覆盖,同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3.3支护技术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供利用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城市土地面积更加有限,所以城市房屋建筑向高层房屋建筑方向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如果采取原来传统的放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经济适用、安全性高的探基础土体支护体系。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支护结构有冲孔灌注注桩、钻孔灌注桩、钢筋砼板和钢板桩。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无法完全按照模式进行,又因为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因素、邻近建筑结构形式、基坑大小等因素影响,高层房屋建筑基坑支护结构也都有所不同。因此,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条件,对支护结构进行合理判断并选择,一定要确保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3.4通风技术

高层建筑中存在着人口集中、不方便开窗等问题,通风系统的优质度是高层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绝大多数的高层建筑都会具备中央空调系统。在空调系统以及通风系统的施工阶段,施工的单位要细致的分析业主的基本需要,严格关注总体质量,可以给予品质建筑工程。

3.5给排水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中是否能够以优秀的姿态屹立,极大程度上是高层建筑中的服务性好坏来制约的,具备着重要的意义。给排水的工程当中,怎样才能够将上下水结构合理优化,将给排水方案建立成为符合高层建筑中的人口密集特点,是有关施工专业人员的最基本问题。那么,就有必要具备较大的上水泵送压力,让后期进行维护的使用费用合理减少。此外,给排水工程当中要细致的分析,产生漏水现象的防水工作以及抢修工作。

4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4.1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可根据功能的差异选取不同类型的设计与施工工艺。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桁架式、梁式以及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凭借其施工方便、设计简单等优势在工民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行业的进步促进了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的研究方面,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高挠度、跨度大、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

4.2高层建筑项目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市场上涌现了非常多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建筑材料会对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新材料的施工务必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或者规范执行,强化关于建筑装饰材料的研究力度,尤其要强化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例如玻璃幕墙方面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方面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4.3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提升

利用计算机加强建筑工程的核算与设计工作,同时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施工(CAC)技术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MIS技术,使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与优化,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工期与效益。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学习与应用国外先进的施工理论与技术,结合我国现有的施工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工程的相关方必须加大力度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促进高层建筑行业朝着更健康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阿毛.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经营管理者,2012.

[2]王丽.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3]杜凯.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论文_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