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探讨论文_邓胜华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探讨论文_邓胜华

邓胜华

福建沙县第一中学36505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入,教学理念也在近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佳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佳注重文学素养的提升,阅读审美能力的提升。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成果上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似乎缺乏对学生的审美引导,甚至出现了教学上的瓶颈,难以更佳深入的为学生分解散文魅力。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进行学习方式、授课方式的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

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提升对文字的掌控能力和文学的鉴赏能力[1]。但是,就目前情况而看,我国的语文教学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更佳强调的是对专业解读的理解,而缺乏了对语文审美的探索,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而是为了考试进行机械式的结果分析,不利于表达语文的魅力,甚至造成语文学习的厌弃心理。

一、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存在的审美困境

1、 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

我国的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干扰,在授课行为上缺乏趣味性,缺乏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是忽略了阅读文本中真正的美感,无法培养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累积以及审美的表达。灌输式的教育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学生独立完成的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指导,这也会导致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由于目标设计的偏差,则会导致语文学习停滞,没有达成实际的、追求下的教学目标。

2、 审美过程受到忽视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古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有着美的展示。在散文阅读中,忽视学生对阅读的体验,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难以从自我角度表达对文学的看法,打击了学习的兴趣,缺乏知识的体验感。此外,在应试教育下,更多关于散文课程内容的理解均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学生的解读则会受到结果的影响,少了个人的解读,影响到学生的发散思维,缺乏对审美过程的探索,也就难以提升实际的审美能力。这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则是弊端显著。

3、 阅读评价指标单一化

现阶段,语文教学也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在课内外的阅读上也有了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结论。在定式思维下,学生的思考收到限制,过分强调了答案对成绩、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对语文阅读真正趣味的发掘兴趣,导致审美存在困境障碍[2]。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欣赏品读中,语言的节奏的缓慢的,是温馨的,这种意境不仅来自于自然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建立审美内容,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阅读主体的依附性,即指的是:改变老师对学生阅读信息的传输,而是在指引下,学生自主的、自发的去感受散文阅读中孕育的意境之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困境的突破

在新课程体系的要求下,需要针对高中散文阅读进行突破性改进,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改变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更好的鼓励学生去探寻,去提升阅读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优化教学目标,解除审美困境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从而选准改革的方向。为了突破高中散文语文教学困境,需要创设新的教育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也会由此发生一些转变。而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对美的事物具有探索性,不愿意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约束,因此,在课程教学上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识,设置阅读目标。而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从基础的部分逐步推进,一步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重建审美秩序,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审美秩序与教学秩序如何实践真正的统一则成为教学目标设定的难点,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取舍问题[3]。

例如,在《赤壁赋》中,老师通常会按照苏轼的“豪放派”教学进行文章的阶段,完成内容上的分析。而审美活动则有一定的偏向性,其思想内涵已经被固定。在讲授主人公在你进下依然热爱生活的时候,则已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审美的框架。学生则会跟着教学秩序的引导一步步走进老师所指向的审美情境。但笔者认为,学生此时需要一个进入散文阅读的入口,自发的对内容进行思考,无论是一水一月的世界,还是文言知识的解读,教学引导应该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审美的自然浮现。而是不是在既定的基础上去设定内容方向,这也是导致审美困境的原因之一。

2、转变教学方式,改进阅读体验

语文散文对于教学具有多个层次,而侧重于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重视课堂氛围等,都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强调审美感受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推进的方向。老师始终是知识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认识散文的魅力,发掘蕴藏在文章深处的美感,有时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扩展、延伸。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不能过于拘谨,不能被课内读物所限制,不能被阅读文章的历史范围所限制。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查阅历史背景似乎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笔者的“讲述时间”和“被讲述时间”进行分析。而这里的时间不在于对历史时间的区分,更多的是根据作者的时间进行文本的理解,具有历史的流动性,维度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通过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去理解历史环境,历史下的生活情境,而是在历史变量下对时间、空间的聚集进行反思和理解。这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上有着新的突破。

结束语:综上所述,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老师需要关注散文学习的审美效用,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去分析阅读课程设计的合理性,鼓励学生走出传统的观点对文章进行全新的解读,鼓励学生在自我的视角下分析作者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审美习惯,打破审美困境。

参考文献:

[1]毛遇婷,张军莉.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6):77.

[2]赵艳梅.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新一代,2017(13):147.

[3]徐旖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小作家选刊,2017(26):79~80.

论文作者:邓胜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探讨论文_邓胜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