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公有制经济论文,经济制度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的重新定位。这一重新定位是我们党在总结我国在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沉痛教训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的一次思想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必将进一步清除人们头脑中的某些“左”的干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良好的发展氛围。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究竟应当占有什么地位?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我们曾走过相当长的弯路。从建国至今,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前。这个时期,强调绝对公有,排斥其他经济形式。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对立论”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消灭论”,于是非公有制经济被当做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和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致使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不存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个时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这个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张“补充论”,即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非公有制经济得以重现生机并得到快速发展。

第三个时期:十五大以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提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非常明确的定位,表明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继续发展,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把它看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

首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把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层次多且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依然较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国还不具备公有制囊括一切领域的物质基础,只能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来发展同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即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其次,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新体制成分,它本身的行为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它们的发展就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从基本行为方式看,非公有制经济更接近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能够自觉地面向市场、参与竞争,根据市场信号行使主体的权力,调整生产经营战略,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条件和寻找新的机会发展自己。它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独立地承担风险,不断推动价值增值。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把国有企业改革深入下去的有生力量。具体体现在:①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竞争性市场逐步形成,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使得在旧体制下生活的人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适应新体制,形成新观念。③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公有制经济实现方式,国有经济存量的调整与重组,既不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又可以分散国有银行的资产风险,既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又可提高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

第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增加税收,解决我国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要求。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要求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而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三产业内部各个不同层次都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因此,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到1995年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总资金占我国企业总注册资金的38.4%,占工业总产值的19.5%,就业比重占到11.6%。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现实情况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行新的部署,采取新的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健康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思想不解放,环境不够宽松,行为不规范,结构不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 党的十五大已经为非公有制经济正了名、定了位,也为我们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卸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公有和非公有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能否正确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否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当作深化改革的战略方针加以对待,当作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地通过渐进式改革道路实现市场化改革的问题来加以对待,当作检验我们思想真解放还是假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它们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要按照十五大精神,破除旧的思维观念,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大发展。

2、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成分都应该是平等的竞争主体, 国家应该为它们提供规范化的竞争环境。要把非公有制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规划之中。要根据新情况,制定新的保护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切实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政策上要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把公有和非公有企业作为平等的企业。无论是在生产经营条件和环境上、项目审批上,还是在行政执法管理上,都应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应成立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和管理机构,以便研究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状况,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资金援助和贷款担保,向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各种技术与管理知识等等,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服务,促进非公有制健康发展。

3、要坚持三结合的原则:

①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促进国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结合。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对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实行承包、租赁、购买、参股、控股经营,使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提高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

②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从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引导非公有制步入更高层次,向股份制、集团化方向发展,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向外向型发展。

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结合。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上,从业面狭窄,经营项目比较陈旧,不适应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非公有制经济要拓宽从业领域,着重向第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已经发展的第二、三产业中要向深层次发展,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标签:;  ;  ;  

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