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探微论文_朱瑞勇

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探微论文_朱瑞勇

浙江省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 325304

摘 要: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学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做实验学生看”,而是要成为“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的过程。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探索,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自觉提高全面的科学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心得 提升

笔者现在担任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既有知识点,又有实验课,所以要求教师转变育人观念,进一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实验课的质量,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实验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比其他学科掺进更多的生活事例,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心得:

一、准备好教案

对教材的基本概念跟基本思想,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要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性,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的方法、生活的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实验。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体现教师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据,要达到关注全体学生,并且注意信息的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在课堂上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心境,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要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上讲课与实验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布置好课下作业,作业不要求多,但要抓住重点,不一定是书面作业,也可以回家自己设计某个实验。

三、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作业记录本,把当天的作业记录好,回家就按这个记录完成作业,这样就不会忘了。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他们多是上课时听不明白或是记不住,相对其他同学理解能力差,所以对后进生的帮助应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再辅导课上所学知识,做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四、不断提高本身业务水平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跟教学水平,同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五、确定努力方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教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智能。小学科学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观察、实验、问题、讨论。没有实验就无法讲述科学,做不好实验就难以完成科学教学的任务。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还得能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把实验教学摆到重要的位置上,绝对不能有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只要背下实验方法步骤就能考高分、取得好成绩的错误思想。

课外的小设计、小试验、小制作、小发明,纷纷卷入了科学实验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材中更多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教材中某些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实验,教材中一些书面的实验习题作为课内外实验操作训练。

教师要积极启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在观察、实验中体现出来,也要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观察中的发现说出来,特别是结论性的、规律性的知识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总之,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讨论,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论文作者:朱瑞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探微论文_朱瑞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