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_政治论文

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_政治论文

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成因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倦怠论文,成因论文,状况论文,政治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工作倦怠。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和Maslach等人。Freudenberger职业倦怠意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落成就感。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始于服务业及医疗领域。由于教师职业面临多重的压力与挑战,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教育领域已非罕见,教师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近几年对教师工作倦怠问题有了一定的研究,各项研究均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倦怠问题。众所周知,对政治教师的要求比其他教师更高,要求政治教师讲的与做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这决定了政治教师素质要求的非同寻常,由此政治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更易产生工作倦怠问题。据了解当前学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心理辅导教师缺少,多数学校是由政治教师,德育辅导员或校医从事这项工作。在此情况下,更应关注政治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对政治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政治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难以为政治教师工作倦怠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政治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取证。对当前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状况及成因进行分析,为切实提高政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生活质量和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以及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学政治教师培训的探索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江西省选取10余所中学的政治教师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01份,最后实得有效问卷77份,有效样本构成见表1。

表1 江西省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现状调查及研究有效样本构成

性别 教龄

男 女 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

21—25年26年以上

人数 29 488 11 23

2348

百分比37.66

62.34

10.39 14.29 29.8729.87 5.19 10.39

学历 职称

本科及以上专科及以下高级一级二级

人数 6314 35 30 12

百分比

81.82 18.18 45.45

38.96

15.58

学校属性年龄

重点非重点30岁以下31—40岁40—50岁51—60岁

人数 27 5012 42 14 9

百分比30.06

64.94 15.58

54.55

18.18

11.69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测量的工具是《中学政治教师工作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两个量表结合组成,一个是Maslach编著的世界最权威的教师工作倦怠量表(MBI—ES)的第三版,并参考了台湾等地学者的中译修订版,用于测量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该量表应用非常广泛,被称为测量工作倦怠的“黄金准则”(注: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5),其信度和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注: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MBI—ES从3个维度所包括的22个题目测量教师的工作倦怠,即情绪衰竭维度(包括9个题目);去人格化维度(包括5个题目);个人成就感维度(包括8个题目)。所有项目都从0到6的七点频率评定量表打分,0代表“从不”,6代表“每天”。如果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而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得分较低,则被确定为典型的工作倦怠。在本次测量中,整个MBI问卷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6739,情绪衰竭维度为0.8296,去人格化维度0.5707,个人成就感维度0.8763,处于国外研究对该系数报告在0.52—0.91范围之内(注: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另一个是自编的中学政治教师工作情形调查表,主要用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成因和工作倦怠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在本次测量中,整个问卷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301,具有较高的信度。

三、研究的结果

1.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状况

根据MBI量表的计分和测量标准,从表1和表2中可知,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虽然还没有达到严重程度,但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状况,其中个人成就感降低问题最为严重,高个人成就感低落占71.4%。其次情绪衰竭问题也较严重,高情绪衰竭占5.2%,中等情绪衰竭32.5%,但去人格化问题尚不严重,高等去人格化的人数为零,中等去人格化占22.1%。

表2 工作倦怠各层面平均得分及每题平均得分

层面平均得分题项数每题平均分

情绪衰竭14.73 9

1.64

去人格化4.57 5

0.91

低成就感24.40 8

3.05

表3 工作倦怠频次分布表

EE DP

PA

SCORE N% SCOREN% SCOREN

%

高 27以上4

5.214以上

00 0-31 52 71.4

中 17-26 25 32.5

9-13 17

22.1

32-3617 18.2

低 0-16 48 62.3

0-8 60

77.9

37以上

8

10.4

(注:EE:情绪衰竭DP:去人格化PA:个人成就感低落)

2.不同性别、年龄、学校的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4 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性别差异

工作倦怠层面性别N M SDT

EE 男 291.3755.74026-1.988[*]

女 481.7731.90990

DP 男 29.9310 .593480.628

女 48.8333 .69934

PA 男 293.16381.20180

0.114

女 483.13281.12586

注:***<0.001**<0.01<0.05

表5 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年龄差异

工作倦怠层面年龄N M SDF

EE 1 121.4722.476442.824[*]

2 421.8307.97492

3 141.5476.75292

4 9 .9753 .54085

DP 1 12.7667 .564611.789

2 42.9952 .66771

3 14.8429 .70243

4 9 .4667 .56569

PA 1 123.3958.827160.691

2 423.09521.25207

3 142.8750.62017

4 9 3.45831.59956

注:30岁以下(用1代表)、31—40岁(用2代表)、41—50岁(用3代表)、51—60岁(用4代表)。

表6 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学校状况差异

工作倦怠层面学校属性N M SDT

EE 重点271.8930.740552.047[*]

非重点 501.4778.90162

DP 重点27.9630 .695120.907

非重点 50.8200 .64047

PA 重点273.01851.02417

0.706

非重点 503.21251.21304

3.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表7 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学科偏见工作任务竞争机制

生活压力人际关系

素质能力角色多样

情绪耗竭 0.326[*]0.248[*]0.359[**] 0.328[*]0.251[*]

0.294[*]0.268[*]

去人格化 0.277[*]0.068

0.269[*]

0.164

0.096 0.147

0.125

成就感低落0.274[*]0.089

0.132 0.267[*]0.128 0.301[*]0.164

四、分析与讨论

1.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一般特点

从结果中看,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虽然没有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但已经普遍性地存在。具体分析可知,中学政治教师的低成就感最严重,其次是情绪衰竭也较严重,去人格化问题尚不严重。中学政治教师成就感的降低达到严重的程度,是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突出的特点,这说明中学政治教师们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回报少之又少时,从而降低了工作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和低成就感。究其原因,这与政治课不受重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和政治课实效性差,由此导致培养学生的成就挫折等有关。中学政治教师的情绪衰竭也较严重,这表明教师们由于工作的过度压力而导致情绪和生理资源被过度消耗后的较深感受,虽然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但不再热爱他们的工作,对教学失去兴趣。中学政治教师的去人格化程度较低,处于较好的水平,职业修养以及时刻扮演道德榜样的角色需要他们不断完善自己,所以,在去人格化问题上没有显露。

2.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分析

在工作倦怠造成的消极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探讨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以便寻求对策解决问题。对于倦怠成因的分析,国外学者在他们设计的问卷中多有涉及,只是分析的角度和结果不尽相同。综合这些研究与笔者本次的调查不难发现,导致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较多,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工作倦怠相同的原因,也有其特有的原因。

(1)背景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

所谓背景因子,主要是指教师的性别、年龄、任教学校属性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任教学校属性对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均有一定影响。

①教师的性别。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情感衰竭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在情绪衰竭上经过T检验,性别差异T值达到-1.988,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在工作倦怠的另外两个维度上,即在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教师在情感衰竭方面比男教师高很多,但去个性化问题比男教师低,这与女教师的心理特点以及类似母亲的情感角色有关,女性的感情比较细腻,对学生倾注更大的耐心,但心理耐挫力弱,如果长期看不到工作效果,显然会比男教师更容易产生情感衰竭感,但对学生不易冷淡。

②教师的年龄。不同年龄的中学教师在情感衰竭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表5说明,经方差分析得出在EE上F值达到2.824,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差异显著,从数据上来看,年龄为51—60岁的教师在情绪衰竭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龄层的教师。在另外两个维度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上差异不显著。在情感衰竭方面,31—40岁年龄组得分最高,51—60岁年龄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年龄组的教师。分析其原因,处在事业黄金时期的年龄段希望在工作中有所作为,多数是所在学校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承担着教学或管理学生的任务,同事间的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显然高于更年轻或更年长的教师,工作和照顾家庭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经常抽时间参加学历提高和在职的继续教育。这些使他们的时间、精力分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倦怠感自然增强。

③教师的任教学校属性。不同学校属性的中学政治教师在情感衰竭方面差异显著。表6表明,经T检验,情绪衰竭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同学校状况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从数据上看,重点学校的教师比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存在着更高的情绪衰竭现象。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工作量,还是面临升学考试中家长的过高期望,重点中学的教师比一般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都大。因此,重点中学的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呈现出相对更高的状态。

(2)学科偏见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

所谓学科偏见因子,指的是中学政治课学科总体上不受重视。主要包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副科”而备受冷落、学生对政治课厌学、学校领导不重视政治课教学等。笔者的研究显示,与工作任务因子、竞争机制因子、生活压力因子、社会及人际关系因子、素质能力因子、角色多样因子相比,学科偏见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最大。其对工作倦怠的三个层面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见表7)。

在社会评价及许多人眼中,中学政治课可有可无,近几年来各地在尝试中考、高考改革,政治学科往往被“率先”试行开卷考试,有些地方干脆要取消政治学科考试,导致政治学科地位进一步下降。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是副科,使政治课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的付出与学生的成绩回报不成比例,常常会有失败的感觉。许多政治教师因为教的是“副科”,地位似乎弱于其它学科教师,而且似乎思想品德课“可塑性强”,可以随时协调给其他“主课”。“智实、德虚、美劳空”仍是很多学校工作的写照,政治课教学和政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地位得不到提高和尊重。

多项调查发现,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对政治课的忽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在理科高考取消政治课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更淡漠。这是许多政治教师深感忧虑的问题。

国外有关研究证实,学生的品行及学习情况与教师的工作倦怠密切相关。基里亚科等人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恶劣态度”和“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费瑞德曼与法泊在1992年的报告中就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注: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2003.2)。试想一下,如果中学政治教师上课面对的是淡漠的眼神,得到的是敷衍的回答,投入的热情得不到回响,耗费的心血难见成效,能不倦怠吗?

(3)工作任务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

所谓工作任务因子,是指中学政治教师从事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主要包括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太大,学校给教师安排的任务常让教师感觉心力不足等。笔者的研究显示,工作任务因子对情绪衰竭层面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见表7)。

笔者对中学政治教师调查获知,85.71%的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46.75%的教师超负荷工作。另据其它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一般职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注: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8.6),睡眠时间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累积计算,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需要身心极大投入,不仅要在8小时之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精力和时间。二是专职中学政治教师比较少。笔者调查的十余所中学中,有4所只有一或两位专职政治教师,担负整个学校政治课教学,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此外,素质教育又要求教师一专多能,除了备课授课批作业,还得面临各种学习、考核的压力。这些超负荷的工作与多重责任使他们没有喘息机会,其疲劳状态也不易消除。日积月累,容易身心倦怠。

(4)竞争机制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

所谓竞争机制因子,是指中学政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充满竞争,包括以班级之间的竞争来评比教学能力、以升学率来衡量教学效果、对教师实行淘汰机制等。笔者的研究显示,竞争机制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情绪衰竭影响最显著,相关关系系数为0.359,在0.01的显著水平上达到相关(见表7)。

笔者的调查表明,升学率是政治教师心生倦怠的主要因素。有的研究也证实,升学率方面的压力最为普遍,近40%的教师把之列为最大职业压力之一(注:徐富明,申继亮,朱从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中小学管理.2002.10)。无可否认,考试一直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升学率成了我国各学校直接追求的办学质量指标和绩效标准,成了社会、家长和教育界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成了教师晋级、提工资、发奖金以及人事调动的硬参数。教师们无可选择而又无可奈何地围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转。中学政治课虽常被视作“副科”而备受冷落,但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政治教师仍被驱使得团团转。分数、排名、升学率如三座大山迫使教师们不敢丝毫松懈和怠慢。而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常以班级之间的竞争来评比教师教学的能力,人为地加重了教师的竞争压力。加之,社会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时时改革,政治教材内容变化之多、时政热点更新之快、大众媒介普及之广,使得政治教师是年年都是新教师。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教学的难度,致使政治教师常处于应付的超负荷运转中,在不堪重负下品尝不到工作成功的乐趣,心理上产生对教学的排斥与厌倦。

(5)生活压力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

所谓生活压力因子,指的是中学政治教师所处的生活状况。主要包括收入低,经常要操心家庭中的琐事等。笔者的研究显示,生活压力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层面影响显著,相关关系系数为0.328、0.267,在0.05的显著水平上达到相关(见表7)。

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教师工资收入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四分之一(注: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人大复印.教育学.2000.10)。据1984年美国一项对大学教师压力的全国性研究指出,工作节奏过快和物质条件差居10个压力来源的首位,报酬低也是10个压力来源之一。笔者的调查也证实了绝大多数学者的一个共同发现,那就是压力与报酬和工作条件直接相关。的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讲求等价交换,按劳付酬。经济待遇低,即意味着没本事、无贡献。这样教师就会因自己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严重背离,心理矛盾加剧,产生低成就感,最终导致工作倦怠。笔者的调查还显示,女性教师和教龄11—15年的教师家庭生活压力更高,在情感衰竭方面程度较高。

(6)社会及人际关系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

所谓社会及人际关系因子,指的是教师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包括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期望;家长、学校领导及同事与教师的关系或采取的态度等。笔者的研究显示,社会及人际关系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情绪衰竭层面影响显著(见表7)。

近几十年来,社会变迁及其所导致的教育改革不断对教师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造成不断的压力。笔者对中学政治教师的问卷结果还显示,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交给了老师,而学生一出现问题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向老师兴师问罪。15.58%的老师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还有21.2%的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闻不问,家校之间的联系几乎荡然无存。42.86%的教师认为社会和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产生不理解和指责。

国外不少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引起的压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的压力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协调。探其根源,教师面临多重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及其他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学中的竞争,教育理念的不一致,人格特征的差异,领导的不恰当批评,学生家长的不信任、不配合以及家庭成员的不理解等,都可导致教师在这个人际关系网中难以顺利交往与沟通,从而使教师心力交瘁,导致倦怠的产生。就学校内部而言,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文人相轻传统,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在完成指标的时候存在你超我减的关系,迫使教师之间或明或暗展开激烈的竞争,教师之间应当具有的合作遭到破坏。有研究表明,25.3%的教师表示一般不与别人讨论教学方面的问题,因为那样会损害自己的竞争力(注:王通理、楼晓明.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教学与管理.2004.1)。就学校外部而言,传统的尊师重教风气失落,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关系的功利性和敌对冲突凸显,也给教师带来不平衡和失落感。

(7)素质能力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

所谓素质能力因子,指的是中学政治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能力,其倦怠成因主要包括难以适应课改后的政治课教学、专业知识及技能不足、无法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等。笔者的研究显示,素质能力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层面影响显著(见表7)。

学生对政治课厌学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师源性的厌学。部分教师教学素质不高,知识面窄,缺乏风格缺乏创新,从而使本应活泼生动的课堂死气沉沉、毫无情趣。学生的厌倦又加剧了教师的倦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程全新的标准和要求相继出台, 不少教师或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身素质的缺失将难于适应改革的要求,由此产生无助感、焦虑感,失去工作信心;或体会到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紧跟发展的形势,并由此产生心力耗竭感。

(8)角色多样因子与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

所谓角色多样因子,是指中学政治教师所承担的角色的多样性。主要包括过多的行政会议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师角色多样易产生角色冲突等。

笔者的研究显示,角色多样因子对情绪衰竭层面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见表7)。

心理学研究表明,角色的多样容易产生思维与行为的冲突,使人无所适从,如果调节不当就会引发角色负荷过重从而导致压力与紧张。教师是一个多重角色的职业。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职责重负以及期望与现实反差较大等方面的职业压力。在中学,政治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的开导者、心理的辅导员、道德的示范者。由此出现角色冲突及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在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的情境中,有些教师感到的只能是无奈与疲劳甚至心力交瘁。

五、小结与建议

本研究引入MBI对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整体上还不严重,但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并且教师个人成就感低落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教育部门必须重视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意识到中学政治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问题是解决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关键因素,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教师们的个人成就感。(2)性别、年龄和学校属性是影响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状况的重要因素,在情绪衰竭层面上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教育部门要特别重视女教师、31—40 岁年龄段的教师和重点学校的教师的减压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青少年的成长,因为这部分教师代表着中学政治教师的大多数和骨干力量。(3)在对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有影响的各因素当中,学科偏见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最大,其对工作倦怠的三个层面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竞争机制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情绪衰竭影响最显著;素质能力因子对中学政治教师的成就感低落层面影响最强。揭示影响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已是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标签:;  ;  ;  ;  ;  ;  

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