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路桥在运用中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该问题不容小觑,初始裂缝尺寸以及涉及范围会很小,如果不加以修补,这些小裂缝会扩展为大裂缝,最终使结构松散,路桥失稳。在市政路桥工程中,大多数的裂缝出自混凝土结构,裂缝类型有多种,成因也有多种,相关人员要对这种裂缝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各方面落实预防措施,使这些因素能被得到有效排除,不会成为裂缝制造的罪魁祸首。
关键词:市政路桥;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市政路桥裂缝和材料有关,和施工工艺以及运行荷载等都有关联,相关人员要分析全面,考虑全面,才能保障预防措施有效。另外还要做好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使路桥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本文主要针对市政路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市政路桥裂缝成因
1、荷载因素
市政路桥在应用中,每时每刻都会接受众多车辆的碾压,车辆带来的动荷载以及桥梁自重、其他静荷载等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压迫,当这些压力与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不相等,且前者远远超过后者时,桥梁中的混凝土结构便不能安然无恙,会出现裂缝。这种因应力与荷载不同引发的裂缝为荷载裂缝。在荷载裂缝中,主要根据应力来源将其分为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种裂缝都是由外荷载产生的力导致的。
2、温度因素
温度变化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形状规模会发生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空间会得到压缩或延伸,混凝土表面也不能保持完全,自然会出现温度裂缝。此时温度应力要远远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承受能力,该承受能力主要指维持自身不变形的能力。在路桥结构中,跨度比较大的结构承受能力比较低,所以最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3、材料质量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能力以及性能强度等除了与结构设计构造有关,还与材料有直接关联。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材料配比不符合要求,拌制而成的混凝土混合材料在应用中,性能比较差,自然会出现裂缝。混凝土混合材料主要包括好几种成分,这几种成分的质量和数量都要满足结构要求,才不会出现裂缝[2]。
4、施工不规范
混凝土结构施工包括好几种施工工艺,工艺的落实以及工序的执行需要好几个工种的共同参与。在施工中,相关人员不仅要满足材料质量要求,还要保证运输过程材料不会出现质损,在浇筑、捣实等过程中,更是要保证工艺落实,这些要求增加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复杂性,所以很多施工人员往往不能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其自身行为也存在很多错误。这些都不能保证结构最后的施工质量,更不能保证结构在使用中的稳定可靠性。施工不规范,增加了裂缝的出现几率。
二、市政路桥裂缝预防措施
1、提高路桥结构承载能力
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能力和载荷能力比较强,其在应用中,便不会出现温度裂缝或其他类型裂缝。所以在结构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就要对路桥结构的承受能力进行计算,并根据车流量预估路桥整体使用情况[3]。另外这些承载能力要远远大于气候变化以及车流量增加或其他荷载带来的压力。相关人员还要对结构的传力路线进行规划设计,使其在简化同时,满足各种负荷力的传递要求。只有全面分析路桥结构承载情况,才能全面规划工程负荷,使混凝土结构拥有维持自身完全的能力。
2、控制浇注温度
温度裂缝在路桥结构中很常见,相关人员还要对浇注温度进行控制。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中,相关人员首先要保证材料温度适宜,在混合材料中,水泥的水化热会导致材料温度发生变化,所以相关人员要对水泥用量、水量以及其他成分用量进行控制,使材料温度变化后,达到施工温度要求。其次还要保证环境温度适宜。这里主要指在气温适宜情况下施工,如果外界温度过低,相关人员还要停止施工,并对已施工完毕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最后浇筑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相关人员最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内外部温度进行测量控制,使其不会过高。
3、优选材料
路桥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这些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相关人员还要有选材料,做到保质保量。在材料控制方面,相关人员要选择合适型号和强度的混凝土与钢筋[4]。如果混凝土需要提前拌制,相关人员还要对水泥、砂石以及添加剂的品种、规格以及级配进行选择确定,对各种成分之间的配置比例进行实验审核,对拌制成品的和易性进行实验。为了保证材料质量,相关人员还要特意对运输路线进行规划,使材料能快速到达现场。入场前,相关人员还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材料才能被应用在结构施工中。钢筋与混凝土结合时,相关人员要对钢筋位置进行判定,对钢筋长度和钢筋数量进行确定,施工完毕,钢筋应保持不外漏状态,相关人员还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检查。另外钢筋强度也要满足要求,否则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度负荷下,钢筋发生弯曲或位移,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损,最终还是会出现裂缝。所以在裂缝预防中,优选材料很重要,也是有效手段之一,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选择每种材料。
4、强化施工管理
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复杂性以及该结构出现的各种问题,相关人员有必要加强施工管理,使路桥结构施工井然有序,规范标准。管理人员要遵循全过程、全员管理原则,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行为进行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质量和性能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保持连贯,还要对材料与设备的结合效果进行管理评价,使浇筑量以及浇筑质量满足要求。施工工艺和工序比较多,管理人员要对这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检查,确定工艺落实完全,不会出错,还要对施工图纸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确认混凝土结构施工成品与图纸要求相差无几。
5、保证早期养护质量
市政路桥裂缝主要出现在结构应用期间,少数发生在施工期间,无论哪个阶段,都要做好早期养护工作,如此才能避免更多裂缝出现。在早期养护中,相关人员要对路桥易裂结构进行保温和喷水,使混凝土结构在完全凝固前,不会出现裂缝。在路桥使用中,相关人员也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对已经出现裂缝的结构进行及时修复,使其不会有扩大的可能。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损坏,相关人员还要将此处破损的混凝土去除,重新浇筑,重新使结构具有整体性特点。
结语
市政路桥裂缝成因都是可预测、可分析的,相关人员在此基础上,采取有的放矢的预防措施和修复方案等,路桥结构在施工应用中才能保持完全。另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还要做好配合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质量,最终路桥也不容易出现裂缝。管理人员还要对预防措施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其落实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林.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154.
[2]高继芹.市政路桥裂缝成因及防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173-174.
[3]陈斌.市政路桥裂缝成因及防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4):252-253.
[4]吴辉.市政路桥的裂缝原因与防治技术分析[J].门窗,2016(01):124-125.
论文作者:姚东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人员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要对论文; 温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