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完善的心理素质_心理健康论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完善的心理素质_心理健康论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心理素质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2)01-0017-07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我国传统教育中长期忽视的,又是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已蓬勃开展,方兴未艾。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较强,对中小学来说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活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存在一些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必须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现状出发,另一方面应以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为重点,充分认识心理素质培养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而言,传统教育对前三种素质比较重视,但由于实施中存在偏差没有完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心理素质培养没有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长期被忽视。实际上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与忽视心理素质培养有关。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现状客观上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在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类型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均检出率大多在20%左右,个别的更高。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这给竞争日趋激烈的学校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三)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心理指导和援助

在人生的各阶段中,青少年时期是个“多事之秋”,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危机期”、“危险期”、“狂飚期”、“矛盾期”、“冲突期”……在此阶段的人们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是自身生长发育趋向成熟,加剧了心理的变化。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处于人生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各种生理机能的变化和成熟,必然带来很多心理问题。面对不期而遇的心理问题,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青少年,往往难于应对,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比如由性成熟产生的性需要同性道德的冲突。一方面,性生理成熟的躁动使他们对性问题好奇,向往异性;另一方面,社会、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的性依恋、性探索、性尝试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既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又一概持否定态度。又如对运动、娱乐的需要同学业负担过重,以及家庭、学校对其行动过多过严的限制也时常产生矛盾。再如师长对青少年做一个好学生的要求和社会阴暗面之间的冲突。由于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有限,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便难以应付。有些问题在成人看来是鸡毛蒜皮,可对他们来说却痛苦不已,无法排解。其次,青少年成人感增强,心理出现了闭锁性的特点。一方面成人感带来与师长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又渴望理解。第三是家庭、学校的不当教育可能加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和师长过高的期望值,使青少年承受着超出其心理能力的负担,加之家庭和学校“保姆式”的教育又使独生子女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第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使尚未步入社会生活的青少年就面临激烈的竞争。如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作用,知识经济带来的日益加剧的竞争,难免使青少年本来就不稳定的心理出现失衡。当今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多元化,青少年在价值选择时也会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会导致缺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加剧。青少年心理问题若不及时消除,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冷漠、孤僻,产生无力感、无为感、孤独感,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成才,重则产生自弃、逃避、反抗、破坏等行为。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教育决策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及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6月13日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日报》1996年6月17日第1版);(2)江总书记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年2月1日第1版)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人民日报》2000年2月1日第1版),都十分强调形成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3)教育部1999年8月13日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人民教育》,1999年第11期第9页),就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组织领导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出了明确规定;(4)一些省市区都陆续出台了有关文件,如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重庆市教委2000年10月20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渝教宣(2000)10号〕。上述文件,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标志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行为,而是国家规定的素质教育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加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应清楚。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

近年心理健康概念在教育界使用频率很高,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尚缺乏公认的界定。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不够深入。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在“质”上,集中对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的一般描述,缺乏深刻的理论分析;在“量”上,集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有的高达50%[1],有的则低于10%[2]。造成这种混乱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所持的判断标准不同。目前学者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有六类:(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作为标准;(2)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标准,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为健康、正常,反社会规范为异常;(3)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把当事人自觉痛苦、抑郁,视为不健康;(4)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生活适应者为正常,生活适应困难者视为异常;(5)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6)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3]这六种标准实质上可归为两类,即社会适应标准与医学标准。医学标准争议较少,可适用范围窄,不大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标准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我国学者大多倾向社会适应标准。

随着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多。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崛起,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健康人格的探讨。人文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基于这一心理健康观,西方学术界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开始由社会适应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过渡[4]。

在我国,对心理健康理论的探讨相对滞后,但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看法。有的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3)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4)正确认识周围环境;(5)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里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人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有所忽视。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延续,直接影响了我国当前对心理健康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说中,大多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例如,大部分学者在论及心理健康时,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素质的一般要求。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提出了把学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依据这一标准,我们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指其具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交往和环境,能主动寻求、探索自我发展途径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共识,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目前鲜有探讨,认识上还不明确。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这是传统教育中没有回答的问题。因此,学校长期忽视心理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教育者应首先弄清什么是心理素质,学生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要弄清心理素质的含义,先得澄清素质概念。目前关于“素质”概念,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解释。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素质概念的认识不再囿于某一学科范畴,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一般认为素质既包括了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现代素质概念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主要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具有发展潜在性的品质[6]。这种品质一经形成就具有基本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功能衍生性和发展潜在性等基本特征。个体健全的素质不但应具备素质的上述基本特征,而且各种素质之间应自组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既制约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又反映这两种素质的发展水平,起中介作用。根据对素质概念的认识,我们将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概括为: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发展整合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6]。这个表述体现了心理素质形成的生理、心理和外部条件,概括了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基本性、衍生性和整合性等基本特征,表明了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同构的自组织系统。

心理素质这个自组织系统是由哪些维度构成的呢?我们以对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和实质的探讨为理论出发点,以对教育心理学专家、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为实证依据,参照现代心理科学的有关研究,将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22种成分[6]。在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维度的作用是不同的,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最基本的成分。认知维度包括一般认知特性和元认知特性两个亚维度。个性(西方称人格)维度是指人对待客观事物活动中的个性心理表现,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适应性维度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个体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1.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认识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明确的目标和独特的功能。目前,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在认识上都存在一些误区:(1)德育途径论。该观点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的一种途径。诚然,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某些心理素质发展水平联系密切,但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性质、内容,还是从产生源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其发展中出现的个体性问题,较少直接涉及与社会规范关联的社会道德规范问题。道德问题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规范背离或对立时出现的社会性问题。从功能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中包括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看作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而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心理障碍矫正论。这种观点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就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等心理问题。不错,心理问题的消除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之一,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其基本目标是指导全体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防范性教育,而主要应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3)人格补救论。这种观点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人格有缺陷学生的一种心理补救教育,目标是形成这类学生完善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之功能,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针对少数有人格缺失的学生,而是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完善。同时即使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它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上述认识误区,其结果人为地窄化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致使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或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或等同于心理咨询,或等同于人格教育。上述认识误区若不澄清,我国方兴未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

功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应从该目标的要求出发。据此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应体现在以下方面:(1)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功能应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成果,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咨询辅导、心理训练等),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积极进取、思维灵活、是非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正常成长的态势之中,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2)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期,且可塑性大,即使智力的发展出现问题,若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或训练将有利于开发其大脑的智慧潜能,形成正常甚至超常的智能。(3)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德。我们认为,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德育的途径是不恰当的,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更是常识性错误,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化有密切关系,与学生(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评价等心理因素水平紧密相联。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个体心理需要入手,强调针对性、主体性与自我内化体验等思路和方法可以迁移到品德教育之中,能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4)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良好人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长与短缺、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成才道路,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的,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在相应情境中会产生条件性反应,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行为,进而形成一定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心理或行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根据不同指标来划分。从学科划分有:(1)医学(生理)模式。该模式以消除心理疾患为目标,通常采用药物——心理治疗方法。在医院设立的心理健康门诊多采用这种模式。(2)社会学模式。该模式强调行为矫正的作用,目标是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一般针对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的群体,多采用团体活动疗法或行为脱敏疗法等。(3)教育学模式。该模式强调目的性和针对性,多采用心理辅导方法,强调教育性功能。(4)心理学模式。该模式又可分为行为模式、认知模式和人本模式等类别,是依据一定心理学派别的理论提出的。行为模式与社会学模式有相似之处,强调行为矫正。人本模式与教育学模式有相同之处,如尊重学生个性,强调自我教育作用。认知模式强调认知改变自我概念在个体心理素质发展中的作用。上述模式都是从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出发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际上,在今天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以某一学科理论为依据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索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我们课题组在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简称“整合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本目标;遵循适应与发展两条基本原则;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三种基本教育方式;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四个基本教育要素的作用;着眼于“自我认识——晓理——动情——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内部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八大方面的基本内容。该模式综合了各学科模式的优点,克服了单一模式的不足,将适应与发展原则具体化,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的两条原则,并对教育方式、要素、环节及内容作了较清晰的规定。在上百所实验学校试验后表明,它具有“理论阐释清晰,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等特点。

三、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强调“科学性”就是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从现实出发,客观认识青少年,一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施教;正确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心理咨询技术、方法和手段。“有效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它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开发学生潜能,消除心理问题,形成正常的智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乐群、开拓创新、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注重实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如学科渗透、专题训练、咨询和辅导等;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应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专业化和规范化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属物,而是一项有明确目标和内容的专门教育活动,应在具有专人管理、专业教师、专门课程、专家指导下进行,注重其专业化和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临时性任务,而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应经常性、制度化和规范化地开展。应该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各中小学应有校领导专门负责,根据学生数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过去的教育中长期被忽视,因此“减负”不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而应加强这项教育,不要因“减负”而取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投入。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三)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师资队伍实际、教学环境实际,精心选择课题,精心设计,科学实施,为解决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服务。

(四)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选择心理素质测量工具,进行心理素质测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生已有心理发展水平上进行的。要弄清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选择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十分重要。一般来说选择测量工具应遵守以下原则:(1)测量工具与测试内容的适应性。选择的量表一定要与所测内容吻合。(2)操作性。选择的量表应便于施测和统计处理。(3)科学性。选择有较高信度、效度的量表。

2.进行测试和数据处理,建立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档案。选定测量工具后即可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数据分析最好能有与测量工具匹配的计算机软件),最后就是建立科学实用的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档案。

3.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可按年级段、班级或个人等多层次进行,分析时应做客观的评价,参照常模样本均数,找到分析对象在所属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水平),作为教育的依据。

4.确定教育内容,选择训练或辅导教材。选择教育内容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适合学生已有的心理素质水平;二是符合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征和接受能力;三是考虑能够在本地本校实施(操作性)。一般来说,选择训练或辅导教材应首先考虑的是科学性;其次应选择与心理素质测试工具匹配的教材,这样更有针对性;再次应考虑教材的可操作性。

(五)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各要素的独特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大系统协同作用,同时应尽可能发挥各教育要素独特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心理教育、训练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其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也只有通过学生素质的提高来反映。因此,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各种教育措施才能产生效果。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2.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起主导作用,如何抓住这个主要场所,发挥学校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呢?我们采用分步走的策略,第一步,采用我们编制的心理素质问卷,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摸清学校、年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第二步,开展主辅明确、形式多样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主辅明确”指每所实验学校根据测试结果抓住薄弱环节,确定主攻方向,进行规范的实验研究,对研究班以外的其余学生可采用一些灵活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指教育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主要活动方式有:开设心理素质训练课程,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三步,建立评价体系,确保及时反馈。评价主要是针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法、效果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反馈是将评价分析结果及时传达给教师,对教育全程及时调控,以保证各个教育环节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3.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助推作用。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心理素质比作能遨游太空的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助推其上天的火箭。为了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助推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1)转变父母教育观念,使其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如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心理素质教育课;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专题交流会;办家庭——学校报,介绍学校情况,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家庭——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合力”作用。(2)帮助家长规范自身的行为,掌握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方法。除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家长交流等形式外,我们还建议实验学校开办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和家长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规范父母的行为,提高其家教能力。(3)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有关研究发现,造成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父母对子女提出了不合理的发展目标;二是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少;三是管理方式单一、粗暴和不民主;四是家长本身在社会、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的失意和麻烦。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倡教师主动家访,社区主动关心,学生主动参与,父母主动创设,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4.重视社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强化作用。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形成的心理素质将接受社会的洗礼,因此,社区文化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由于社区比学校、家庭更难控制,涉及面广。因此,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提供祥和、文明、向上的社区心理氛围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倡“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结合;主张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协调;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社区心理气氛协调,保证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受到目标一致的教育。

收稿日期:2001-07-05

标签:;  ;  ;  ;  ;  ;  ;  ;  ;  ;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完善的心理素质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