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_政治论文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_政治论文

军队思想教育如何适应和谐社会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教育论文,和谐社会论文,军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同时又蕴纳着强烈的和谐意蕴。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自然要对包括军人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激发包括军队这一特殊群体在内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需要军队这一先进群体张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需要妥善协调包括军队在内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等等。为此,必须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纳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以营造和谐军营、培养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新型军人为重要目标,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为满足军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服务,培养与和谐社会相融合的军人

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注重军人的自身和谐,为满足军人的自身发展服务。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和谐社会需要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因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实现军人自身和谐作为根本任务和根本动力。不仅要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客观世界),也要教会人们改变自我(主观世界)。应当按照两种尺度来塑造人,它不仅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外在尺度来塑造人,使官兵思想政治素质符合党的要求、军队的要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对官兵的思想控制、精神激发和部队战斗力提高的目的;同时还应以人为本,用人的自由心灵这一内在的尺度来发展人,全面培养人、塑造人,实现官兵自身和谐的目的。为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化”:

必须从偏重于“外在教育灌输”向“外在教育灌输”与“人内在和谐”并重上转化。人自身和谐是人内在资源有机整合的结果。人的内在资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资源、思想资源、人文资源和知识、能力、素质资源等等,人的这些内在资源主要来源于外在的教育灌输和自主的学习获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人内在资源的重要途径。人从外界获得资源后,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方能实现人自身和谐。引导军人对内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实现其自身和谐应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人对内在资源的有机整合,既有无意识的整合,也有有意识的整合,是两者综合作用的过程。无意识整合是人纯粹的内心活动,主要受人心理模式的制约。而有意识的整合,则要受思维模式的制约。无论那种整合,它们都受外界“情境”的制约。因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持军人内在整合的开放性。在营造外在和谐“情境”,加强思想信息灌输的同时,注重优化军人内在的思维模式和心理模式,促进军人的自身和谐。

必须由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上育人向全面育人转变。全面发展是实现军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也是军人能融入和谐社会的关键。一个与和谐社会相融合的军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优良的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严格的军人养成、军人的作风纪律素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单一从思想政治上育人的倾向,必须始终坚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培养综合素质的统一。

必须由过去以单纯教育人、“管理人”、改造人为起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满足军人自身发展的全面需求服务转变。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必须抓住官兵自身发展的需要做工作,合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而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不能或不敢面对官兵各种需要,虽然也讲针对性,但其直接指向是解决官兵的“思想问题”,是为了达成从政治上教育人的目的。随着官兵主体意识日益强化和各种需求不断增加,过去那种以政治育人为唯一目的和工作起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要有相应的转变。为此,必须积极研究、认同和尊重官兵的需要;必须满腔热情地去做满足官兵各种需要的工作;必须对官兵的不同需要进行积极调节和引导。充分发挥军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的教育理念,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公平正义的和谐教育氛围

和谐社会蕴纳着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的融洽和谐的意蕴。和谐的军营需要这种意蕴,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这种意蕴,没有这种融洽和谐意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是生硬、呆板,缺乏“人情味”、没有内在激情和活力的教育。

坚持人人平等,变等级结构教育模式为平等结构教育模式,并由单一的政治平等转变为更广泛的人格、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尊重社会成员独立人格的社会,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的社会,是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机会并遵循同样的规则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社会。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两点:一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教育者要淡化“官”念,必须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平等地同干部战士对话;必须从过去命令式的教育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转变“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我说你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套路;要由“治住战士”转变成关心战士、培养战士;由被动地听取群众意见转变成自觉尊重战士的民主权利;由居高临下、好为人师转变成平等待人、互相学习;由政工干部“唱独角戏”转变成实行群众性思想工作。二是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平等不能仅仅停留于思想层面或政治层面的理论意义的平等,而应将其变为现实意义的机会平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营造平等环境,为官兵提供更广泛的平等机会,以此凝聚军心,构建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

坚持和而不同,变单一性教育目标为多样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教育目标。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现代意义上的和谐价值在于它是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既尊重多样性及其个性差异,又能在多样性及个性差异中寻求统一性和互补性。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遵循和谐社会的这一要求,在教育目标上倡导和而不同,防止目标人人“一个样”。不能不管什么人,都按照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尺度来塑造雕刻,这样势必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窒息。如果我们培养的军人群体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甚至连所有个体的思维模式、思想模式都是统一的,这样的军人群体是没有生命力的。

坚持互惠互利,变只重社会价值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双赢。所谓互惠互利,就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互惠互利是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内在运行定律,也应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运行的内在定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调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必须坚持互惠互利。人际关系学认为,互需互酬是人际交往的定律。其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有相互需求的愿望才能有交往的可能,只有在交往中相互得到酬报才能确保交往的持久。推而广之,人与社会交往也是如此。如果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只号召人们向社会奉献,而得不到社会的酬报,人的这种奉献就很难持久。为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顾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相对和谐,使之在互惠互利中取得双赢效应。

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军营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注重实行无意识教育、有意识引导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军营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军营文化的育人功能。军营文化体现着我军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风,体现着军人独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是军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军人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军营文化载体,实行无意识教育、有意识引导,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无痕、熏陶有成的巨大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减少面对面教育的生硬灌输,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灌输与拒绝灌输的尴尬局面和矛盾冲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符合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强烈的和谐意蕴的要求。可见,适应和谐社会要求,开发建设和有效利用军营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为此,我们应把军营文化视为极为宝贵的“财富”,并加强对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军营文化的全面研究、开发和运用,对它进行整理、挖掘,除充分利用其核心观念文化外,还应注重开发和利用军事活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以及丰富无比的传统文化等等;要使军营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团队之魂,并将它化为有形,注重编成系列化材料,编写师史、团史、营史、连史、英模录,摄制传统录相片,建立部队史馆、连队荣誉馆,将历史的现代的英模人物的画像、誓言上墙,从而形成独有的政治历史环境氛围;要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艺术地融入军营文化之中,形象生动地展现于官兵之前,使官兵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安定有序”的目标追求,注重从本源上良性转化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安定就是社会平安、稳定,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人们心理平和。顺应和谐社会要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安定有序”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但社会矛盾的运动可能呈现两种方向:一种是良性运行,即在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矛盾中,推动社会前进;另一种是恶性运行,即由于政策或决策不当,造成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发生激烈冲突,影响社会发展。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也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外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会互相包容、协调动作、良性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注重各种矛盾的良性转化。

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军人尤其是有困难军人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由实际问题引发的矛盾。从—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军人思想问题的。但是,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因素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军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良性转化矛盾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

二要培养超越社会变革或与社会变革相合拍的价值观,化解社会深刻变动引发的矛盾。实现“安定有序”的目标,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支撑。只有懂得社会变革的价值,才能泰然面对暂时的利益矛盾;只有思想与社会变革同频共振,才能面对矛盾冲突不惊慌失措。为此,必须强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超前调整官兵的社会价值观,要引导官兵正确面对各种变化、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要把官兵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长处和优势、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出来,引导、提升到更高程度,并尽可能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挫折。

三要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化解心灵深层的各种矛盾。

标签:;  ;  ;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