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阜南供电公司按照国网公司及省、市公司新时期对农网无功电压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多年来紧紧围绕如何降损增效,合理规划,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更换有载调压主变、装设各级无功补偿装置、配备可调容和非晶合金配变,加大无功电压管理考核奖惩力度等措施,实现了全网“无功自下而上的补偿和自上而下的优化”,提高了农网无功电压管理水平,达到了降损增效目的。
关键词:提高;农网;无功;电压;水平
2004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电网电压和无功管理,增强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控能力,提高电网电压、无功管理水平,实现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适应国家电网和省、市公司对电压无功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满足当前电力系统面向社会优质服务承诺需要,我公司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农网无功电压精细化管理。使全网无功得到优化,各级电压质量明显提高,达到了降损增效的目的。
一、健全无功电压管理组织
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以分管副总为副组长,以运检、调控、运行、各线路设备管理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为成员的专业管理队伍。定期召开电压、无功专题会议,根据电网电压无功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布置无功电压管理工作任务,针对各种实际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为公司电压无功管理工作上台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电压调整和无功补偿装置
根据各线路电压力率水平,为线路、设备管理单位提出建议和理论指导。运检部根据负荷性质、负荷大小指导线路、设备管理单位确定最佳补偿容量和最佳补偿点,指导进行力率补偿装置的投切和主变分接开关的调整。并通过调度实时监测系统对各线路电压、力率水平的监测,为各线路设备选择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类型、订购、安装指导。按照国网公司提出的无功优化应以“自上而下的优化、自下而上的补偿”和全网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以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实现了电网分层、分区就地无功平衡,提高了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有效降低了线路设备损耗。35kV变电站主变高压侧具备双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运行参数的采集、测量功能,采取无功补偿装置投切与有载调压变分接头调节相结合办法,近年来部分变电站又采用了压控调容集成装置,保证了10kV母线电压在合格的范围内、功率因数在0.98以上。
35kV变的无功补偿主要是在变电站10kV母线侧装设了集中补偿分组投切电容器,容性无功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补偿容量在主变容量的15%左右(10kV出线、配变、低压配网以及客户无功补偿装置的配备都已到位),基本满足了主变无功补偿的需要,使其高压侧力率达到了0.98以上;35kV线变损降到2.0%左右。
配电网10kV出线和配变的无功补偿,采用线路分散补偿和配变低压侧随器补偿。主要以配变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以高压补偿为辅。根据经济运行分析,确定无功最佳补偿点和补偿容量。并将高压线路补偿电容器适当分组,视负荷变化适时投切部分或全部电容器,减少主干线上的无功电流流动;按照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以10kV出线为单位,根据线路长度、不同负荷状况进行全线无功优化。
对线路较短、负荷较轻的配电线路按标准要求重点完善配变低压侧无功优化补偿,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配变低压集中补偿,通过负荷点的电压、有功、无功、负荷率、功率因数等因素)进行系统性判定,动态确定各配变最优补偿容量,配变的补偿容量一般按配变容量的20%左右配置。目前,我公司城关地区配变全部采用随器自动跟踪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按配变容量的22%配置(分三组),能根据负荷变化适时自动投切无功补偿容量,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对单相负荷高的配电台区,安装分相或混和式(三相公共补偿+分相补偿)无功补偿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通过执行“力率调整电费”,督促鼓励高压客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使其在高峰负荷时段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其他时段功率因数不低于0.90,有效降低了电网综合损耗。
对低压电网,定期组织对配变出口处的负荷电流测试,对三相电流不平衡度超过规定范围的及时进行调相,要求其不平衡度小于10%;中性线电流不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低压主干线及主要分支线的首端电流不平衡度小于15%,以此来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对低压客户主要以提高异步电动机的自然功率因数,鼓励安装随机无功补偿装置。要求对5kW及以上的交流异步电动机进行随机补偿。随机无功补偿装置容量视电动机负载大小、负载特性、满载功率因数高低确定,一般按电动机容量的40%,以负荷低谷时不向电网反送无功、在负荷高峰时不从电网吸收无功为原则配置无功补偿容量。目前辖区内5KW以上电机随机补偿率达90%以上,实现了无功自下而上的补偿目标。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无功电压设备硬件建设
多年来公司加大设备资金投入,将16台无载调压主变更换为有载调压变。目前全县22座35kV变电站43台主变全部为有载调压变,35kV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覆盖率达到了100%,大大提高了电压调控能力。10kV母线电压合格率在98%以上。购置使用了部分可调容和非晶合金配变,以适应用电负荷随季节变化的需要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减少了无功损耗。采取高峰负荷时高电压运行,低谷负荷时低电压运行,“逆调压”理论在公司得到充分运用保证了各级电网电压质量。
四、制定无功电压管理考核办法,按月严格考核奖惩
加大无功电压管理力度,制定了《阜南供电公司无功电压管理办法》,按月考核严格奖惩兑现。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职能管理部门电压无功管理责任。下发35kV变电站10kV母线、10kV出线、配变、低压电网力率和电压体指标,重点突出可操作性。文件规定,凡10kV出线力率低于0.9的给予处罚,功率因数在0.9-0.94的不奖不罚,功率因数在0.95及以上给予线路设备管理单位相应的奖励。10kV母线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6,电压合格率不得低于99.6%,低于以上指标给予一定的处罚,高于上述指标给予相应的奖励。农村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大于96%,城关居民端电压合格率大于96.5%,给予奖励,低于以上指标给予相应处罚。
对调控及各变电站主管单位则是按照全县22座35kV变电站10kV母线整体月平均力率、电压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
对各供电所主管部门的考核,以10kV线路力率在0.9及以上线路比率,C、D类电压合格率是否达规定值,给予相应的奖惩。
对各生产单位主管部室的考核,以A类和B类电压合格率、10kV母线月平均功率因数是否达到规定值给予相应的奖惩。
通过多年来的考核实践,我公司电压无功管理工作收到明显成效。目前,我公司22座35kV变电站10kV母线力率均达0.98以上,电压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尤其10kV出线力率在0.9及以上的线路条数,由当年的60%左右提高到98%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达到了省公司提高性工作目标。
五、效益分析
公司自04年以来投资配置配变随器补偿24600kVar,10kV线路补偿13210kVar,35kV变电站集中补偿28600kVar,合计投资800多万元。按无功补偿经济当量计算,有功损耗减少在3900万kWH—4800万kWH之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2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300多万元。多年来,公司通过不断加大对电压和无功的投资、管理考核力度,各级设备线路管理单位高度重视。无功得到优化,大大降低了电网电能损耗,改善了电能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农网经济运行水平和电压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经济、可靠的电力供应。
作者简介:
梁燕涛 性别:男 1979年生 工程师 201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村电网技术管理工作。
焦长旺 性别:男 1970年生 助理工程师 1990年毕业于合肥电力学校、2006安徽工程学院 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村电网无功电压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梁燕涛,焦长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电压论文; 电网论文; 功率因数论文; 负荷论文; 线路论文; 公司论文; 变电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