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策略及措施论文_傅大千

探讨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策略及措施论文_傅大千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210012

摘要: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信号系统能够确保地铁安全运行,对城市交通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地铁信号系统安全策略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地铁信号系统安全措施,希望为提高地铁安全水平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信号系统;安全策略;措施

地铁信号系统运行过程中,技术与设备是影响系统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就说明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还应该从技术与设备两个层面入手,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对设备进行有效的评估检查。现阶段,城市地铁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加强对地铁信号系统安全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地铁信号系统安全技术运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地铁信号系统安全技术从固定闭塞技术,到准移动闭塞技术,再到移动闭塞技术,我国地铁信号系统安全性不断提升,为城市轨道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1 固定闭塞技术

固定闭塞技术是传统地铁信号系统中常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机轴装置以及轨道电路,将地铁线路划分为固定的段位,能够实现对占用轨道的检查以及对列车的大致定位。但是受到技术本身因素的制约,不能准确的判断列车的位置,在具体设置过程中,还需要在区段起止位置上设置起点与终点。另外,为了让列车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将追踪目标点设置为列车占用闭塞区段的起点,同时在计算列车位置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限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基于这种情况,扩大了两车之间的间隔,不利于运输路线使用效率,浪费了大量的地铁轨道资源,无法发挥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2 准移动闭塞技术

地铁信号系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安全技术为准移动闭塞技术,相对于固定闭塞技术来说安全性能大大提升。这种技术能够根据目标距离、列车本身性能、目标速度等参数,绘制出列车制动曲线。制动曲线中,列车目标点相对固定,一般将闭塞区段的起点作为目标点位,而列车从制动开始后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同时列车追踪间隔也不是固定的。准移动闭塞技术中使用的设备包括报文式轨道电路、环线、应答器等,对某一轨道区段是否被占用进行判断,同时利用专门的信息系统对列车信息进行处理,能够让操作员准确的掌握列车信息,实现了在制动、减速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对提升地铁运行效率问题上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准移动闭塞技术在列车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借助于安全区间,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就会给列车运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1.3 移动闭塞技术

移动闭塞技术,能够实现轨道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将所有信息及时的传递给控制中心,包括列车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等,确保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了地铁运输的效率,是我国地铁安全信息系统主流发展方向。这种技术对于准移动闭塞技术来说,具有其相同的功能,还能够将列车制动目标点加上一段安全距离,保证控制中心实时掌握列车行驶的相关信息,追踪间隔不固定。

移动闭塞技术主要依靠定义单元对列车进行控制,利用双向通信方式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提升地铁运输的安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铁信号系统安全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2.1 有效的利用设备冗余

所谓的设备冗余,主要是指增添设备,避免设备故障发生是,运行系统受到较大的影响,降低安全风险。一般来说,设备冗余方式分为二乘二取二冗余、三取二冗余以及双击热备三种方式。通过实践证明,三取二冗余的结构相对可靠,是地铁信号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冗余方式。

2.2 有效的利用通道冗余

一般来说,地铁运行安全系统中相关数据的传输、传递等,都必须保证通道冗余。关于信息的采集过程,涉及到安全相关的输入,必须采用双路隔离采集电路,这种采集电路相对独立,能够避免电气故障以及采集故障的发生。在对外输出通道上,与安全相关的输出也需要提供两路独立驱动电路,避免单电路电气故障发生,对输出系统造成影响。信息传输过程中,一般采用物理独立双通道模式,避免单一通道发生故障,对信息系统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将通道设施与不同的隧道中,避免单一侧发生故障或不可抗因素,确保在某些情况下,信号系统仍然能够发挥作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3 合理利用设备控制方式

所谓的设备控制方式,包括分散和集中控制两种。选择不同的设备控制方式,虽然不会影响到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但是能够改变系统运行的可用性。集中控制方式,能够提高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维护,同时也能够减少铁路沿线工作人员数量,节约成本;采用分散控制方式,能够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但也会增加设备维护工作量,增加人员配置。因此,在地铁信号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设备具体情况等,选择合理的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两者的优势互补作用。

2.4 不断的完善地铁信号系统管理制度

在地铁信号系统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加强人员管理工作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例如,在系统软件编制过程中,为了避免系统陷入死循环问题,应该尽可能避免条件循环语句的使用,同时使用编码冗余技术,提高软件性能。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应该对设备本身质量、安装质量、调试质量严格把关,并对各个施工环节强化监督,在建设之初就应该考虑到后期的维护问题。

另外,相关人员素质对地铁信号系统安全也具有较大影响,还应该加强对其的培训,避免由于操作失误问题导致的危险发生。控制中心人员应该具有灵敏的观察力,能够及时的发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将风险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地铁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地铁信号系统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基础,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合理利用设备冗余、通道冗余等,合理选择设备控制方式,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为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青龙.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策略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2015,26(2):122-123.

[2]李蕊,李斌.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策略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2(2):99-100.

[3]桌源于.地铁信号系统采用的安全性技术分析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11):144-146.

论文作者:傅大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探讨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策略及措施论文_傅大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