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多角度阅读论文_石丽萍

有效的多角度阅读论文_石丽萍

石丽萍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新建路学区健康路学校 034000

苏轼在《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庐山形象也就有了差异。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观察,给诗人的总是完美如画的感觉。同理,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通过多角度阅读课文,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启示,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同时,通过多角度的阅读,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课文,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角度阅读,使学生在多角度阅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多角度阅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角度阅读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建构文本多角度阅读平台。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角度阅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二、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角度阅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我们应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的多角度阅读。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

2.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

3.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

4.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

三、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角度阅读效果

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也不是绝对的学生化,更不是普遍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角度”总有一个界限,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角度阅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唐吉诃德。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角度阅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多角度阅读要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

有效的多角度阅读,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我们要把多角度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角度阅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论文作者:石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有效的多角度阅读论文_石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