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辅导员职业困扰原因及对策论文_杨加勇

民办院校辅导员职业困扰原因及对策论文_杨加勇

杨加勇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20222

摘要:民办院校辅导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困扰现象,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结合民办院校实际对辅导员的职业困扰原因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办院校辅导员 职业困扰 原因 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然而实际工作中,民办院校很多辅导员对工作缺乏成就感,对前途没有信心,有一种心理退缩的感觉。解决好这支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一、民办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困扰原因分析

民办院校由于办学时间不长,走上辅导员岗位的年轻教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有的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把辅导员工作当跳板,导致辅导员面对社会认可的差异、高精力投入和低成就感的反差、工作负担过重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时,部分辅导员无法对自身工作产生认同,严重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

1、职业目标认知偏差导致焦虑情绪

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做的是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他们的工作政绩难以体现,在职称晋升和评聘上处于弱势,机会也较少。所以对辅导员来说会容易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虽然工作很努力,投入时间精力很多,但发展机会很少,看不到未来。辅导员对职业前途感到迷茫,对未来缺少信心,对辅导员工作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容易产生焦虑及悲观情绪。

2、职责不够明确,角色定位不清,工作繁重导致成就感低下

辅导员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心理健康咨询者、职业指导者等角色于一身,决定了他们工作的繁杂、琐碎。实际工作中,不少辅导员还身兼行政部门数职,涉及的工作远远超出职责范围,学校众多职能部门均可向他们布置工作,凡是与学生有关的,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职责不明, 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容易在工作中迷惘和失落,难以把握努力方向,体会不到强烈的工作成就感。

3、学生素质不高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落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价值判断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部分学生用急功近利、追求实惠的心态来判断和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和管理时,认为辅导员只是为他们服务,做具体事务的人,不像专业教师那样为他们上课传授知识;辅导员出于管理的需要,势必会触动某些学生的利益、自由,导致部分学生“在情感上抗拒辅导员、行政上惧怕辅导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辅导员兢兢业业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得到每个学生的认同,令辅导员觉得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积极付出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容易带来心理上的失落感,造成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4、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导致工作热情不高

民办院校辅导员的管理考核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招聘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把辅导员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步伐跟上,再加上民办院校的辅导员年龄偏低、工作年限短的特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相关经验不足,这就导致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辅导员责任心强,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工作,而有的辅导员责任心不强,不愿意过多投身于辅导员事业,在没有制度约束的前提下,辅导员之间没有竞争、激励,工作上缺乏激情、创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事业的发展。

二、民办院校辅导员职业困扰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辅导员职业困扰问题,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1、学院层面

第一,领导重视,明确定位,分清职责。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经常和辅导员进行定期的工作交流,及时了解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解决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分清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量化岗位要求,避免辅导员多头管理、角色不清的尴尬局面,让辅导员能专心工作,最终工作质量有保障。

第二,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民办院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要把考核结果和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挂钩,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辅导员进行奖优罚劣,从而优化整个辅导员队伍,从机制上保障辅导员在工作中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对工作有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保证辅导员队伍长期相对稳定。

第三,完善辅导员助理制度。考虑给各班级配备一名辅导员,由他们协助辅导员承担具体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从而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增强信心对工作做出合理规划,有精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建立辅导员心理保健机制。针对辅导员开展相应的心理培训,建立辅导员心理保健机制,增进辅导员间情感培养和沟通,释放不良情绪,学会放平心态,驾驭状态,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增进团队归属感。

2、辅导员层面

第一,明确目标,定位准确,规划人生。辅导员应正确认识职业困扰,它是事业历程中的正常阶段,不能在不断的抱怨悲观中度过,要改变自身的态度与观点,对自己的现状、内在潜能做全新的分析,要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做到定位准确,对自身职业有一个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步骤,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信心和热情。

第二,增强自我智力投资意识。辅导员需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风范和工作作风,广泛摄取有关教育学、管理学及心理学领域的文化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为职业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性,找到工作的成就感。

第三,充实工作内容。通过尝试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承担更大责任、增加工作挑战性等,从而达到充实工作内容、找到工作成就感的目的,并在新的角色中找到挑战性及被尊重和被需要的感觉。

第四,学会合理宣泄。辅导员可以找朋友倾诉、听听音乐,周末外出踏青或者各种健身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减轻工作压力,激发工作激情。

最后,辅导员在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衡。营养的均衡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抗压能力的基础

总之,有效预防和缓解民办院校辅导员队伍中的职业困扰现象,值得我们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许国彬,陈宇红,主编.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教程.人民出版社2009.11.

[2] 梁丕桓.关于民办院校辅导员培养的几点思考 2009年6月

[3]肖辉.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6年1期.

论文作者:杨加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民办院校辅导员职业困扰原因及对策论文_杨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