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大学城高校校园治安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银川大学城高校校园治安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银川大学城高校校园治安现状及对策研究

陡明韬,张蓉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银川750021)

【摘 要】 当前,大学城为高校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高校校园治安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论文立足调查银川大学城高校治安状况,分析治安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建设和谐、平安的银川大学城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关键词】 大学城;校园治安;预防对策

1 引言

银川大学城位于银川市金波路以西,同心路以东,怀远路以北,学院路以南。大学城现有学校为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12 所高校,在校学生约13 万人。

2 银川大学城高校的治安现状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大学城校园及周边校园治安环境的状况,项目组于2018 年9 月份展开深入调研,对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财经职业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的8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800 份,回收788 份。当向学生问及校园中发生过何种治安问题是你已知或担心的时,有52%的同学选择盗窃。当向学生问及校园内发生治安案件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82.90%的同学选择向学校保安部门报告,有56.30%的同学选择拨打公安报警电话。当向学生问及高校内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难点有哪些这一问题时,有52.50%的同学选择了治安设施不完善。

项目组对大学城贺兰山西路派出所(辖区不涉及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大学新华学院)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并统计2018年1 月至10 月的警情。1 月至10 月共接涉校警情233 起,电信诈骗警情147 起(电信诈骗类由刑警大队受案)、盗窃22起、殴打他人警情11 起、其他警情53 起。其中,共立刑事案件55 起(电信诈骗案件39 起,盗窃案件14 起,故意伤害案件2起),受理行政案件14 起(盗窃5 起,殴打他人7 起,诈骗2起)。

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派出所民警进行访谈,根据走访调查,初步了解银川大学城高校治安问题的成因,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高校对外交流日益社会化、高校校园呈现出地大、人多、事杂、信息量大等特点,导致高校治安问题数量逐年增长,尤其是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日益复杂、网络犯罪层出不穷、校园盗窃事件等都成为校园治安问题的导火索。高校治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1 网络诈骗案件占比大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学习较为被动,法律观念淡薄,缺少法律实践。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应用法律武器去解决,运用法律知识去维权。当部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校园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教育仍存在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法律教育除了政法院校(院系)也不系统,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很多大学生难以领悟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实质和法律条文内涵,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2.2 校园网络借贷案件使学生压力增大

针对在校学生(尤其新生)的自身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普遍不强,缺乏基本的自防能力的现象,派出所或学校应定期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宣传图片展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防盗、防骗、防抢等防范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托派出所的“网上警务室”,每周在警务公开、警情通报、法制宣传、经典案例、防火、防盗、远离邪教、远离毒品等栏目进行信息发布,切实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揭露违法犯罪分子的本质和常用的违法犯罪手段。

当然,回归传统的意义并非只是让我们回到传统方式来局限工笔画的言说能力,而是期待在回归中把工笔画从主题化、再现化、矫饰化的创作思维以及描稿勾勒,三矾九染的创作程式日趋同化和封闭的倾向中激活,保持传统体格的纯粹并在不断地自我审视中拓展和超越——只要它依然和我们的内心相连,工笔画的言说方式更加具有这样超越的空间和条件。回归不仅仅是缅怀古典,而是让传统成为重新体验和超越的通道。

2.3 校园偷盗使学生财物蒙受损失

此类案件是银川大学城各大高校的普遍存在的并且高频率发生的治安问题,多为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流窜作案,且多集中在学生上课、教职工上班或外出时间作案,大多发生在运动场、办公室、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的作案手段包括:一是趁宿舍、教室无人时溜门入室盗窃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财物;二是趁人不备对放在图书馆、操场、食堂等校园公共场所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自行车等贵重物品进行盗窃。此外,校园周边(怀远夜市、801 创业基地、西夏万达步行街、同心路市场等)商业圈中,类似案件发生频率较高,针对高校学生随身携带的现金、手机、其他贵重物品等实施扒窃,扒窃者往往对大学城商业圈较为熟悉,给同学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打架斗殴属于高校易发案件

一是利益与经济。目前,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日渐增强,激烈的竞争常导致大学生对利益极为关注,如评优、评奖学金等,由于同学们看法不尽相同,部分同学甚至妒忌成仇。部分同学因争运动场地、座位等生活琐事而引发争端,互不相让而引发斗殴。二是恋爱与交友。在校大学生因恋爱问题造成打架事件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部分同学因一厢情愿,恋爱不成,导致心理失调,甚至发展到心理变态,继而引发报复斗殴等恶性案件。三是猜疑与嫉妒。部分同学因猜忌多疑,认为其他同学和自己存在隔阂和误解,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部分同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将别人的话胡乱联系,无端嫉恨他人;部分同学因自己财物失窃而对同学妄加猜疑,甚至对所谓嫌疑人采取违法的方法进行处理,引发斗殴事件。四是性格与个性。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人成长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性格差异较大。性格的差异在同学关系处理过程中极易引起互相看不惯、互相嫌弃,形成对抗心理,引起纠纷。有些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不遵守公共道德和行为规范,发生矛盾纠纷时,在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态度粗暴、蛮横无理,常为一些生活琐事而各不相让、大打出手[1]

3 大学城高校校园治安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大学生法制观念薄弱,校园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据贺兰山西路派出所统计,2018 年1 月至10 月的数据中,电信诈骗警情147 起,占总数的63%。作案手段主要包括:一是兼职刷单类,通过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兼职刷单的广告,之后用QQ、微信等软件联系受害者,以发放现金的方式让受害者看到有利可图,在取得受害人信任之后,便会向受害人发放大额订单,以先垫付之后再返利为由向受害人骗取大量钱财;二是网上购物类,在网上购物,个人信息难免会泄露,犯罪嫌疑人在掌握了受害人信息之后,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方式告诉受害人其所购买的订单有误、延期、发错货或者商品质量有问题等,之后让受害人用个人用户信息登录钓鱼网站并且输入银行卡的账户及密码,以此骗取受害人的钱财;三是冒充身份类,通常犯罪嫌疑人会冒充和受害人亲近家人、朋友或者单位的领导,以自己出了意外急需要用钱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其汇钱,与此同时,为了让受害人相信其诈骗理由,还会以约受害人在哪个具体地点碰面为幌子,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从而骗取钱财;四是网游装备类,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选择学生为实施作案的人群,通过低价出售高级的游戏装备、高等级的游戏账号和以交易游戏币为幌子实施诈骗。

校园盗窃案件主要分为内盗、外盗和内外勾结盗窃三种盗窃类型,而导致校园盗窃案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疏忽对钱财和贵重物品的保管,警惕性不高,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之门。二是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力。大学生因所学专业的不同,对法律的认识了解也不够全面,因此,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等现象日渐普遍。社会发展速度快,学生在欲望的催使之下,心理及思想极易产生偏差,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校园内部的治安防范存在薄弱环节。群体治安防范意识差、门岗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校卫队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防盗报警系统技术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盗窃案件的发生。

3.2 校园网络诈骗频发的原因

很多犯罪分子被抓获后发现都是年纪偏小,之所以走上诈骗的道路主要还是利益的诱惑,一年参与几起诈骗案件所得的钱财就多于普通工作,让这些年轻人趋之若鹜。此外,更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高校在校生的价值观存在问题,很多通过QQ、微信传播的诈骗信息都具有诱惑的目的,利用受害者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为了一点点的利益将自己的信息泄露给对方,逐步地被对方带进布好的局,这给很多诈骗分子可乘之机。目前,部分大学生具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出现严重的攀比心理、信用卡透支、网购、购买奢饰品及生活开支没有节制、娱乐消费过多等现象。另外,大学生具有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社会关系简单、容易受到鼓动、警惕性不高等特点。

上述两类检查方法对肠壁增厚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腹部超声检查证实:肠道蠕动减慢24例,肠道蠕动消失10例,腹腔积液16例。详细见表2。

3.3 造成校园偷盗、商业圈扒窃案件高频率发生的原因

厂房尾水管出口后为3.50m长的平段,然后以1∶4的反坡连接至天然河床,高程从94.91m抬高到114.00m。尾水渠底宽19.4m,矩形断面,采用一个弧段和一个直线段连接至下游河道,长约80.00m。

表示所有 Q(hkl) 的平均值.G是粉末样品的剪切模量,而且G可由超声波结果外推和理论计算得到.

3.4 校园打架斗殴事件发生的原因

大学生入校后,开始进行集体生活,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纠纷和矛盾,但因没有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纠纷和矛盾而发展为打架斗殴事件。如在食堂排队打饭时因不满对方插队而斗殴,在路上挑逗、调戏女生而遭其男朋友报复,为女友争风吃醋,等等。此类案件发生多是因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间产生小纠纷、小矛盾,存在争强好胜和相互报复的心理引起,进而演化成校园殴打事件。

4 针对大学城高校校园治安问题的预防对策

4.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防意识

在校的大学生向网络平台进行借款,其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因为经济拮据,无法支付所买商品的价款,即所谓的“穷”;另外一类是因为急需用钱,如家里出现变故,需要使用较大数额的资金,即所谓的“急”。网络贷款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陷入网贷的旋涡中无法自拔,恶性循环使得学生选择不良消费和连环贷款,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甚至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透支消费能力,部分学生陷入“套路贷”,当高额的利息无法如期偿还时,就会被催款,自己以及家属和亲朋好友受到威胁、侮辱、谩骂和电话骚扰。很多受害的大学生不堪重负导致辍学、精神抑郁、自杀等突发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受害者为了偿还本金和高额利息还会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敲诈勒索、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

4.2 发挥校园警务室的作用

校园警务室能够全面熟悉了解校园的治安环境情况,有效掌握排查重点防范的关键点,及时部署对学校及周边的巡逻等治安防范工作,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早消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及时控制事态,阻止事态的恶性蔓延,在能确认作案人或嫌疑人的情况下,实施快速抓捕,防止其逃脱。对于一些简单轻微的纠纷,及时缓解矛盾,避免激化。

4.3 预防校园网络电信诈骗的对策

当前,校园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兼职刷单类、网上购物类、冒充身份类以及网游装备四大类型。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一直活跃着刷单做兼职的群体,实际上,商家通过虚假购买来提高商业信誉值的做法是违反电商规则的。这种没有保障的交易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大学生要想做兼职,一定要对其的合法性进行一定的调查与了解之后再作决定。针对网上购物类,在购物时一定要与卖家联系沟通,问清楚交易流程,核实相关信息,嫌疑人很可能通过非法途径盗取商品订单信息,同时,一定不要在网站上轻易输入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账户信息。如果接到冒充身份的电话,学生首先要保持冷静,先打电话进行核实,如果只有一种联系方式,要试着问一些彼此之间熟悉的事情来确认身份。此外,不管对方用任何理由,只要涉及转账、汇款,当事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学生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选择在信誉好的网游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切勿贪图便宜,因小失大。

4.4 预防校园网络借贷案件发生的对策

鼓励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健康的消费观,拒绝攀比的不健康心理,杜绝使用信用卡、透支卡等行为。宣传理性网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消费奢侈品。学生应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措施,防止身份信息泄露,当接到短信、微信或者是电话时,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对待诱惑性信息要耐心辨别真伪,当接到类似恐吓短信或者电话时,要保持正确态度,收集好证据,到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网络诈骗维权难,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法律行为,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5 预防校园偷盗和周边商圈的扒窃,保障大学生的财物安全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是防止盗窃案件发生的有效手段。高校保卫部门要担负起宣传和教育的责任,作为职能部门,保卫处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与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处和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等定期或不定期联合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利用报告、橱窗、板报等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安全防范的知识。二是群防群治,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群防群治是我国社会治安的独创优势。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维护学校安全,需要广大师生和各级部门的积极参与。预防和打击校园违法犯罪,特别是校园盗窃案件仅靠学校保卫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坚持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高校要把安全防范与高校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经费保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做到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2]

4.6 预防校园打架斗殴事件,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首先,老师和家长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小摩擦应及时解决,要树立学生遇事敢说的观念,多了解班级的情况,鼓励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升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大学城片区社会治安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以海口桂林洋高校区为例[J].新东方,2014(6):67-71.

【2】臧建国.高校校园治安环境视角下的大学生安全感调查刍议——基于仙林大学城10 所高校校园大学生安全感调查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2):147-150.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Campus Security in Yinchuan University Town

DOU Ming-tao, ZHANG Rong
(Ningxia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the university town has built a new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t the same time,the issue of campus securit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versity tow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ublic security issu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a good public security enviro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and safe university town.

【Keywords】 university town;campus security;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9)10-0090-03

【作者简介】 陡明韬(1982-),男,宁夏银川人,副教授,从事治安案件查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标签:;  ;  ;  ;  

银川大学城高校校园治安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