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新闻运营与传播_新闻传播学论文

互联网与新闻运营与传播_新闻传播学论文

INTERNET与新闻运作和传播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新闻论文,INTERNE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INTERNET带给我们什么

八十年代初,一部名叫《未来世界》的美国影片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那些按照高科技思路描绘的未来图景实在是出神入化。可是在那个未来世界里,人类的文明价值也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镜头情节急转直下,人们啧啧称奇的同时,也着实有些心惊肉跳。影片里边男女主角分别为报纸和电视记者,一次说到报纸和电视哪个更重要,俩人不由大吵起来。那位替电视台干活的女记者说:“将来的新闻世界肯定属于电视,报纸成了老掉牙的玩艺儿,只有那些无事可干的老太婆才会看报纸。”笔者身为报纸记者,当时对这种贬低报纸的“狂言”只能一笑了之。电视普及还不知是什么年月的神话,想在新闻界取代报纸充当“老大”,不啻痴人说梦。然而,时到今日,事情确实被那位气冲冲的女记者说中了。如今大多数人正是从电视上获取第一手新闻,而报纸上的报道愈来愈成为电视新闻的补充。尤其当重大事件发生之际,更是如此。比如,海湾战争期间,以文字为媒介的报纸就显露出滞后的特点。在那种瞬息万变的关键时刻,全世界的人们都把眼睛盯在电视屏幕上,接受由图像、声音共同组成的立体化的而且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报道。甚至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也是通过CNN电视网来了解在伊拉克的战况。可以说,海湾战争时期的新闻报道方式完全确立了电视在新闻界的霸主地位。这事情似乎印证了那个预言:报纸终将成为消遣为主、消息为辅的“无事可干的老太婆”看的玩艺儿。可是,正当电视界人士额手庆幸之际,一个叫做INTERNET的幽灵已经在世界各地游荡开了。

INTERNET一词,通常译成互联网络。它是六十年代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发展起来的大型计算机互联网络,最初在冷战背景下,以某些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主题,八十年代后逐渐扩展到文化乃至商业领域。目前,全球已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近四千万用户在网上漫游。1994年美国纽约《世界日报》刊登余怡青的文章介绍说,INTERNET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将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结合在一起的网络,可以传送文字、声音、影像或者是三者的组合。目前经由不同管道进入家庭的电话、无线和有线电视、报纸杂志等文字资料,未来可由一条光导纤维线路,传送进类似今天的电视机里。而这种新的电视机与现在的大不相同,它结合了电话、电视以及电脑的功能,而且可以阅读网上的报纸和杂志,通过远程访问“借”阅图书馆里的图书,并把它拷贝下来……。总之它是一个多媒体,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视听娱乐工具,使你有更多的选择。信息高速公路最大的革命来自它无与伦比的传送容量和速度。从理论上讲,目前全美国的广播、电话的信息总量加起来,一条光纤就可以传输了,一整本大英百科全书的信息一秒钟就可以传输完。与目前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的单向传播不同,信息高速公路服务的最大特点是双向传播、互动沟通和个人化服务。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高速公路“通车”后,可以使现在的和过去的文字、声音、影像,经过数字压缩技术处理后,保存在网络资料库里,并加以分类,编制检索系统,可以随时调用。这种资料库种类非常繁多,早在1993年,盖尔公司(Gal Directory data bases)就列出了5210种资料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它是一种巨大的、没有围墙的没有馆员的图书馆。按照美国目前竞争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大富豪埃利森的设想,多媒体数据库将成为全球商业和学习的中心,它们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目的地。90年代初,一般大众还没弄清信息高速公路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传播业的巨头们已经忙不迭地合并结盟,抢占市场。美国政府也全力支持建设高速公路。在1992年总统大选期间,克林顿和戈尔都打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旗号,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1993年美国大西洋贝尔公司发表了以320亿美元的空前巨款收买最大的有线公司TCI的计划,一举掀起了全美信息高速公路热。在美国,目前光纤已经铺设到全国各地。几大电信传播公司就在最近这一两年内推出了好几项为INTERNET网络服务的尖端技术,使用户不仅可通过这个覆盖全球的国际网收听和收看广播和电视,跟远在万里之外的亲友互通音讯,而且还可以设置个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此外,有些公司还开发出十分诱人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如美国VDOnet公司推出的一项名为VDOnet的新技术,就用于INTERNET网上传送活动电视图像。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称,这项技术可使每一位上网的用户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他所写的《未来之路》中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们,未来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这场“革命”带给我们的影响目前尚难估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将整个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许有人会对他的“口出狂言”不以为然。但比尔冷静地让我们去看一下几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历史例证——1878年,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把电灯看作骗人的玩艺儿;1899年美国专利局的某位委员下令拆毁他的办公室,原因是“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

其实盖茨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站在大洋此岸已经看见INTERNET的眩人光芒了,所以我们不怀疑那些电脑网络专家们预言的现实性,作为报纸新闻工作者,我们关注的是INTERNET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延续了150年的新闻传播和接受方式?我们能否继续为社会工作下去,或者说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从事新闻工作?

TO BE OR NOT TO BE……

这样的时刻,《汉姆雷特》那句著名的台词便幽灵般地萦绕在我们的耳际——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有人译作“活着还是死去”,有的翻成“是或不是”。此刻对我们来说,意义是一样的。八十年代初,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预言,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是一场信息革命,而信息产业将大有可为。新闻亦属信息行业,因而在它的身份证上便多了一个第四产业的名称,被冠以“朝阳工业”的美称。可是,一向以新闻界老大自居的报纸,怎么突然成了奄奄欲坠的夕阳了呢?

追溯历史,报纸是有些年头了。上个世纪中叶,两位美国人先后发明了高效率滚筒印刷机和印报用的卷筒纸张。到1868年,《伦敦时报》已用卷筒纸双面印刷,每小时可印1.2万张报纸。信息载体的大量复制保证了新闻传播的覆盖率,所以直到广播出现之前,报纸一直高枕无忧,起着沟通社会信息的核心作用。可是,当出现不同媒体竞争的局面时,表面的覆盖率就不能说明公众的接受程度了,因为无线电发射技术也能使广播的覆盖率达到饱和程度。至于后来电视能够加入竞争,显然不仅仅是微波通道或卫星传送装置的功劳。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既然任何大众传媒都具有大面积传播的技术保证,真正的竞争就不会简单体现在传播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的传输方式、速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公众接受兴趣。最初,广播对报纸形成挑战的时候,收音机的普及程度还很底,日后这种媒体的迅猛发展正是由于它传输的信息来得快。不用说,电视传播的即时性也是它胜于报纸的地方,而且它提供的声音和图像更使得公众的接受兴趣大增。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竞争态势来看,市场的原动力无非在于这样两点:一是信息传输速率,一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对受众来说,那就是更加合理地调用了接受感官。可见,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本身就孕含着多媒体的要求。其实,相对报纸、广播而言,电视也可以算是一种“多媒体”了。那么,我们现在谈论的INTERNET,是否还是电视那一路玩意儿,只是扩大了信息容量和覆盖面,又添了某些新花样而已?当然不是。如果仅仅从传播者的传统立场上考虑问题,大概还看不出这种新兴媒体将给新闻和大众传播带来多大的变革。

表面看来,同样是通过屏幕来接受信息的INTERNET,似乎跟电视采用相同的传播介质,也是视像与文字、语音的结合。虽说这里有着传输技术上的差异——一者是模拟信号,一者是数学信号,但就信息传播—接受功能来说,真正的区别则在以下几点:

(一)INTERNET的传播媒介具有开放性和一体化的特点。跟各自为政的电视传播网不同,INTERNET作为一个覆盖全球的国际网络,是向所有新闻发布者和接受者开放的信息通道。各种各样的信息源都可以在网上设立自己的WWW服务器,随时发布信息,让人随意浏览。这里没有类似报纸发行渠道的屏障,也没有类似电视频道的封锁。对于新闻发布者来说,所有联网的终端都可以成为他的读者和收视者;而对于用户,从技术上说,网上所有的节点都可向他提供服务。

(二)INTERNET强大的信息储存、检索功能扩大了新闻信息资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阅读方式。用户在网上阅读一则报道时,如果对其中提到的某个人或某个事件感兴趣的话,便可通过词或词组的连接(links)跳到另一个正文页,查找有关的背景资料。自然,新进入的这个节点还可以再连接到别的文本上去——“连接”完全随阅读者的兴趣而定。这就是所谓的“超文本”(hypertext)阅读。在这里,任何一则新闻都可能成为共时态和历时态相交融的叙述,而且其叙述方式(包括对任何次生线索的追踪)并非一种先在的设定,而是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可以想见,这种新闻文本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显示出革命性的意义:一是接受者的阅读参与,改变了传媒与受众的传统关系,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的报道;二是在“超文本”阅读中,新闻与非新闻的信息资源按照接受者的兴趣和思维习惯连接起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模糊新闻信息和非新闻信息的界限。

(三)说到底,INTERNET与传统媒体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交互式的双向流通传播手段。报纸也好,广播、电视也好,它们都是单向传播的媒体,受众在接受它们给定的文本的同时,不得不进入某个指定的思维限域。由于那种单向的陈述隐含着某种follow me式的强制性意念,显然无可避免地带有“话语霸权”的意味。INTERNET的网上阅读则完全不同,受众不仅可以得到“点菜式”的新闻(信息)服务,可以自主地浏览一切相关的节点;而且,从理论上说,每一个网上新闻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可以开辟或者延伸网上的新闻线索(thread)——要知道,INTERNET一开始就为个人发布信息提供了方便。这是真正体现交互精神的信息交流:一方面,网上阅读者在读了某则新闻之后,随即可在网上发表跟随(follow up)文章,表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发布自己采编的消息。这样,新闻似乎就不再是新闻机构的专营领地了,也似乎不再是CNN、BBC、NHK那样一些传播机构可以垄断的事物了。

虽然,到目前为止,INTERNET还没有形成可以跟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局面,可是这个发展迅速的国际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显示出它的强大的潜能。两三年前,除了院校和科研机构,对INTERNET感兴趣的只是一些怀才不遇的计算机黑客和寥寥无几的大公司,可是一眨眼就快要轮到新闻界发烧了。这事情也真是“说时迟,那时快”,其实像《纽约时报》、《泰晤士报》、CNN、路透社、美联社这样一些西方有名的传播机构,早已捷足先登,纷纷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而且,如今国内上网的报刊也不在少数。也许,现在它们还没有多少网上读者,可是今后的情形会大不一样。有人预测,到2000年,全球进入INTERNET的个人电脑将达十亿台之多。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接受群体,谁肯放弃这个大市场呢?比尔·盖茨那个“未来之路”的说法,一语道破天机,眼下再不起步就晚了——甭管怎么样,这一网先撒出去再说。当然,事情的发展须有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网上的新闻节目要真正做到令人满意,不仅取决于媒体自身的技术转轨,也尚待INTERNET传输技术的完善。关于这一点,国际信息业完全持乐观态度,有时候他们那儿传来的消息让你觉得可能明天就要改变世界。现在不是由于光纤通道“带宽”拥挤常卡壳么,比尔·盖茨打算把这条高速公路挪到天上去,用八百四十颗卫星构成全球高速数据通信网络。据说,这将把INTERNET的传输速率(当然包括图像传输频率)提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微软公司已经跟另外两家美国通信公司联手制定了这项叫做“Teledesic”的计划,预期在四五年内建成整个系统。当盖茨这一设想成为现实时,你只要有一台便携式电脑,哪怕在沙漠荒野也能收看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现场直播。

我们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这般说来,传统媒体的前景着实有些不妙。电视受到的挑战可能首当其冲,因为基于INTERNET的传播节目可以把电视的一切优势化为己有。有人预测,下届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闹场面,很可能从电视转移到INTERNET上来。这恐怕不是瞎说,据路透社报道:截止1996年年底,美国已有11%的家庭在使用环球网,而且这个数字正以每月超过10%的速度递增。看来,电视台如果不是及早跟INTERNET联姻,到那时就难以独力支撑下去。至于报纸和广播,似乎各自都有INTERNET不能完全替代的某些优势,可是这种优势并非具有绝对的价值(这主要是阅读和收听的方便,可是电脑的小型化趋势和无线入网将会抹平这里的差距),它们最终如果能够存在下去,也许多半是由于投合老派人士的习惯而已。我们知道,有些人至今依然习惯从报纸上了解时事,不必说电视普及率不高的地区,即便工业化国家的许多所谓有身份的人士,至今保持着边用早餐边看报纸的习惯。慢悠悠的翻阅那一叠报纸,也是一个思索的机会,浏览那些久已熟悉的印刷符号,似乎总有办法确证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自然,一时看不完还可以塞进公文包里有空再看。读报既是这类人士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显然,诸如此类的传统习惯,将会是新技术带动的传播革命遇到的最大阻碍。可是这里的对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革新与保守、进步与倒退的斗争。以往的经验表明,要将一种新技术转化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只能以其效率吸引公众入彀。当然,这需要时间。

鉴于目前传播媒体“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这样一种事实,传播界人士对INTERNET的挑战有着截然不同的估计。有些专家认为:即便INTERNET进入了千家万户,传统媒体也将跟以往一样,经过一番剧烈的冲突碰撞以后,还能够站住脚跟,与新来者共存共荣,共图发展。如,杭州大学新闻系黄旦先生所著的《新闻传播学》一书就表示了这种乐观态度,他分析说:“在二十世纪初,广播的面世使报纸的稳固地位受到了冲击,报纸与广播曾摆出一决雌雄的架势。首先是报纸以势压人,在所有国家,报业雇主团体曾经试图禁止,或者至少迟滞广播的发展。继而是报业终因无法制服广播而化干戈为玉帛,广播和报纸平等相处。……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电视的出现,使这一刚刚趋于平静的传播媒介体系又产生了震荡,人们由此纷纷猜测、担心报纸与广播的命运。事实上,电视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倒是电影……,报纸、广播,与后来这位小兄弟——电视,最后也相安无事,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而告终,于是形成了当前三大媒介鼎立之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表明,从1950年到1977年间,三大媒介的努力都同时得到了扩大。”黄旦的结论明显带有人文主义的温情,他甚至认为:“也许没有什么社会活动如新闻传播一般恋旧,即便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播形式,它同样恋恋不忘,一往情深并保留不废。新闻传播的发展是一个积累性的发展。”与此相反,北京广播学院朱光烈先生在他的《现代文化批判与现代化道路》论文集里谈到这个问题时,以毋庸置疑的口气断言,现存媒介在INTERNET普及之时将化为乌有。他指出,随着传播业的发展,各类传媒必然要以特定人群为对象,这就是广播、电视业所谓的“狭播”现象。他提示研究者注意最近二十年来美国传播业的发展情况:70年代以来,美国三大电视网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人们为什么一窝蜂地投资电视台呢?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ABC娱乐部主任罗纳德·伊格说:“这里的关键是选择,80年代人们没有选择,现在人们有了。”现在就连那些大的电视公司也在不断开通新的频道,以满足公众的不同需求。据报道,美国电讯公司宣称,它的用户可以看到500个频道。那些收视者成分非常复杂,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情况就是这样,当大众传播还处于发展初期,媒体数量极少的情况下,只好去做差强人意的“大锅菜”。后来媒介发展到越来越多,不同的社会成员便按照各自的需求对传媒加以选择。正是个性化的选择,促成了传媒向多样化、分散化方向发展,其发展的最终结局便是为个性服务,而这一天正在到来。朱光烈先生从INTERNET的技术发展前景看到,“点菜式”的“个人化”电脑报纸,乃至由电脑接受的图像新闻,就是明天的传播服务方式。而正是INTERNET,使这种服务成为可能。

在我看来,朱先生的预计可能是对的。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曾在一篇报道中预言:由于新的通讯技术正在为“一系列传送系统和自由选择视听内容的系统打下基础”,今后受众无需通过新闻工作者的中介,便可直接获取新闻和信息。早在几年前,日本索尼公司制造的一种高性能的小型摄像机,就在西方新闻界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这种设备能够代替原先三四个的电视小组进行采访,美国一位老资格的电视记者有了这种摄像机,就放弃了电视台的工作,单枪匹马出外采访,将拍摄的新闻售与电视台播出。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电视界就为士兵们提供了这种摄像机,请他们随时录下战场情景,供电视台播放。1992年,美国洛杉矶警察殴打黑人的新闻,就是案发现场附近的一位居民用摄像机拍录的。这事情说明,不管有没有受过新闻传播专业训练,事情让你撞上了,你就是一个见证。用行话说那是“新闻”,一般人只知道那是一桩“事儿”。可以想象,今后在INTERNET网上,这种由个人提供的随机拍摄的新闻图像会越来越多,甚至谁也不能阻拦某个乡镇企业家把自己女儿生日晚宴的场景搬到网上。如果你怀疑这是不是新闻,那就足以证明传统的新闻观念也需要修正了。在人人都想过把瘾,人人都看重话语权力的时代,INTERNET的出现正可谓适逢其时。总而言之,在INTERNET上,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不再有泾渭分明的定位,二者的角色将随机互换。如果用社会学的观点来估量这种变化,可以想象某些耐人寻味的意义:一方面,它在给于公众自由表达个人意志的机会的同时,可能削弱了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资产亿万的传播机构)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公众的参预意识一旦被调动起来,见解纷纭的个体共处一个新技术支撑的文化环境,终将进入一种新的社会化过程。这一点,也许真正符合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现代社会机制的“合理化”的发展过程。当然,技术的“合理化”,往往留下了与人性背道而驰的足迹。

还可以想象,在越来越“小众化”乃至“个人化”的新闻信息供求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新闻工作者还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么?或许那时会出现一种新的类似于“新闻经纪人”的行业。

——当电视和广播入赘INTERNET之后,作为印刷物的报纸还会继续存在么?也许,它将像后院的夕阳馀辉拖曳着动人的一抹,在对这个世界最后投下眷恋的一瞥之前,还将姗姗地留在旧日的窗棂上。

标签:;  ;  

互联网与新闻运营与传播_新闻传播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