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高校大学生自尊与攻击性研究论文

沈阳市高校大学生自尊与攻击性研究

关诗情1,张 野2,臧晓莉3

(1,2.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3.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现代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不断升高,社会也开始广泛关注青少年的攻击性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辽宁省沈阳市的公立与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自尊与攻击性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自尊;攻击性;大学生

近年来,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相关报道经常被提及,也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调查表明,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大量研究人员已进行了大规模研究。其中,自尊对人们攻击性的影响是从个体因素出发进行研究的重要部分。对自尊的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范围也已经扩展到个人、学校等方面。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气质、人格、主观幸福感、非理性观念等因素的关系,在中国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方面。人格特征中自尊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必然与之有关。所以,要从其他角度去研究大学生自尊攻击行为的关系进展。文章把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预测自尊和攻击性二者的关系并进行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辽宁何氏医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随机抽取400名在校学生进行测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共计发放450份,回收剔除无效问卷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为383份。

(二)研究工具

1.自尊量表(SES)

采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自评量表SES来评判青少年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包括10道题目,正向计分题目5个,反向计分题目5个,采用4点计分方式。

2.攻击行为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TMS320F2812控制板的输出驱动电压为3.3 V,而PS12034模块的IGBT关断电压为3~5 V,低电平导通可以将控制板上TMS320F2812芯片的输出引脚与主电路控制接口直接对应相连,但为使IGBT可靠关断,采用5 V关断电压,选用74HC245芯片实现电平的转换,电平转换电路如图5所示。

在躯体攻击方面,男生更容易产生肢体冲突,女生很少出现此类情况。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比女性更多表现于动作行为上。男性经常会把攻击行为转化到物品上,例如摔打、砸碎、破坏等不理性的行为,不会忍气吞声,会把大部分的不满通过肢体表现出来。女性则很少出现这种状况,女性往往不表现出她们的攻击行为,通常选择自我消化不发泄,受到排挤时常常忍气吞声。由于生长发育速度女性更慢一些,因此女性在身体、力量方面都要弱于男性。这些差异导致男性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并且倾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即躯体方面的攻击更强;女性则相反。影视剧、书籍等媒介和媒体对男生勇猛、征服特点的宣传,导致男生在遇到问题时喜欢武力解决问题。青春期的男子自尊心强,对挫折的反应尤其敏感,而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

(三)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概括了自尊、攻击性、自我控制和同伴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时利用学生自习时间统一施测。数据处理时,主要使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

二、结果

(一)攻击行为问卷和自尊量表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 (又称同质性信度Cronbach ɑ系数)来检验量表的信度。两个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4、0.88,攻击性行为量表包括4个维度,各个维度都与攻击性具有显著相关。各维度相互独立性较高,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各维度之间相对独立,量表结构较为清晰。

(二)大学生的自尊对攻击性的回归分析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写童话,我不如孩子!”童话大王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概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人越来越成熟,而童真童趣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许,在你三岁的时候,你会说出“风把嗓子哭哑了”这样的句子,而现在却只能说出“狂风怒吼”这样的成语……想要找回自己的童真童趣,一定有很多办法。今天老师要介绍的方法就是:在比你更小的小小孩身上去寻找自己的童年。你有三四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吗?请观察他们,记录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语言……持续观察一些日子,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表1 攻击行为各维度与自尊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大学生自尊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自尊可以预测攻击性。通过研究发现,自尊和攻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自尊心强的人会表现出明显的攻击行为,其中这种特征男性比女性更突出。将攻击行为的4个因素投入到自尊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能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两个,分别是躯体攻击和敌意。由附表1和附表2可见,联合的解释变量为11.1%。

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例非洲猪瘟疫情,经过中国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认,该疫情为我国首次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采取了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以及消毒等措施,禁止所有生猪、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同时沈阳市全面禁止生猪向外调运。在各部门配合下,此次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传播感染。但是因为非洲猪瘟一直以来都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重点防控的外来病,近年一直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传播,我国有必要对该动物疫病进行研究。

将攻击行为的4个因素投入到自尊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能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两个,分别是躯体攻击和敌意。由表1可见,联合的解释变量为11.1%。

(二)大学生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分析

本研究发现,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和愤怒维度上,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Buss和Perry在1992年编制该量表,简称AQ。共有29道题目,采用5点计分方式。该量表中攻击性包含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这四个维度。

An Abnormal Data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Large-scale Generation Data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LI Zhiyong,ZHOU Jian,YU Hui,GUO Shaoqing(35)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躯体攻击方面存在明显差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三>大二>大一。得出此结论的原因是大三为高年级,即将要面对就业或考研所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下如果不及时采取疏导,就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并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大二年级学业和就业压力相对三年级来说轻松很多,所以攻击行为并不显著;大一年级作为新生,来到一个新校园新环境,对一切都还是未知,有好奇心却不敢轻易触碰。

(三)攻击行为年级差异的分析

在言语攻击维度上,男生也更容易比女生谩骂恶语相向他人。男性相比于女性,由于性格上的大不相同,男性直爽直接,女性细腻委婉,所以更容易出现言语攻击。在愤怒的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女生控制力更强,更容易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在此方面优于男生,男生控制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明显的攻击行为。

(四)大学生自尊和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自尊的差异性表现在大学生的性别上。女大学生自尊上明显低于男大学生,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女青少年倾向于比男性青少年自尊更低,在M.Bolognini的研究里有所表明。社会文化是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注重事业,主要承担挣钱养家,以事业为重。这正印证“男儿有志在四方”这一句,而女性以家庭为重,做家务、看孩子等,工作成就是男性主要注重的方面,女性则更多地注重人际关系等方面。其次,男尊女卑传统观念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这导致了女性的自尊水平比男性低。

四、结论

从本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三主成分(F3)在产业成长度(X3)、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比(X11)上的载荷较大。其中,产业成长度反映了制造业的经济增长能力,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大小。因此将第三主成分命名为增长潜力因子。

(1)自尊与攻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自尊的高低可以影响被试攻击行为的程度。

(2)高校学生总体自尊与攻击性在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自尊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自尊高于女生自尊;攻击性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男生的攻击性比女生的攻击性更为显著;躯体攻击维度上大三年级大于大二年级大于大一年级。

(3)自尊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攻击性。通过自尊与攻击性的多元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联合的解释变量为11.1%,将攻击行为的4个因素投入到自尊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能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两个,分别是躯体攻击和愤怒。说明躯体攻击和敌意这两个维度和自尊存在的不仅仅是相关关系,自尊可以预测攻击性,同时可以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预防。

在妊娠的初期直到临产,随时都应该意识到可能发生母胎病理性变化的意外,定期到有条件的妇产科进行母胎监护和必要的防治措施。高龄产妇要特别重视和做好产前检查,应缩短检查的时间间隔,从确诊怀孕开始,应每半个月检查一次;从第8个月开始,每周检查一次。要特别注意血压,以便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尽快住院治疗。

附表1 大学生自尊和攻击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附表2 大学生自尊和攻击性间的相关系数(r值,n=493)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郭晓丽,江光荣.朱旭.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J].心理学报,2009,41(3):259-266.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刘璐,赵玉,黄雨晴,等.提升内隐自尊减少社会排斥诱发的攻击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35-138.

[5]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44-46.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9-0058-02

标签:;  ;  ;  ;  ;  

沈阳市高校大学生自尊与攻击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