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论文_王妙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论文_王妙丽

(岑溪市梨木中学,广西 岑溪 543206)

摘要:随着初中教育内容的不断改进,初中的德育教育课程中增加了“依法办事”的内容,其目的是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们养成法律意识,从而逐渐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推动法制社会的全面建设。但是这门课程在初中的教学成果不是很显著,因为这门课程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学习主动性;道德与法治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而构建法制社会是要以人们认识法律基础知识为前提的,随着法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能够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显著。因为这门课程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慢慢地消磨了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

1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需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想要取得学习成就的心理,这种心理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需求就导致了学习主动性的下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这就是一门考试课,所占的分值也不多,还不如学习其他重要的课程,索性就不在这门课上面下功夫。学生对这门课程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兴趣,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给学生们详细讲解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意义来引导学生对课程产生学习需求。

例如,在学习《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这个单元时,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熟记这个单元所要求背诵的内容,理解这个单元中的重难点内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可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以及违反这些内容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可以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一些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或者说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实际案列来讲解我们为什么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知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不违法乱纪。并且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通过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人们才会对它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这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同样适用。当学生了解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乐趣之后,他们就会自觉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的学生之所以对这门课程缺乏主动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看到这门课程有趣的地方。传统的授课模式致使这门课程的上课方式有些枯燥无味,那么学生就很难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自然也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教师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十分地迅速,网络上有很多与法律相关的视频,教师可以在课下关注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讲解《我们维护正义》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这个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点,然后用一个案例视频展开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被教学的内容所吸引,并且视频教学可以将文章中寥寥数字描述的内容进行更直观的解释也更容易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视频播放完后,根据视频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根据书本上的内容与视频案例相结合进行讨论,使同学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3 根据教学条件,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正确认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隔阂。教师一般情况下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制定教学内容,常常会忽略学生的感受。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加敬畏老师,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去和老师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想要去主动学习的想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教师也应该放下自己的观念主动地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逐渐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也要注重不断地从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例如在讲解关于“青少年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几个案例,并让学生根据案例结合所学内容踊跃发言,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完毕后逐一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维权的重要性。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不要仅仅以测验成绩为评价的依据,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是否有法律意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应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一种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享受上课的过程,在轻松的上课氛围中更容易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道德与法治的上课方式相对于其他地中学课程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让每个学生都够在课堂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一节的内容设计课堂情境:某个班级里的学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对班里的其他事一概不管,并且这个班级的学生都不怎么关注集体活动和班级卫生。让同学们根据学习内容对这个情境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学习到应该怎么做才是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将情境与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 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从初中就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自己的上课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更能帮助自己积累教学经验,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庆敏.构建初中政治高效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7(09):67-68

[2]王燕.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114

[3]顾明亮.新课标初中政治教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80-81

[4]翟军强.浅谈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J].学周刊,2015(21):41.

论文作者:王妙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论文_王妙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