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徐凌燕

PDCA循环在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徐凌燕

徐凌燕(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96-01【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进行仪器设备管理:根据儿科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对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和保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实施;跟进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在处理阶段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结果:PDCA循环应用在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建立了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了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维护和保养方法,减少了仪器设备的事故次数及损坏率和维修率,延长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促进儿科仪器设备的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PDCA循环;儿科;仪器设备;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广泛用于临床,为了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使护士能熟练地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强化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意识,减少仪器损坏率和维修率,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我科从2013年开始,将PDCA循环引入到仪器设备的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PDCA循环在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实践1.1计划(Plan)阶段1.1.1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①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仪器设备长期数目交接不清或者在交接过程中发现损坏而无人管理;各种仪器设备杂乱放置,每日清点数目时费时、费力;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不到位;有故障的仪器设备未做明确标识即存放。②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管不完善:仪器设备使用后清洁、消毒不及时或未进行清洁、消毒即投入使用;仪器使用中未向患者家属讲解其注意事项,致使仪器的损坏;监护设备的电源线、导联线胡乱放置,杂乱缠绕甚至破损使得金属线暴露在外;仪器设备使用后未及时收回,未按要求存放。③护理人员仪器设备操作不规范、维护、保养不当:部分护理人员不清楚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仪器设备操作流程不熟悉,操作规范化程度不高,存在误操作现象;缺乏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及理念。

1.1.2原因分析:①管理因素:缺乏仪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管理流程不合理;缺乏专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对仪器设备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不足,培训制度的落实不到位。②人员因素: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欠缺,对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及保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能力的提升意识不强;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沟通、指导不够;护士长未能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家属对患儿的监管不力,患儿因好奇心使然,将仪器设备当玩具使用,造成仪器设备的故障、损坏。③培训不足:科室对仪器设备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力度不够。

1.1.3制定对策:①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仪器管理的标准,并严格实施;对仪器设备进行专人专机管理;加强培训制度的落实。②加强人员管理:护士长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加强仪器设备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培养,建立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指导,加大对患儿的监管力度。③加强培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仪器设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意识。

1.2实施阶段1.2.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013年我科建立了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卷宗:①建立了仪器设备登记记录,使科室成员对儿科仪器设备有一个初步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建立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使护理人员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及运行情况,也能以此作为仪器使用率评估的依据;科室还根据医院制定的《仪器设备运行状况表》,每天由专人负责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OA系统发送设备科。③制定了仪器设备使用的应急预案: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更换,并将出现的故障记录在检查维修登记本中,及时通知设备科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在故障仪器上悬挂“仪器故障”标识。④实施了仪器设备的编号定位:所有仪器设备均按编好的号码进行定位放置,解决了仪器设备杂乱放置的问题,也方便了护理人员在每日清点时能够一目了然、省时又省力。⑥建立了仪器交接班制度:科室建立了仪器交接登记记录表格,每班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交接登记,交接班时需清点仪器的种类、数量,数目不对不接,外表不洁不接,放置不齐不接,接班护士要对故障仪器进行记录,报告给质控小组。⑥建立了对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每日对使用中和备用中的仪器设备进行规范的清洁擦拭,规范消毒,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并定期做消毒检测。

⑦建立了仪器的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是确保设备完好率的重要保证[1]。预防性维护是指仪器在发生故障之前对其的性能、安全性等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2]。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维修多为被动维修,较少进行预防性维修。一般医院中,一些设备由于缺乏预防性维修工作,因此故障较多,造成对使用科室工作的影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设备维修费用,[3]甚至给患者或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潜在危害。我科在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中,主动与厂家联系,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并在维护、保养登记本上记录[另外,主动联系厂家对护理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按照要求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⑧规范仪器设备的外借登记及建立急救、生命支持设备的调用预案:科室对外借的仪器必须按编号进行登记,病房内的急救设备,按医院急救、生命支持设备应急预案程序进行调用。⑨对仪器设备进行专人管理:2013年开始,我科将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分别分摊给不同的护理人员,实施专人专机管理,全面负责所管仪器设备的检测,清洁、消毒,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质控管理小组,由质控小组人员联系厂家或者医院设备科进行检修;另外,科室还规定每日在班人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常规清洁,从病房收回的仪器进行消毒处理;监护设备的电源线、导联线不能胡乱放置,要整齐缠绕,暴露的金属线需要用胶布包好。

1.2.2加强人员管理:科室通过对仪器设备实施专人专机管理、对责任人所负责设备管理的情况进行考核,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护士长在科室的培训计划中,增加了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及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及风险管理意识,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能主动做好患儿家属的沟通、指导工作;护士长组织科室三基督导员制作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宣传卡片,讲解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保证患儿的安全,避免仪器的故障及损坏。

1.2.3加强培训,规范仪器设备操作流程2013年我科将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附在每台仪器上,并在每台监护仪的右上角粘贴了各年龄段小儿的正常心率、呼吸、氧饱和度,便于护理人员快速熟悉操作流程;我科还制定了规范仪器设备操作的培训计划,通过PPT课件讲解、三基督导员现场演示和个别指导的方式,使护士在短时间内熟悉每台仪器的性能,掌握注意事项及正确操作方法。1.3检查阶段护士长、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按儿科制定的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对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检查并记录;设备管理员、责任人、使用者每天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仪器的表面清洁程度,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仪器使用是否有记录,附件有无缺失,仪器设备是否规范整理、规范放置等;定期考评责任人所负责设备管理的运行情况、清洁程度等,考评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情况等,将考核结果公示,考评结果与科室奖金挂钩。1.4处理阶段严格执行科室的既定措施,措施实施后随时检验实施效果,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报告给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进行科学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拟定持续改进措施,制定合理计划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并作为下一次循环的重点。

2结果儿科病房对仪器设备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三轮PDCA循环后,科室建立了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现了仪器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仪器设备的损坏、故障频率有所下降;仪器设备的常规消毒及终末消毒均合格;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熟悉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3讨论PDCA循环法是提高仪器设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将PDCA循环应用于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建立健全了儿科仪器管理制度,通过对仪器的科学的管理、保养和合理使用,仪器设备的故障频次、维修率大幅降低;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能力,增强了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

参考文献[1]贺煦卉医疗设备的应用及维护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7:78-79[2]章少青,潘志东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保[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 11:61-62[3]陈康医疗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工作的探讨中国医学装备,2005,2(8)

论文作者:徐凌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在儿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徐凌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