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蒋丹丹

网瘾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蒋丹丹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少年儿童“网瘾”问题成为家长和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的最大困扰。本文以“网瘾儿童给老师的一封信”为例,探讨在学校教育背景下,德育思想在少年儿童网瘾问题中的发挥的积极作用,为该阶段学生网瘾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网瘾;一封信;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电子产品迅速在各个领域普及,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科技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丰富了教育手段,强化了教育实施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教育难题。由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引发的消极影响已然成为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网瘾儿童给老师的一封信”的教育实例,探讨德育思想在解决少年儿童网瘾问题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具体做法。

一、案例介绍

小韩是笔者班上的学生,从小学入学以来,小韩一直在班上表现积极,成绩前列,但随着对电子产品的接触,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并最终对其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家长对小韩接触网络游戏,经老师提醒后由开始的不干预态度,到后期负面影响显现后干预无效,方主动多次与学校沟通。经笔者分析小韩网瘾的成因后,通过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措施逐渐使小韩的网瘾问题得以矫正,借此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了较为清晰的网瘾问题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德育思想在解决儿童网瘾问题中的实践

案例中的小韩同学,给笔者写了这样一封信:

老师您好!我想问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请您一定要帮我保密。我想,等我长大了当个游戏主播怎么样?万一将来我没有工作,这个工作一定让我开心,而且优秀的主播收入很高,像火树、伍声他们那样,比起那种天天干活,累得半死的好很多。反正戒掉游戏也很难,如果做这个工作,我还可以玩游戏,还可以给自己安排假期。我很想听听您的意见,做主播是不是会被人瞧不起?这个工作会不会没有面子?最后,请一定要帮我保密哦!针对小韩的情况,笔者采取了以下具体性德育措施来帮助小韩解决网瘾问题。

(一)积极响应学生需求,挖掘孩子对网瘾的正面认知

 小韩正处于小学阶段,价值认知体系仍未稳定,因此,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学校和家庭的管教。另一方面,由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已然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对事件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价值判断,因此,该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以疏导为主,而不能采取强硬性方法。

对于孩子的来信求助,笔者意识到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并采取了积极回应的态度,用回信的方式尊重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信的内容,充分结合了来信内容,小韩对事件的认知,并积极挖掘孩子对网瘾行为的正面认知,如小韩认为主播是一件看似很轻松就能同时获得丰厚收入的工作,并进一步引发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这体现了小韩对该事件的认知水平和潜在的积极和值得肯定的因素。因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向身边喜欢游戏的朋友了解,上网查询,知道了这份职业的利弊。于是针对小韩认为的主播工作轻松这一点,笔者在信中这样回复:小韩同学,不知你是否在新闻上了解过主播这份工作的辛苦程度。一个游戏主播说:一天直播18个小时,不能按时好好吃饭,这样的作息差点让我猝死。这样的新闻数不胜数,由此可见,游戏主播的工作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般惬意。优秀的主播有很多,他们确实收入不菲,有些甚至年薪过百万,但是你可能不清楚的是,火树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个博士生,伍声毕业于浙江大学,还有其他真正优秀的游戏主播,几乎都是高材生。想做好主播这份工作,首先要储备足够的知识。他们并不是从小玩游戏才成为主播的,而是努力学习,才能有今天你看到的光鲜亮丽的一面。

 笔者通过正面偶像的积极引导,使小韩对网络主播工作有了全面的认知,并认识到学习和努力在网络主播中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网瘾问题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很难取得有效成果,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采取“堵”而非“疏”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网瘾行为采取强制性措施或者口头教育方法,加上自身言行不一致,难以让孩子信服。在案例中,小韩对老师敞开心扉,反证小韩家庭教育在网瘾问题方面的失效,因此,迎合孩子的喜好,不否定孩子的已有认知观,采取疏导的方式予以修正和完善,使德育思想下儿童网瘾问题解决的重要基础。

(三)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同一年龄层的孩子之间,由于性格的差异,老师的教育方法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把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既可以用童心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也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加深入化。a

(四)补足认知缺陷,形成正确价值观

 案例中的小韩是因家庭不重视对网络游戏的正确引导而形成网瘾的典型案例。现代社会,父母由于工作忙,精力有限,对孩子的教育也缺乏专业知识,一方面导致因家长放任而导致小韩“染”上“网瘾”,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学习榜样。

 如果说从网络因素切入德育教育是儿童网瘾问题解决的基础,那么对网络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才是解决儿童网瘾问题的关键。就小韩而言,由于对网络职业没有形成全面的认知,使其建立了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合理性逻辑体系。因此,引导小韩对网络职业及其他职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才是其网瘾问题解决的关键。笔者抓取到这一点以后,在回信中这样写到:小韩同学,不管将来你做什么工作,不管你看到别人做什么工作,只要自食其力,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这样的工作都是值得被每一个人尊重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轻松的,每个人付出的汗水、泪水,都藏在背后,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五)尊重学生,维护好师生之间的信任。

(六)强化正确认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良好氛围

 笔者将小韩作为成熟个体看待,在取得他同意的前提下,在班集体开展了关于网络主播的专题讨论,针对小韩存在的认知缺陷,引导同学们对网络主播形成全面认知,并进一步讨论网络游戏的坏处,使学生自己认识到网络游戏给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解决机制,通过分组打卡和配套奖励措施的建立,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强化了对网瘾行为的控制能力,借助外力来帮助小韩及其他同学戒掉网瘾。

三、结语

从小韩同学这个案例,我们看到德育思想在帮助学生解决网瘾困扰中发挥的积极效能,并由此得到以下启示:小韩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要想使一个“问题”学生有所改变和提高,老师一定要洞悉他的内心世界。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都各不相同,必然要求德育教育的实施建立在深入了解弄清“问题”学生行为,习惯,爱好及其“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以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使“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所给予的温暖、理解、体谅、信心和关怀,进而提高学生配合老师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实现“浪子回头”。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只要老师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问题”学生,帮助其打开心灵的枷锁,迎接阳光的普照,就会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成果。

参考文献

[1]远离网瘾.网康上网行为管理助青少年远离网瘾[J].网络与信息,2011,25(12):48.

[2]马鼎鑫.浅谈如何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学生素质[J].神州,2013(12):99-99.

[3]董志勤.谈中学生远离网瘾的措施[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60-60.

[4]金伯利·S.扬(Kimberly S.Young).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毛英明,毛巧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蒋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网瘾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蒋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