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生共赢——环翠区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典型案例论文_时利波

携手同行,共生共赢——环翠区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典型案例论文_时利波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教研培训中心 山东 威海 264200

【背景】

环翠区的五大教育协作区,既有区直中学及其生源校几所区直小学(纵向片区),又有这些中小学所横向联手的乡镇中小学(横向学区)。协作区要内涵发展,整体提高质量,优化学科教学是关键,因此,环翠区启动了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要重点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区内优质校如何横向辐射带动薄弱校、薄弱学科,使之快速提升;二是中小学学科教学如何有效衔接,纵向打通学科壁垒,形成九年一贯学科教学体系,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具体措施与做法】

一、顶层设计,专业引领

环翠区教研培训中心先后出台了《“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进指导意见》《环翠区优势学科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系列文件,引领协作区系统思考,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及推进方案,完善学科建设机制,明确学科建设目标,理清学科发展思路,不仅注重学科知识、方法、能力与习惯的纵向衔接,还兼顾校际间横向的融合与辐射带动,努力打造协作区优势学科,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纵横合力,创新求实

1.纵向贯通——打通学段壁垒,中小有效衔接

(1)抓牢衔接的核心,精准发力。区教研培训中心引领各协作区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开发相关拓展课程,打通学段壁垒,架构九年一贯课程体系,实现中小有效衔接。如城里中学协作区,实施“基于课标,研制协作区优势学科九年一贯课程目标——全面梳理学科九年教材,整合课程内容——中小同学段、跨学段集体备课,实施深度教学——综合评价,反馈改进”的行进路径,组织语文教师,历时一年,将中小学语文《课标》进行了深度解析,把阅读、写作教学的总要求层层分解到九个年级、每学期、每单元、每节课,梳理整合教材,形成区本《阅读写作》教学的九年一贯目标训练序列,完成协作区九年一贯学科课程体系的架构,迈出了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坚实的一步。

(2)找准衔接的契合点,深度突破。教研培训中心每年组织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题同研引领活动,协作区围绕优势学科建设确立同研主题,开展深度研究。如国际中学协作区在同研活动中充分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串联点,开展小初衔接一串课主题研究。在第二实验小学数学名师的引领下,按照“确定研究主题——研读教材——研究学生——课堂实践——教学反思——课堂重建”的思路,整体架构小初教材,让小学学习扎实而不越位,初中衔接有效而不重复。特别是建立了小初一贯化无缝衔接的计算能力培养体系,通过“懂算理、重训练、讲方法、会估算”的培养方法,“时间保证、评价到位、注重反思”的保障机制,加大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横向拉动——强力辐射移植,城乡携手共进

(1)特色项目移植。全区成立了10个名师工作室,引领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每个工作室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学有效模式或成功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古寨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自然拼读和High Reading”教学特色明显,羊亭学校作为协作区内的乡镇中学,全力将古寨中学英语学科的经验与做法移植本校。古中精选英语骨干教师交流到羊亭学校,且定期送课下乡、请课进城,开展专题研讨,探索基于乡镇学校实际的有效移植办法,改进传统英语教学,大大提升了羊亭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优秀成果共享。环翠区全面推进基于问题解决的优势学科建设小专题研究,鼓励各协作区及时总结提炼成果,推广应用。如国际中学协作区温泉学校小学部,基于实际问题的小专题题研究成果突出。区内各学校积极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举办沙龙交流分享、现场观摩研讨等系列活动,温泉学校毫无保留地共享,甚至手把手地指导,不仅提升了区内各学校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温泉学校自身也在共享中不断改进提升,实现了共享共赢。

3.综合评价,保障成效

(1)教研中心制定了《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评估标准》,包括一级指标3项(建设理念、实施策略、实施效果)、二级指标6项(顶层设计、工作思路、课程建设、课堂打造、教研培训、成效和成果),以评价促优势学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开发区域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以协作区为单位,将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机衔接,建构协作区九年一贯学生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师积极跟进记录学生九年一贯发展与成长状况,并据此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与策略,有效衔接学生的学科特长与个性发展,充分展现了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成效。

【取得的成效】

1.架构了协作区语数英九年一贯课程体系

近两年的探索,各协作区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校本课程为补充的序列化、体系化的语、数、英学科课程体系,体现了协作区特色,课程目标及内容纵向贯通,学段有机衔接。如古寨中学教育协作区开发的《英语自然拼读读本》,有效解决了小初音标自然衔接的教学难点,现已推广到全区初一学生使用。

2.协作区整体学科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学校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1)2018环翠区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各乡镇学校均呈增长趋势,以新苑学校为例,2018年中考录取率达47.1%,过线人数翻两番,创历年最高。区直中学一直保持高位猛进趋势,2018年国际中学中考录取率高达86.5%。协作区内优势学科的两率也明显提升。

(2)学生素养全面提升。仅2018年上半年,学生参与省市区各类竞赛,环翠区均遥遥领先。

(3)教师专业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上半年,各学科参与市级优质课评选,成绩斐然,其中市级一等奖就有17节,小学英语学科2名参赛教师分别荣获市级评选第一名、第二名。在市级优课的评选中,我们有41节课被评为市级一等奖。

3.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成果省内推介

2017年12月,我们举办了协作区优势学科成果展示。

2018年4、5月,我们承办了山东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现场会、山东省第六届教师发展论坛暨区域教育特色展示现场会两个省级现场会。城里中学协作区、国际中学协作区分别展示了协作区语文、数学优势学科建设成果,师生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与入会省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论文作者:时利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携手同行,共生共赢——环翠区协作区优势学科建设典型案例论文_时利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