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数据发展大有可为-关于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服务“三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

乡村大数据发展大有可为-关于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服务“三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

乡村大数据发展大有可为
——关于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服务“三农”工作的几点思考

樊祥胜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同时也处于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农村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一时期,数字农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河南如何紧跟潮流,顺趋势而上,积极拥抱数字农业带来的新机遇?河南省、市、县三级成立大数据管理机构后,如何在更大范围发挥好大数据创新应用的职能,在“建设国家农业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近期,笔者在对河南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列认识和思考。

一、大数据建设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未来谁掌握了大数据的主动权,谁就赢得了核心竞争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必须与国家大数据战略相结合,用好大数据这一技术助推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途径。当前,河南应在全面总结数字乡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找准网络强省战略、数字河南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处理2、龙粳38,株行距为10cm*30cm,水整地时施入二胺6公斤、50%硫酸钾3公斤、尿素2公斤。插秧时侧深施肥时加入20公斤云史丹利复合肥。

一是加快推进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启动建设河南农业大数据中心,开发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把构建农业农村数字资源体系、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搭建全省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实现农村通信网络由村村通变成组组通、户户通,在河南省各乡村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点。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和益农信息社,建设智慧乡村,开展智慧党建、在线办事和政务公开等,提供“互联网+”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公共服务,丰富农民数字化生活的服务内容,提升农民数字化的应用能力。打造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设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开展基本农田和人居环境智能监控,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数字化高效管控农村集体“三资”系统,等等。

粟特锦,主要有黄地簇四联珠对马锦、黄地中窠宝花锦、红地中窠含绶鸟锦、绿地对波联珠狮凤锦、黄地对鸟纹锦、红色绫地宝花织锦绣袜等。

(一)兰考县全力打造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兰考县着力打造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在13个乡镇和3个社区都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454个行政村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并为乡镇和中心村投入智慧政务一体机。县、乡镇两级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行“链信通”,实行数字身份认证,并购入高拍仪,将材料电子化留存,实现一次收录、一次生成、共享使用。委托灵猫有限公司,打造收费支付新模式,使用手机扫码即可支付,切实做到企业、群众办事、缴费都面对一个窗口。

(四)虞城县引入智能大数据实现社会治理网络化。为打造“人在网上走,事在网格办”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虞城县以综治视联网、云视讯、视频信访三平台打造视频会议平台。云视讯平台覆盖全县25个乡镇601个行政村。普通群众在家就能向上级反映诉求,各级干部可随时随地进行手机接访,畅通了干群的沟通渠道。与此同时,虞城县把微治理力量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自主研发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社会参与互动、六位一体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系统在内的社会微治理服务平台,与社会治安视频信息监控平台、视频会议平台一起编织成三种平台合一体的网,广泛应用于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环境整治、信访稳定等,从而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

河南是中国第一的人口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素有“中国粮仓、国人厨房”之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推动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在开发和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乡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治理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河南省大数据建设实践成功的案例分析

第三,加强对干预效果和机制的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相比对健康儿童干预的研究,目前评估慢性病患儿心理社会干预效果的研究很少,中国此类研究更为缺乏。随机控制试验的研究方法被认为是评估干预项目效果的黄金定律。只有更多地使用此类严谨的方法进行项目效果评估研究,才可以为基于证据的实践提供基础。此外,更多的关于慢性病儿童心理社会干预效果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干预是通过何种机制对患儿及其家庭产生积极的效果,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干预的效果,有助于改善干预的机制,将干预措施与患儿个人及家庭的特征和需求更好地匹配,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积极拥抱数字农业带来的新机遇。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河南应加快推进精准农业、食品安全、溯源服务、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农机精准作业示范、粮食仓储等物联网示范建设项目,建设“互联网+精准农业”特色园区和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全省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比如,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营销。加快补齐产地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度融合,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打造农村电商多元化供应链,助推一批以当地农副特色产品为主的农村电商企业、乡镇合作社及拥有专利产品的跨境电商企业蓬勃发展。

(三)渑池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渑池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依托三门峡户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渑池县农村物流综合信息系统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因交通不便导致“种难”“卖难”的问题。通过平台将业务数据完整记录下来,让物流过程数据可追踪、可查询,让信息高效、准确、快速地传达给用户,并且利用会员制整合全部“四通一达”快递信息,实现线路优化、智能分拣、有效装袋、高效装车配送,系统化处理三级站点账务往来,根据提成分配。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转运、分拨、配送服务体系,整合乡村内零散运输人员,采用“滴滴抢单、滴滴顺风车”的方式下单确认,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二)温县数字农业发展大有“钱途”。温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数字农业发展。一是建立健全两大系统。“智慧地理”系统对全县耕地的所有权人、承包人、土地流转、土壤性质、怀药种植信息进行采集,录入数据库,绘制全县农业地理信息电子地图,为全县范围内的种植规划和布局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决策依据。二是推广应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自动导航、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县“智慧农业”覆盖面积1万多亩。三是打造“三农”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扎实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体推进工作,打造服务“三农”生产生活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农村互联网普及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深刻变化。因此,河南在深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乡村治理、社会服务、乡村产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河南应当及时总结推广虞城县引入智能大数据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民政、人社、医保、教育、住建等部门的乡村公共信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文化、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打造“雪亮工程”,其内容包括监控系统、综治中心、电视端平台和综治平台四板块。利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平安乡村,利用视频监控、应急广播、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视频会议、动态信息发布和党员远程教育等形式,向乡村群众公开文化旅游、便民信息、农业科技、市场信息、扶贫政策法规等信息。虽然在城市网约车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农村出行难、货运难仍是生活之痛。解决这一难题,可借鉴贵州省借助大数据建立“通村村”农村道路交通出行平台的经验,为农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和物流服务。

三、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在乡村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资基础,在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三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当前大数据的运用处于初始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大数据运用还缺乏具体工作部署,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实际应用还比较难,农村缺乏信息化人才,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等。为此,“应改革而生,行改革之事”的各级大数据管理部门,应发挥自身在技术、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将所建立的大数据系统与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思路,利用自身优势,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其中,矿石矿物主要有毒砂、黄铁矿、褐铁矿、自然金;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草莓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变余显微鳞片泥质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脉状穿插构造、斑杂构造[6]。矿体围岩蚀变较明显,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压碎岩型。主要含金矿物为毒砂,Au元素以细小的自然金的形式被毒砂包裹。

一是建立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剂。虽然当今农业领域建有农作物品种数据库,土地资源数据库,病虫害防治数据库,农业环境、生物基因数据库,农产品物流数据库,市场追溯数据库等,但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仍存在一系列信息不对称问题,如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怎么管、怎么卖、去哪里卖。各级大数据管理部门应把解决农民的这些痛点作为自己的责任,联合农村、工信等相关部门,打通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分散在农业、环境、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牵头将这些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整合起来,组织相关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集成、分析、挖掘和应用,将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构建、发展、转型及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牵头作用,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加强进销存监管、物流管理,以线下产品流和线上信息流结合的形式,实现信息大融合。大力推进数字政务向县、乡两个层面延伸,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系统、经营主体信息共享系统和质量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县、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强化代收代缴、代买代卖、小额信贷、便民服务等功能。

二是完善大数据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机制。在大数据时代,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为发展数字农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是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抓手,所以各级政府应做好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围绕推动农业大数据发展、提高大数据技术运用能力、培育大数据专业人才、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促进农业内外部数据资源链接、整合、开放与共享,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大数据管理部门根据信息主动共享、协议共享以及不予共享来分类编制信息目录清单,制定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以及数据编码、采集、分类、发布、共享和交换等相关配套标准,出台涉农服务大数据规范。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重点培养和支持一批农业大数据应用与示范项目,推动农业大数据资源增长及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建立从农业生产环境、农资使用、田间管理、农产品加工、质检、物流、销售到消费者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信息体系。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解决农业中的实际问题,为农业经营主体创造现代化数据环境,帮助农业实现智慧化种植、精细化管理、高效化运作、绿色化生产,让互联网和大数据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剂。

三是助推政务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目前,河南省各乡村都建有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平台全覆盖。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多采取“代办制”,也就是由村干部轮流值班,对村里不能直接办理的证件,由村干部到乡镇或县行政服务中心为群众集中办理。这种代办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乡村群众来回跑的麻烦。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乡村居民到政府部门办理报考驾驶证、低保申请、教育资助等事项越来越多,离县城或镇政府较远的居民,在办理过程中容易由于办理程序出错或材料准备不足等情况而跑冤枉路。为了方便群众,乡村开办网上便民服务点就显得尤为必要。建议以县级政府为主导,制定并出台推进乡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实现上下联动。由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对乡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使所有村便民服务站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便民服务网络。同时,按照“一个窗口受理,网上流转,联合踏勘,会办审批”的思路,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与乡村便民服务中心联网,实现网上申报,在线审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推广“村情通”基层治理,增点扩面“雪亮工程”,建起一个广覆盖、全联网的“数字天眼”。

(作者单位: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

责任编辑 刘 钊

标签:;  ;  ;  ;  ;  ;  ;  ;  ;  

乡村大数据发展大有可为-关于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服务“三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