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_殷琛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_殷琛

殷琛

身份证号码:61011119xxxx020074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方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容易造成发生早期破坏,所以,仔细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综合行车质量水平,使道路使用寿命延长的重点。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防治

引言

这几年来,中国的公路项目建设特别快速。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建成并投入运营,沥青路面早期病害请客也愈来愈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所以,需要每一个部门齐心协力,沥青混凝土路面返工的情况要坚决杜绝,由于沥青路面尤其是高级路面造价相对高,因此我们每一个部门包含业主、监理、设计、施工都要齐心协力修好路,杜绝路面出现早期破损情况。

1、早期损坏的成因

公路中常见的路面形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和车辆直接连接的重要位置是路面,会一直受到车辆载荷的影响,并且随着车流量的持续增多,对沥青路面也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在已经建成的部分公路中,已经发生了不一样程度的早期破坏,导致了公路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所以,对于早期损坏的因素需要我们实施深入讨论才行。

所谓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是指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一些项目位置承受不住环境和交通原因作用而造成的提前破损。九十年代初中国修建的公路路面多多少少的存在部分早期损坏病害,像车辙、裂缝、泛油等。

车辙是指轮迹外的表面沉陷。沿车辙两侧,路面也许会鼓气,它是因为路面每一个层次或突击的永久变形形成的。形成永久变形的因素一般是由于材料受车辆荷载作用导致的固结或侧向移动所造成。它也可能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夏季形成塑性流动,或施工时不够压实度而形成的。

开裂或龟裂是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或基层疲劳破坏出现的一连串互相贯通的裂缝。最先在沥青面层或基础底部发生裂缝。轮载弯拉应力或应变最大的部位。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裂缝传到表面,开始时只是一条或数条平行的纵向裂缝连同起来,产生了多边、锐角的小块,发展变成多网状或龟纹状的裂缝。有网状或龟状开裂造成路面表面渐渐破碎而导致坑洼。纵向裂缝和路面中心线平行,而横向裂缝垂直中心线。产生的因素能够让沥青面层的低温收缩或沥青的硬化所导致的,或是沥青面层下裂缝所导致的反射裂缝。纵向裂缝也可能是由于接缝施工质量差所导致的。

泛油出现在路面表面,它一般非常粘。泛油是由于沥青含量太高或孔隙率太小而形成的。

2、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防治措施

2.1增强路面结构的研究合理科学地设计。

沥青路面面层构造中只有一层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来防水破坏是完全不能远远达到要求的,现实状况是沥青面层中空率大的是哪一层,水一旦进去,那一层就会形成水破坏。为使沥青剥落的情况减轻,完善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与耐久性,抗剥落剂需要添加在其中,以让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增加。

2.2应用管理和养护维修

沥青路面进入应用后,应用管理水平与养护维修也关系着其早期破坏的严重程度,例如公路超载超负荷运营、没有及时养护、养护方法不合理等都会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加剧。所以,要依据公路规划设计拟定管理方案与养护方法,增强养护管理,把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早期破坏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减少,要全面研究、分析其病害因素,使用有效的应对预防方法,这就需要政府建设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养护管理有关单位经过完善的建设制度与程序来齐抓共管。

2.3裂缝的防治

依据沥青路面裂缝关键发生在这几年来修筑的公路上,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的关键病害之一,在防治上关键使用下面防治方法:对纵、横向裂缝在5mm以内的缝宽在缝内杂物尘土清除后用沥青灌缝后,干净的砂或石屑填入缝内,人工捣实,并养护成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裂缝在5mm以上宽度的裂缝用切割机把裂缝边部松散部分切除,控制在3cm左右的深度,控制在1cm左右的宽度,把缝内杂物清除后,在缝中填入热拌沥青混合料,捣实并养护成型。

2.4水损坏防治措施

水损坏关键是因为路面水和构造内部水对面层与基层构造实施破坏。所以,防治措施要确保路面积水与道路内部积水可以顺畅排除到路基区域以外,所以沥青封层加铺在上基层可以有效阻止积水下渗;集水设施设置在超高路段,可以使路表积水有效的排除;把路肩与中央分隔带排水做好,是防治水损坏的关键方法;水损坏防治的重点是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与个沥青层之间的粘结能力。

2.5 早期车辙病害的防治

2.5.1路面基层施工质量要增强,基层平整度提高是有效防治病害的条件之一。再者,铺筑沥青面层前透层油的洒布非常关键,透层油洒布前基层表面浮土和杂物一定要仔细清扫,而且确保透层油洒布的平均性与设计用量,使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提高。

2.5.2科学的路面结构层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车辙的发生。通常认为粗粒径混凝土合料相对强的抗车辙能力,只要求大于公称直径2倍的层厚,然而在现实施工中,粗粒径混合料离析严重,石子相互嵌挤有可能造成很难压实,甚至把石料压碎,因此,科学的路面构造设计特别重要。

2.5.3施工的时候,对沥青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添加重要成份为聚合物纤维抗车辙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动稳定度可以明显提高。

2.5.4施工的时候,尽量使用3层面层连续摊铺,使污染减少,增强层间结合。尽可能使用橡胶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

2.5.5在公路运营的时候,改变车道部位、有效阻止超载车辆也会对早期车辙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功能。

2.6 松散

松散的出现常常是因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强度不足、太小的压实度、面层内部太大的空隙率而造成的。因此为有效避免松散情况的出现,要做到:首先,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尤其是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和矿粉掺量以让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加强。其次,施工温度和压实效果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太高会造成沥青老化,使与矿料的粘附性降低;温度太低会造成混合料压实困难,导致混合料内部空隙率太大。最后,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混合料离析。

2.7泛油。

因为泛油常常是沥青用量太大导致的,因此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依照试验规程实施选定最佳油石比;在施工的时候严格依照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实施施工,生产配合比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改变。

2.8推移的预防措施

要通过反复试验论证,选择一个最合理、科学的施工配比,选用的粒料与沥青要跟标准要求相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严格依照施工标准实施,特别是控制厚度,要确保最薄的位置也达到设计要求。对于下承层或路基强度不够而形成推移,能经过下承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加设土工合成材料来解决;依据通车后及时做好路面状况的养护工作:经过渗水试验来检验路面的压实效果,防止路面结构有水而导致推移。

结语

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损坏的因素是几个方面的,有施工的因素,设计的因素,养护的因素,管理的因素等等,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发生不但影响道路的正常应用,并且会形成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使用措施,仔细设计,精心施工,因地制宜,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增强日常养护工作,仔细分析病害形成的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治,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延长。

参考文献

[1]刘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9).

[2]吴聚巧.沥青砼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河北交通科技,2007,(03)

[3]李万凤.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

论文作者:殷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_殷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