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国家最高会计大师与审计大师奖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师论文,会计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奖励在科技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是充分肯定中国科学家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对承担着创造先进生产力使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关怀。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了我国会计学术界。目前,我国会计学术界的最高奖项是“杨纪琬奖学金”。杨纪琬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会计理论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会计法规建设,特别是会计制度的建设、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代伟人。他去世后仍为中、外会计界人士所敬仰和怀念。为纪念杨纪琬教授,弘扬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促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经财政部同意,一些会计社会团体、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软件公司及社会公众以单位或个人名义捐赠筹资设立了“杨纪琬奖学金”。2002年2月10日,中国会计领域的第一个奖学金——“杨纪琬奖学金”在北京设立。2003年11月9日,“首届杨纪琬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前副主席经叔平、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及杨纪琬教授的亲属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颁奖典礼由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主持。之后在2005年、2007年,此项奖励先后评奖两次。
在会计学术界中,像杨纪琬教授这样的杰出会计学家层出不穷。其中,2003年杨纪琬奖学金获奖者阎达五,生前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会计财务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博士生导师,阎教授一系列的学术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推进了会计学术发展。并且在五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在读博士后,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近十部,可谓硕果累累。
据了解,我国设有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即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那么,同样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有着深厚的造诣,在各自的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人才,国家可以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奖励科技功臣,为何不能设立最高会计大师与审计大师奖,以高额的奖金奖励会计和审计专业的功臣呢?况且,诸多会计专家的科研成果推动了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这些会计、审计专家的科研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亚于高科技人才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什么他们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享受国家的最高奖励和高额奖金呢?
鉴于此,笔者设想,我国也可以设立国家最高会计大师与审计大师奖,每年或两年评奖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一至两名,获奖者必须在会计或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做出重要贡献,对推进我国会计,审计人才培养和会计、审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有已发表或出版的论文著作,能够引起国内乃至国外会计、审计学者的注意。对于符合这些条件的候选人,由财政部批准后上报国务院,最终由国家领导人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