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体会论文_刘海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体会论文_刘海旺

刘海旺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河北中心卫生院 北京 102417)

【摘 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划分,对照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9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硬膜外局麻药物量、阻滞完成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良,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

【中图分类号】R2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47-01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有较差的心血管调节能力与麻醉药物耐受性,因此代偿能力与生理储备能力较差[1],易诱发低血压等并发症,增加手术与麻醉风险。腰硬联合麻醉主要优势在于结合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的优势,可快速起效,且减少麻醉药物剂量,在术后镇痛中亦可使用,具有完善的阻滞效果。本文为探讨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需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ASA分级为I至III级。按照麻醉方式划分,对照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中28例为男,17例为女;年龄为62至86岁,平均(74.3±7.5)岁;合并症:10例为糖尿病,9例为冠心病,17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慢性气管炎。观察组中29例为男,16例为女;年龄为61至87岁,平均(75.2±7.9)岁;合并症:11例为糖尿病,8例为冠心病,17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慢性气管炎。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行面罩吸氧,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5ml/(kg?h),行生命体征常规监测。观察组腰硬联合穿刺于L2-L3间隙,腰麻针向为头侧,于脑脊液畅通回流后注入1.5至3.0ml0.5%罗哌卡因(由1ml脑脊液与1ml1%罗哌卡因组成),速度为0.1ml/s。结合患者实际、手术部位以及时间决定罗哌卡因剂量。退出腰麻针,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约3cm,而后有效固定。对照组硬膜外穿刺于L2-L3间隙,患者平卧,注入2%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患者无异常采用0.35%布比卡因维持麻醉。

1.3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2]

患者无不适感,肌肉松弛完全,手术顺利完成为优;患者存在轻微不适,肌肉较为松弛,需静脉辅助用药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为良;患者不适感强烈,肌肉始终紧绷,转换为全身麻醉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若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n(%)]

组别 优良 差总优良率

观察组(n=45)24210 100.0

对照组(n=45)13284 91.1

X24.984-

P<0.05

2.2 两组麻醉药量与阻滞完成时间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药量与阻滞完成时间对比( )

组别 硬膜外局麻药物量(ml)阻滞完成时间(min)

观察组(n=45)5.3±1.3 5.8±1.2

对照组(n=45)24.7±6.3 16.0±3.7

t8.7686.016

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脏器储备能力较差,器官功能衰退,且合并疾病较多,周围神经与脊髓出现退行性改变,减少脑脊液分泌量,难以耐受麻醉,提升麻醉风险。且蛛网膜下腔中局麻药易扩散,因此需减少用药量,避免平面广导致低血压事件;高龄患者于麻醉中易出现心率变慢与血压降低现象,因此要将麻黄素与阿托品准备好。老年患者在接受下肢手术时一定要采用有较大安全范围、不会影响生理功能、麻醉效果优良以及调节便利的麻醉方式与药物,确保在剂量最小情况下麻醉效果最优。布比卡因腰麻后有较长的阻滞时间,明显降低血压,故而使用受限。经研究后证实[3],罗哌卡因相较于布比卡因有更少的心脏毒性、神经毒性作用,且更少影响脊髓血流。

罗哌卡因为纯左旋式异构体,相较于右旋式异构体有更小的毒性且更长的作用时间。再加之罗哌卡因有较小的脂溶性,脊髓及脊神经前后根缓慢吸收,阻滞神经纤维起效时间长,降低其绝对效能,延长抵达粗大运动神经时间,因此相较于布比卡因该药物麻醉完善效果出现较晚,便于循环系统代偿。此外,罗哌卡因还能够促使钠离子在神经纤维膜中的通透性降低,且具有可逆性特征,提升应激阈值,缓解去极化速度,对感觉神经纤维行优先阻滞,且在阻滞神经纤维时范围更广,减少中枢神经与心血管毒性,促进血管收缩,对脊髓血管产生局部作用可促使局麻药物吸收延缓,将作用时间延长,促使外周血管阻力提升,确保血压处于稳定状态。由于罗哌卡因有较轻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下肢张力得以保持,便于回流静脉血液,减少对回心血量与心输出量影响,稳定麻醉后机体循环功能。腰硬联合麻醉融合硬膜外与脊麻,快速起效,降低局麻药物剂量且效果持续。在本研究中察组麻醉总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9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硬膜外局麻药物量为(5.3±1.3)ml,阻滞完成时间为(5.8±1.2)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良,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德军.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6):94-95

[2]吴立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3153-3154

[3]吴文军.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2):85,87

[4]王国毅.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33-134

论文作者:刘海旺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体会论文_刘海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