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_图书馆论文

试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无障碍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34(2009)03-0356-04

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中,就残障者的生存发展而言,信息无障碍较之物质环境的无障碍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更能改变残障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在信息无障碍推广中,作为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

1 公共图书馆加强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1 公共图书馆加强信息无障碍服务理念上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信息无障碍(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是指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手段,让所有人无障碍地获取信息资源。其核心内容是利用技术手段消除某些生理功能退化或丧失的人群在信息获取、接受过程中的障碍[1]。

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是指图书馆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特别是借助信息技术,帮助残障用户获取信息,以达到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目的。在本文中,我们将残障和老年人群中那些使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获取信息时存在某种功能性障碍的人称为图书馆的残障用户。

相关的调研结果表明[2],残障用户具有非常强烈的希望能在家中享受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愿望。这是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残疾,给他们去实体图书馆造成很大的不便,在客观上使得他们的工作学习等活动不得不在家中进行。同时,随着计算机设备的普及,家庭拥有计算机和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些计算机的软硬件都是经过个性化的设计,使用非常方便,因此他们主观上也更愿意在家中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来享受信息服务。

对图书馆而言,我们数字化信息服务的目标是:所有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连接到互联网的任何数字设备来访问所有的人类知识。因此,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应该提倡全纳性设计——为所有人获取信息服务而设计,无论其身心是否正常、是否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技巧、其使用的是主流还是非主流网络设备等,都能够访问所需的信息资源。事实上,为残障用户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义务。在此理念下,图书馆构建信息无障碍体系,对社会而言,可以帮助残障者获取信息,消除信息鸿沟;对自身而言,还可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使其在与当今国内外同行和非同行信息机构之间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胜出。

在我国的图书馆体系中,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对社区的不开放性,公共图书馆成为为残障用户提供服务的主体。因此,无障碍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公共图书馆加强信息无障碍服务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将书写、口语、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和一个平台上,残障者可以借助特殊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轻松上网,信息技术给残障者带来的便利远远大于非残障者,使他们因残疾而受到限制的存取信息的能力得到释放和延伸,生存和创造的潜能将得到发掘。

1.2.1 信息无障碍软硬件平台建设的发展

多年来,为了帮助残障者更好地跟上信息社会的步伐,人们开发了很多帮助残障人群的辅助科技产品,以帮助各种残障用户访问网站。主要的硬件和软件有:屏幕阅读器(如JAWS)、屏幕放大软件、语音合成软件、头盔式点击设备、电子触摸屏、盲文输出设备、Lynx文本浏览器等。IBM全球信息无障碍中心市场总监Beniamin Kempner就表示[3],信息无障碍技术已经开发出来,这些技术包括能够帮助盲人、视力低下和手部运动障碍的人读网页,帮助有听力障碍的人甚至是聋哑人使用电脑操作网页等等。在近来微软发布的Vista、IE7、Office2007等产品中也都能看到信息无障碍的影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捷式移动通信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上,这类设备操作简便,可以使得用户不必去学习日新月异的、繁杂的信息技术,就可以对图书馆中海量的数字化馆藏进行检索和下载的操作。

1.2.2 信息无障碍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

在残障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一种信息资源一旦通过扫描等手段生成电子文本(或者本来就是电子文本格式)之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很快就可以生成不同的格式,如点字文本、语音文件、大字体文本等。这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类型的残障用户日益增长的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复本。在过去手工生产时期,这样的工作量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有专家预言到2020年,世界上大部分的信息内容,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同时地以任何格式为各类用户(包括残障用户)所服务[4]。

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DAISY(数字存取信息系统)的出现与发展。DAISY被确定为新一代语音图书格式,并将做为在互联网上语音图书的国际标准永久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只能顺序阅读的磁带版语音图书,依DAISY标准开发的语音图书是一种随机存取的文件,用户可以随机从文本中的任意章节、页码开始阅读,同时,用户还可以在语音和电子文本格式之间任意转换。有专家预言,下一代的DAISY格式图书在种类和数量上将有极大的提高,用户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Web界面检索该类信息(或图书馆系统利用用户模型推送信息),图书馆通过网络传送[5]。实际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DBT计划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

1.2.3 信息无障碍网站建设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在解决网络无障碍问题方面,主要从开发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规范网站设计这两个方面着手的。开发先进的技术支持是在客户端通过软硬件技术提供上网所必需的技术支持,主要的辅助技术措施有三种:屏幕放大器、屏幕阅读器和盲人专用输入输出装置。规范网站设计是在服务器端对网站内容提出设计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国际互联网联盟(W3C)明确指出:理想的网站设计必须使其网站内容不仅正常人可以访问,同样应使有视力障碍者也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顺利访问。W3C把完全达到这一要求的网站称为“AAA网站”。为规范网站设计,W3C制定了WCAG 1.0(Web Content Accessbility Guidelines 1.0,网页内容指南1.0版),该指导意见详尽地从14个方面提出了对网站设计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在考虑各类残障人群在访问网页内容时的特点而制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其理念主要有两个:一是保证网页内容的良好呈现;二是让网页内容易于理解和具有导航功能。WCAG1.0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最著名的网页无障碍技术标准之一,并且还出现了一些依据WCAG1.0的标准来评价任何一个网页无障碍情况的工具软件,如Bobbv Online Portal,我们只要输入要评测的网址,Bobby Online就能帮你评测这个网站是否符合WCAG1.0。规范网站设计与采取必要的先进技术措施是相辅相成的。

2 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调研

为了对公共图书馆实现信息无障碍服务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对中美有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了以网络调研为主,以邮件咨询、文献调研等为辅的广泛调研。我们选取的调查对象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50个州的州立图书馆、国内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直辖市公共图书馆,调研的时间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美国公共图书馆中能有效地得到调研结果的网站共有27所;我国31所公共图书馆中,在网站上能查到为残障用户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共24所。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调研数据仅局限于图书馆网站所提供的信息,难免有所遗漏,也反映了图书馆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的真实面目。

我们重点从资源和服务两个方面对这51所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2.1 信息无障碍资源建设现状

总的来说,调查中各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因为规模的不同而不同,基本馆藏为盲文文献、录音磁带、影视音乐资源等。美国公共图书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源种类比较多,例如普遍收藏有大字体读物,有些比较大的图书馆还有描述性视频等资源。在其资源组成中,新的资源类型如有声化OPAC、WEBBraille、DAISY等资源的出现和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资源为图书馆进一步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打下了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各地区图书馆还根据各自的情况分别收藏相关资料,如本地专题及本地作者资源等。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无障碍信息资源种类比较少,主要是针对视障用户的盲文书籍和录音资料。而且数量也比较少。据调查[6],我国各省、直辖市级公共图书馆中,除了上海图书馆等4所图书馆盲文图书藏书量超过千册,大部分图书馆的盲文图书的藏书量都在200册左右,藏书资源的内容也比较单一,时效性差,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的使用价值。

2.2 信息无障碍服务现状

据有关专家调查,在图书馆针对盲人的电子服务调研中,使用第一位的是数字目录的查阅;其次是数字参考咨询;最后是电子资源的借阅服务[7]。

在美国公共图书馆界,大多数图书馆都针对残障用户群体的特点提供适合用户对象的服务,如上表所示。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各个馆对新的信息技术在服务中的积极应用,例如,NLS(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盲人与残障者图书馆服务处),从1999年就开始通过因特网用网页点字系统为视障用户开展多种服务,南卡罗来纳州图书馆率先为残障用户提供JAWS(计算机读屏软件)、VERA和ZoomText(图像电子放大文本软件)等软件,使视障用户也可以利用网页。

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为残障用户的信息服务大多仅限于传统的服务手段,主要是盲文图书和录音磁带的借阅服务,其服务对象大多是视障群体,有关其他类型残障者的专门服务还很少。绝大部分图书馆对现代化服务方式涉及甚少或尚未涉足。但据文献调研,上海图书馆网站正在准备针对残障用户推出各种服务接入平台,如无线网络呼叫中心,让用户通过远程浏览就可以享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广州图书馆也即将开通“盲人电子阅览室”网站。

3 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思考

以上调研结果表明:无论中外,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都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或者说还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无障碍服务。信息无障碍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建设现状;图书馆对视障用户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要优于对其他类型残障用户的服务;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在资源建设和服务类型上要优于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如何借鉴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3.1 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在我国图书馆无障碍信息资源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有声化OPAC、DAISY以及除了视障用户以外的其他类型残障用户信息资源建设的空白。填补这些空白是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如前所述,残障用户使用图书馆最重要的服务就是数字目录的查阅,因此有声化OPAC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DAISY作为未来视障用户的阅读体系,在资源建设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DAISY已是公开的技术,因此我国可以直接借鉴,以减少研究、开发的不必要的重复投资。除此之外,还不能忽视针对除视障用户之外的其他类型残障用户的资源建设。如对于先天的、重度的聋哑人,可以给相应音频资源加上文本描述以供他们阅读;对于未成年残障用户,由于他们与正常儿童的阅读理解方式大相径庭,其资源的类型及内容也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全面考虑。

3.2 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网站的建设

网站是信息用户和信息资源的中介。图书馆网站的无障碍建设因为要兼顾各类型使用者的利益,要适应不同的浏览硬件和软件,所以看起来比较复杂。实际上从成本上讲,按照无障碍标准进行网站建设,并不会显著增加网站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对于熟练的开发者来说,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英国图书馆学研究者Brophv和Craven提出的无障碍图书馆网页设计的20条黄金原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8]。

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中,一定要遵循网站建设的相关规范,例如可以依WCAG1.0为蓝本并参考各国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残障人群的特点和网络建设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无障碍标准。在网站设计时,确保内容和结构的区分清晰无误,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方便获取它所需要的内容,而不用顾及那些页面结构以及版式设计等问题。最后,还应该选择适当的测试和修复工具(如Bobby和A-prompt)定期对网页进行维护和升级。实践证明,网站无障碍的效果不仅依赖于设计过程,更依赖于其维护过程。

3.3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针对残障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服务对于残障用户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残障用户与非残障用户在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上是不同的,而且残障用户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在针对残障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中,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服务有两个方面:基于用户模型的信息推送服务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与正常用户相比较,根据用户模型实现的对残障用户的信息推送服务更为重要。加拿大CNIB所做的相关调研表明[5]:有70%的残障用户在系统根据用户模型主动推送的信息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自己去检索和选择信息。我们分析,其原因在于残障用户(包括老年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在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时,在客观上会有更大的困难;在主观上,也比普通人有更少的学习欲望和更多的畏难情绪。信息无障碍技术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保证了其服务提供的可行性。例如,从技术上,DAISY系统提供了一个与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相关联的智能接口,用户可以利用它在自己希望的时间接收到最新的新闻、报纸和杂志信息,还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主题信息[7]。

数字参考咨询也属于个性化信息服务。残障用户受限于自身的能力,在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时一定比正常用户需要更多的帮助,在网络环境下,这种帮助一般会以数字参考咨询的方式体现,其重要性在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证明。而据我们的调研,我国图书馆界在这方面还是一个工作的空白点。

所以,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残障用户的实时和异步的信息交流工具,设立专人负责处理针对残障用户的意见和问题,一来可以及时准确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保障;二来可以在咨询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残障用户的信息素质。

4 结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应该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构建自身的信息无障碍体系,在我国信息无障碍发展之初,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动信息无障碍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责任。

标签:;  ;  ;  ;  

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无障碍服务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