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论文_刘瑞杰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论文_刘瑞杰

刘瑞杰

广州市创景园林设计院 510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原则,并概述了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材料既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所以正确的树种选择,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力求给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

1 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原则

1.1 植物品种搭配原则

搭配植物品种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能够使风景园林在一年四季都能带给游客惊喜,也才能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景观设计。首先是在植物品种的选用上,要考虑到季节因素,最好选择一年四季的不同品种。比如春天落英缤纷的桃花等,夏天清香四溢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常青的松柏等等。其次,在搭配植物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不同特色,使其在不同的季节都有一个亮点。在我国季节分明的地区,风景园林在不同季节的重点不同。

1.2 植物大小搭配原则

一般情况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会配置多种类型的景观植物,包括高大的树木、低矮的灌木和花丛。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不同高度,将其合理配置,比如在高大树木的周围种植灌木丛,产生层次感。另外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相对生长速度,刚种植时的高度比和一段时间后的高度比会有所不同,需要设计人员在着重考虑其结构和增长空间的影响。

1.3 植物色彩搭配原则

在风景植物的搭配中,色彩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元素。在不同的季节,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在配置植物的色彩是要考虑色彩之间的互补和衬托作用。比如春天突出颜色是绿色和红色;夏天突出颜色应是冷色;冬天突出颜色应是暖色。不过,在颜色设计中,也需要符合人们对大自然的传统观感,能够在风景园林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4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在规划设计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时,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文居住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环境等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2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要点

2.1 整体配置方法

整体配置也就是将对植物的规划,放在整个风景园林的规划当中,同时与水景、石头、游船码头等景象进行搭配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布局格式。

(1)树木在各种空间的配置

对于树木的规划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就实际的配置情况而言,与花草的绿化面积相比,树木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大都是以树木的配置为中心。在树木的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点进行考虑:第一点,对树木大小的选择,从而使其显示出树木绿化的层次,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整齐划一,凸显植物的绿化美。第二点,对树木品种的选择。品种不同,其树叶形状、树干形态也不相同,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风景园林建设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同一种或者是类似的树木,从而使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统一,以此来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

(2)鲜花的空间搭配

鲜花的空间搭配不仅是鲜花的选择与种植,而是将鲜花合理的安置在某一区域,从而使该区域变得生动灵活。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鲜花的空间配置是城市风景装饰的主流,这是因为鲜花具有强烈的色彩,最能够体现城市风景园林的特色,同时也是美化城市的重要工具。与树木或者是绿草的选择相比,鲜花的选择极为复杂,这是因为鲜花的种类繁多,花色、形状、大小各异,因此就为鲜花的搭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选择多也就意味着搭配方式多,为此就可以使城市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草的空间搭配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绿草的空间搭配是最为简单的一个配置,但是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配置,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假如没有绿草的衬托,整个风景园林就会显得过于繁杂,没有生机,同时也会使树木和鲜花的搭配无法呈现出最佳效果。为此,设计人员就需要对绿草的空间搭配予以重视,通过绿草的铺设,显现出树木以及鲜花的勃勃生机,同时可以使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更加系统、全面。

2.2 植物的色彩搭配

园林设计时,植物的色彩搭配包括单色应用、双色配合、多色配合和类似色配合等4个方面。单色应用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园林设计,能形成大色块的景观,但是往往会显得较为单调。双色配合主要是补色配合,比如红和绿这种鲜明的对比色,此外邻补色配合也能得到较为活跃的色彩效果,比如黄色和大红色。多色配合往往会带给人们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例如节日期间各种颜色花卉的搭配能创造出祥和、欢快的节日氛围。类似色配合主要应用与园林设计时空间的过度,给人带来柔和、安静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对比变化。比如有的花坛色彩由内向外依次展开,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2.3 植物季相搭配

植物在四季的变化中叶、花、果的色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颜色的转变,使得园林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利用季相来充分的配置,体现植物色彩变化,提升园林艺术作用。例如北方和南方相比,春季较晚而秋季相对较早,因此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色彩的变化,而且即使同一地区色彩的变化也会出现不同,比如低温或者少雨会影响花木的生长和开花。在园林植物中增强季节感会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例如春季的山花烂漫、秋季的硕果累累等。在目前的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个或者两个季节,常常采用单一或者少量的植物种类,为了避免某个时期的枯萎,可以增加绿色草木来延长观赏期。

2.4 植物配置形式的合理选择

植物在园林景观配置中多加运用,不仅能改善目前园林植物配置单一,缺乏内涵及观赏价值低的现象而且对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1)对植

园林中,两株树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配置方法称为对植。对植树主要用于公园、建筑前、道路和广场的出入口等处。如乐昌含笑、拟单性木兰等相近树种,树干挺拔、枝叶繁茂、花朵素芳,北美鹅掌楸、杂交鹅掌楸等类似树种,树形雄伟,树干光滑,树叶大而奇特,园林中常被用作对植既具观赏效果又有遮荫作用,效果良好。

(2)孤植

应栽植在开阔空间或视野开阔的高处,表现所在的空间是主景和焦点,体现植物、环境景观的魅力。如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同主人招手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因而知名天下。

(3)丛植

按形式美构图,表现树木群体美。植物之间的组合、搭配,在形态上有高低、近远的层次变化,在色彩上有基调、主调、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不同季节、不同树种所表现的观赏期不同,体现四季分明的景象。要一年四季都有变化,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色,体现了高低起伏、

(4)群植

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加上地被配置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称为群植。如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木兰属种类群植于庭院旷地与其他地被组景,营造多层次立体式植物空间,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植物配置中充分发挥木兰科植物的生态功能,创造美观、舒适、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环境。

3 结束语

总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当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的配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配置中,要遵循植物配置原则,结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使园林景观产生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梅松. 浅析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J]. 农业与技术,2015,35(22):147.

[2]刘晓飞,叶冬萍.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5,(23):4.

论文作者:刘瑞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论文_刘瑞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