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成就的“三大亮点”_正能量论文

温州市鹿城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成就的“三大亮点”_正能量论文

温州市鹿城区“三大亮点”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市论文,三大论文,文明城市论文,亮点论文,城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温州市鹿城区以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强化目标管理导向,着力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着力抓好“六城联创”攻坚行动,为鹿城赶超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领先。一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把公共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作为巩固提升城市文明的重要检验标准,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统筹协调各部门、街镇,明确职责分工,及时启动“空项”,不断提高“弱项”,继续巩固“强项”。二是推进“六城联创”完美收官。制定《鹿城区“六城联创”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以洁化、绿化(彩化)、序化、亮化、文化“五项工程”为重点的“六城联创”攻坚行动,全面改善了城区环境。三是解决文明创建突出问题。针对电视问政“城市文明、我们还要做什么”主题,涉及鹿城区文明城市创建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对其认真梳理,并就“门前三包”“僵尸车”“文明旅游”等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及时予以整改落实。四是深化“美丽街区”创建。以“美丽街区”创建为重要契机,不断提升区域建设精细化水平,通过自主申报、方案初审、实地调研、征求部门意见等环节,确定闻宅步行街、望江路、学院中路等3个街区为“美丽街区”创建街区,目前这3条街区建设已完成。

      二、群众性基层文明创建全省关注。一是紧扣“五美”建设目标,乡风文明不断提升。紧贴农村基层实际状况,紧抓乡风建设薄弱环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素质不断提升,文明风气蒸蒸日上,创成省级文明镇1个,省级文明村7个,市级文明村20个,区级文明村54个。二是紧扣示范引领作用,创建责任不断强化。组织开展复评区级文明单位121家,文明服务示范点31家。对创建工作意识淡薄、未能较好履行社会责任的4家单位建议撤销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服务示范点称号,进一步提高对文明单位创建重要性的认识。三是紧扣群众切实需求,民生幸福不断增进。通过创新搭建“瓯越名师坊”“慈孝文化节”、社区“时间银行”、社区歌舞社、“爱心储蓄卡”等载体和平台,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探索出符合鹿城实际、富有鹿城特色的幸福社区建设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原80个社区中共创成星级“幸福社区”65个(创成率为81.25%),其中创成四星、五星级“幸福社区”共21个(占26.25%),“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全市第一。

      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全国聚集。一是着力贯穿融入,构建公益宣传大格局。在全市3870辆出租车的LED屏发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全区83所中小学2000个教室张贴核心价值观24个字。全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登相关报道52篇(次),在《鹿城文明网》发稿1600多篇,向中央、省、市文明办上报信息500多条,鹿城区文明办被省、市评为信息先进单位。二是着力道德传承,推进价值引领具象化。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十佳慈善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鹿城区第二届十佳道德模范。通过层层发动、层层选树、层层举荐、月月上榜、全媒传播,共开展“社区好人”评选16期,累计评选出“社区好人”149人。打造社区道德风尚阵地,联结全区86个爱心服务点成立“鹿城区爱心联盟”。组织拍摄《暖暖的红日亭》记录短片,并以“国家级非遗”温州鼓词演绎,“红日亭”新的文化内涵和文明元素不断提升,大爱精神不断传承。三是着力载体创新,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读书节、经典诵读、“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六大主题活动和“日行一善”、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等四大道德实践活动。依托全区160多家道德讲堂、69家文化礼堂、1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社区露天广场等活动阵地,组织观看“红色电影”,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影院”。加强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管理。超额完成11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重点推进学校少年宫课题研究工作,并在学校少年宫中全面推行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形成“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争先创优格局。

标签:;  ;  

温州市鹿城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成就的“三大亮点”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