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指导方法论文_赵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指导方法论文_赵勇

瑞安市塘下镇第三小学 325204

[内容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如何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笔者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几种比较有效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  小班化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合作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现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

如何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树立合作的意识,逐步形成合作的习惯,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呢?我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做法。

1、暗示引导法。通过语言上、动作上的暗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开始时部分小组完成任务后,就讨论别的话题或者坐在位置上等,不会全体一起举手向老师示意。当我看到其中有一个小组做得比较好时,就说:“××小组的同学做得真好,完成任务后能非常自觉地举手。”于是,其他小组纷纷效仿。其实,小组合作开始时,学生的许多合作学习习惯是很不稳定的,就需要教师这样一次次不断提醒、训练加强。如“先举手后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眼睛注视对方、点头表示同意等习惯。讨论时用上礼貌语言:“明白”、“有道理”、“对不起,你能说得清楚点吗?”

2、表扬激励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努力形成合作意识、团体意识、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激发小组成员的责任心,让学生感觉到“以小组为荣,小组也以他为荣”。表扬时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奖给小花朵、小红星、小动物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课堂中会出现许多值得表扬的时刻,一点小小的进步,一次大胆的发言,一个好的建议,一次成功的合作……教师要抓住机会,毫不吝啬地夸奖学生。“你今天的表现真好,为你们小组争光了”、“你的观点总是与众不同”、“你今天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教师要真诚地为学生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而感到高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3、小组示范法。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合作效率低、合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可以让合作的比较成功的小组展示讨论、分工、合作的全过程,并加以适当的指导、评价、纠正,给其他小组一个学习、借鉴、模仿的机会,让他们掌握合作技巧,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率。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小组合作中,你能充分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感受到团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4、教师参与合作法。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发言的顺序,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给学生以榜样示范的作用。形成组内发言有序,快速分工,认真倾听,评价得当,互相鼓励的良好合作习惯。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多次跟踪指导同一个小组,促使形成稳定的良好合作习惯。

5、协商合作法。在小组合作中,有时候的学习任务较多,往往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出示合作任务后,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候可以先让小组商量怎样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学习前有个统一的意见,找到最佳合作方案。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合作的难度,做到有章可循,分工明确,切实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如教学《景阳冈》时,学生非常喜欢武松打虎时的英雄气概,我就让小组在朗读课文时思考怎样配上动作,学生欣喜,通过讨论、分工、合作表演,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其实,学会怎样与人合作是一生受益的技巧。小班化教育给教师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交往,给教师指导合作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了更多合作、交往的机会。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合作能力,促进人际交往,为学生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海教育报》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北师大教育学院 肖川

《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 杨宁 卢杨泽

论文作者:赵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指导方法论文_赵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