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论文_王恒

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总结管理经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6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分层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优质护理、护理不良事件等指标分别为(90.02±7.33)分、(87.59±7.96)分、(86.64±8.27)分、18次,实施后分别为(96.76±6.57)分、(96.47±6.82)分、(95.87±7.34)分、2次;实施前患者满意率73.94%,实施后满意率9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值得广泛应用。tp://www.xzbu

【关键词】分层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13-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护理工作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构成,对提升医疗机构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有重要的作用,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1]。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护理管理的新型模式,于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患者及护理人员普遍的肯定与认可。本文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工作的16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旨在为提升护理管理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工作的16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4岁,平均(28.46±7.33)岁;工龄1~22年;学历:本科及以上9名,专科85名,中专71名。

1.2 方法

1.2.1 设置岗位 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将每个病区分成2~4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责任组长岗位1名,下管辖组员数名,采用小组负责制,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层层把质量关工作模式;护理人员按职称、工龄、学历,能力将护理人员分为N1~N4级,每名责任护士按级别不同负责6~8名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负责的床位相对固定,科室实施APN弹性连班制度,确保工作质量。

1.2.2 岗位职责 以“我的质量我负责”为指导思想实行责任落实制,护士长负责全面护理质量监督,划分每个责任小组的管辖区域;责任组长由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及应变能力的N3、N4护士担任,除负责分管部分危重、疑难患者外,还需负责本组组员病员分配、工作时间安排,检查、指导组内护士处理疑难病例及工作完成情况,并兼护理质量监督工作,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责任护士根据能力不同分管数目、级别不同的患者,按分级护理要求完成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

1.2.3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 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护士分层级制度,制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据计划内容定期组织培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体制中去,将患者满意程度、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纳入晋升、绩效范围内,以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2.4 工作时间安排 采用APN弹性排班制,根据护理工作量,增加高峰时期人员配备,于每日薄弱时间段,相应增加护士数量。

1.3 评价指标

(1)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引尿等护理操作完成及时性、有效性;(2)病房管理:常规管理落实情况,如病房清洁、人员管理等;(3)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操作、护士态度、护理及时性等项目评价;(4)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差错、护患纠纷、意外事故[8]。

1.4 效果判定标准

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均据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由护士长采用阅读护理文书、抽查、实地检验等方法评定;患者满意度:患者出院时评定,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一般60~79分,≤59分不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

实施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发生不良事件2例次,低于实施前18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64,P=0.00),见表1。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通过对我院的研究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运用了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升,而且护理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2 运用忽视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体会

在我院的此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分配相当的重要,如N1级护士负责病情较轻的三级护理患者,N2级护士负责二级护理或者病情趋于稳定的一级护理病员,N3、N4级护士承担组长,负责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和负责组内其他护士所管患者的督促、指导。而且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接受护理的指导,找出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管理工作中,是要提高护理的效果,所以,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一切应该围绕着护理质量进行,在本次研究中,忽视分级管理模式在不同科室的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护理人员平时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应该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协调,减轻他们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琴.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4,24:67-69.

[2]李玉琼.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4:166-167.

[3]李世艳,张树香.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4:247-248.

论文作者:王恒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论文_王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