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思考论文_仉丽华

对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思考论文_仉丽华

摘要:随着我国化工事业的快速发展,化工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其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多样化。化工工艺正向着生产工艺高参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的方向发展。由于化工生产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以及腐蚀性的,所以化工的生产一般都是在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条件进行,这就使得化工的生产工艺中存在着风险,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在预防化工事故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工工艺;风险识别

前言

化工工艺生产应用包含较大危险性,做好生产工艺过程的有效风险识别以及优质安全评估,则成为化工事业安全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针对项目风险的评估识别分析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进程,逐步构建了完善健全的工作体系以及实践方案,然而对于化工工艺的相关危机风险识别,却并没有构建系统集成性评估方式,为此,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尤为必要。

1.1 化工工艺的危险性

化工工艺是指通过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等化学生产方法,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这些过程通常需要相应的操作条件要求,并需使用特定的仪器和设备,使材料发生物理学上或化学上的变化,而危险化工工艺就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中毒、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工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将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通过相应设备使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其工艺普遍具有连续性强、操作复杂的特点,原料、产品中包含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腐蚀性的物质,且反应多是在高温、深冷、高压等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反应装置的运行、检修、运输、安装等环节也普遍存在危险性。

1.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主要参数标准

根据国外较好的风险识别机制经验,我国制定了一套适合在中国发展的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标准。化工生产主要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3种危险因素。化工生产每一部分的风险值范围在0-10,通过评估化工工艺每部分的风险值来最终评定事故的风险值。因为风险识别工作是在科学准确的参数标准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所以特别针对事故隐患中的严重程度制定标准参数。我国根据总成绩将风险价值分为重度、中度、轻度3部分,以便能够简洁地表达事故严重程度的概率。重度危险一般在七大部分的风险参数总分达到5分或5分以上。遇到重度危险时,要避免出现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需要对当前化工工艺进行彻底的风险防范和工艺流程的改造。

2化工工艺内涵及危险性

2.1化工工艺内涵

化工工艺主体将各类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处理进而形成化工产品的方式与主体过程,其涵盖化学变化进程中需要应用的整体措施。通常来讲,生产过程涵盖三类步骤,首先应进行原材料的科学处置,为令其满足化学反应标准状态以及参数规格,应就具体状况、原材料特性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做好提浓、进行优质混合、全面乳化以及粉碎,完善预处理质量。而后需要完成化学反应,该步骤为化工生产核心关键。通过预处理,原材料基于相应的温度标准以及压力状况产生反应,进而实现符合要求的反映转化水平以及最终收率。反应的种类丰富多样,可以为氧化,分解,还可以为还原、聚合等。完成化学反应,最终将获取目标产物以及相关混合物。为确保产物的精致性,还应在完成反应的混合物实施必要的分离处理,将副产物有效去除,或净化处理杂质,进而得到符合既定要求规格的化工产品。上述各个环节步骤需要用到特殊的工艺设备,应在相应操作标准下实现符合规范的物理以及化学变化。

2.2危险性化工工艺

化学生产与工艺应用阶段中,由于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变化,因而可导致火灾事故、中毒以及爆炸危害等。依据我国监管机构发布的化学危险工艺名录,主体涵盖电解生产工艺、氯化、合成氨生产、加氢处理、消化反应、裂解变化以及氧化生产工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各个工艺生产均需要应用典型的处理技术手段。为提升化学工艺安全生产水平,应明确该类危险性工艺,掌握必要的风险识别策略手段,方能营造有序可靠的生产环境,创设显著效益。

3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

危险工艺是指那些具有较大风险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工艺类型,而化工工艺风险的大小是由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物质温度、物质压力、物质腐蚀性、物质的化学反应、物质的反应类型等几个项目共同确定。

3.1 危险工艺的物质本身

物质是由元素构成,而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元素。危险物质的使用是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的,因为它危害非常强,泛指那些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的物质、放射性物质、致癌物质、致畸物质或危害生态环境的物质等。而物质本身的外形也是不固定的,主要包括气态、液态、固态几大类。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主要表现为剧毒气体,在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容易出现泄漏,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随之还可能产生具有腐蚀性的副产品,如煤气,典型工艺包括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识别其是否符合标准是通过对一氧化碳、氯气含水量,反应釜温度、压力,反应物质的配料比,光气的进料速度,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检测。固态主要有硝化工艺,其会产生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与有机化合物的接触能引起其燃烧或爆炸。电解工艺主要是吸热反应,在这一反应中,一个条件的偏差就会导致不同的效果。在电解食盐水时会产生易燃烧的气体,当与剧毒性气体氯混合时会产生爆炸,如果铵盐超标在 PH 值小于4.5的情况下,铵盐和氯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氯化铵,而浓氯化铵溶液与氯反应会生成一种爆炸性物质三氯化氮,电解溶液的腐蚀性非常强,液氯在生产、运输、储存中都容易发生泄漏。

3.2 危险工艺的特点

识别危险工艺可以从其温度,压力,腐蚀率,化学反应放热情况,操作等几个方面着手。其危害最大的包括:甲类可燃气体、液体,甲类固体,极度危害介质。气体温度达到1000m2以上,液体温度达到1000℃以上。压力在 100MPa,腐蚀率在1.0mm/a以上,化学放热反应状况是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在操作的过程中爆炸范围处在临界点,这类属于危害最大,极度危险型。

3.危险工艺的源头

显然,危险化工工艺的危害是强大的,而其生成的产品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而危险化工工艺的源头包括危险的化学产品和危险的化学装置两大方面,无论是在接触危险化学产品还是在操作危险的化学装置的时候,都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在制造危险化工工艺产品时确保流程的安全和产品的安全。

结语

由于化工工艺中存在危险因素较多,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事故发生的几率,对于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实际操作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科学合理的方法,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妥善的完成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东壳.蒋军成,杜锋.基于事故连锁风险的区域危险源辨识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12):48~53.

[2] 崔克清,张礼敬,陶刚.化工安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30~235.

[3] Chan T,Azmi M.Process route index(PRI)to assess level of explosiveness for inherent safety quantification[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9,22(2);216~221.

论文作者:仉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对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思考论文_仉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