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史慧群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史慧群

史慧群

河南博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鹤壁 458000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在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也进一步加剧。如何做好城市的给排水建设工作,增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吸收与蓄水能力,并且做好合理利用与释放工作,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海绵城市理念便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崭新理念。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引言

城市的快速发展标志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发展,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可。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以达到缓解恶劣天气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对城市交通进行更好的控制和改善的目的。以此,进一步增强城市安全,减少汛期恶劣天气对城市交通运行和出行安全的影响。

1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

在学术上,海绵城市指的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通过净化、渗透以及聚集的作用,将地表给水最大程度的降低,在相对比较干旱的季节,利用补充水资源进行水循环调节的一种新型城建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当中定义海绵城市为像海绵一样,在降雨时节具有防水、渗水、储水以及吸水等相关的功能,从而对于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影响进行良好弹性来适应,通常情况下,海绵城市的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要更加的重视城市建设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通过应用海绵城市里面就能够对于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②海面城市能够将综合管理水环境以及雨水资源得以真正的实现;③充分利用水资源。以海绵理念为指导,通过对于城市建设排水系统的功能的改善,不仅仅能够回收利用雨水,同时还能够对于排水系统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

2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给排水建设的意义

(一)给排水设施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给排水专业应对城市开发之前的一些地质特点与水文特征进行保留,通过地下、地表的水资源以及自然的降雨对其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尽量减少工程性措施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还可以对其它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修复,实现低影响(LID)开发。(二)有助提高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海绵城市的开发模式能将排水、防水以及对水的处理、蓄水等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缓解城市的内涝现象,面对极端天气时的抵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三)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有效提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使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的缓解,同时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渗透、净化与处理,使得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分析

3.1加强专业性技术的研究

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综合水平,需要有效的明确其重要性,其建设具有投资大以及时间长的特点,这样在具体的建设措施和规划方案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当前我国海绵城市方面的建设还是一种起步阶段,具有较少的施工经验,同时也就不嗯能够够很好的为系统设计工作提供支持,稳定性相对比较差。

3.2城市的透水性海绵铺装设

(1)传统的城市景观在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公共区域或者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采用的材料雨水渗透能力都相对较差。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透水性较强的材料被应用于城市景观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城市景观区域的雨水渗透能力,而且促进了现有成给排水系统雨水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2)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市道路的占地面积占据了整个城市总面积的20%左右。而城市道路积水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多都是由于道路铺装材料透水性较差所引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则要求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的运用透水性强的材料,取代传统的透水性差的材料,进行城市道路的铺装,这样不仅有助于地面雨水渗透能力的稳步提升,而且经过地下蓄水池净化的雨水应用于城市建设中,也达到了缓解城市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现象。

3.3海绵城市中“蓄”的理念应用

第一, 蓄水模块的设计。蓄水模块(PP模块)是一种新技术的产物,它可以在有效空间内达到良好的蓄水能力,并将蓄水再做回用。第二,地下蓄水池的设计。在进行雨水的收集时,设计的地下蓄水池主要有沉沙井、进出水管、池体、高低位通气帽、溢流管几个部分组成。当绿化植物选择的为灌木之类的植物时,通常选用粒径在25mm以上的轻质多孔粗骨料进行搭配,并将蓄水层的深度设置为60mm以上;当绿化植物选择的为藤本植物的时候,通常选用粒径在15~20mm的陶粒进行搭配,并将蓄水层的深度设置为80mm以上。

3.4海绵城市理念中的滞留区设计

首先,雨水花园的滞留设计方式。设计人员在雨水花园滞留设计的过程中,大多采取在花园周边布设草坪的方式,利用草坪先进行雨水径流的截留,然后再将其引入缓冲区。缓冲区铺设时采用的细石块,不仅具有较强的过滤效果,而且缓冲区域内种植的植物自身的耐湿能力也相对较强。其次,设计生态滞留区。(1)在居住、工业、商业及公园等区域,植浅采购比较常见,因凸显的输入能力,截污净化能力强,可有效取代路边排水沟或雨水管渠系统。在这其中,植草沟沟顶宽度控制在0.5-2米,深度控制在0.05-0.25米,边坡垂直与水平比为1:3-1:4,纵向坡度为0.3-5%,在雨水花园及下凹式绿地前进行设置,发挥处理作用。(2)设计人员在设计雨水塘时,应该采取渗水洼塘的设计方式,才能实现提升雨水渗透与地下水补充的目的。而且在建设雨水塘时,雨水塘的边坡应该选择耐湿性能较强的低矮灌木植物为主,这样不仅形成了良好的雨水塘边坡保护袋,而且也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

3.5海绵城市理念的净、用及排设计

当前,很多城市绿地建设中,选用较高路面行驶与条石分割绿化带与道路,但其对雨水资源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海绵城市吸水性好,要想城市具有吸水功能,下沉式绿地方式非常有效,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该绿地方式是借助下沉式绿地提升调蓄容积,实现蓄水与净化目标,通常将其建设成为湿塘、湿地及生物滞留等设施。

3.6落实体系建设责任

进行海绵城市区域建立试点的适合选择开发,同时对于设计进行有效的统筹分析以及规划,从而有效的确保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而更好的满足给排水系统协调运行的要求。在实际过程当中,要加大研究雨洪水的利用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方法以及理论,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可行性经验进行探索,使其在不断地探索过程当中更加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从而为城市给排水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

结语

总之,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阶段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的考虑,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完善的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内涝问题处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绍军.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7:192-193.

[2]孙喆.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16:27-28.

[3]王娟.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实践探微[J].科技经济导刊,2018,33:79.

[4]陆亭颖.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22-223.

[5]宁芳仪,丁淑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0-81.

论文作者:史慧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论文_史慧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