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毛亚琼

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毛亚琼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0000)

摘要:公共选修课在高校培养创新性和复合性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工作普遍存在管理不严格、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重视等情况,因此独立学院应针对出现的问题,探析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途径,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建设;问题;研究

公共选修课是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在公共选修课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不断完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针对目前公共选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建设的途径,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公共选修课开设课程门数相对较少,教学班级人数相对较多的情况,部分课程人数达到200人。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课堂纪律、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公共选修课通常为教师个人开设,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材料未经系部审核,缺少严格把关,加之公共选修课一般不要求配套教材,教师对教学内容完全主导,使部分公共选修课内容陈旧或质量不高。

(二)公共选修课内容偏于专业性

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基本为专业课教师,任课教师往往结合专业知识开设公共选修课,以致教学内容过于专业性,加之选课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对专业性太强的课程会感觉枯燥无味,缺少兴趣,从而使公共选修课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

公共选修课普遍被认为是学生专业学习的辅助课程,很多学生仅为获得选修课学分,忽视学习收获,而一些任课教师通常也认为只要学生按时出勤,没必要在公共选修课成绩上“难为”学生,因此在考核时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考核形式宽松,很多课程通常以一篇论文最为考核结果,论文的真实性很难查证。学生轻松及格,考核流于形式。

(四)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

学生选课往往带有盲目性,在选课过程中,有些学生是在了解某门课程考勤宽松、容易通过后而选择课程;有些学生仅仅是为了修满学分,随意进行选课。这些原因导致公共选修课出勤率低、课堂纪律差。

(五)各模块课程开设不均衡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公共选修课进行模块化基本设置。以珠江学院为例,学校将根据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内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教育、信息科学等十大模块,按模块设置可以引导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但多数独立学院各模块课程分布不均。例如珠江学院以经管类专业为主,公共选修课中社会、人文科学类的课程相对较多,自然科学类的课程相对欠缺,难以实现学生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学习、以及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珠江学院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

1.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的监管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公共选修课纳入教学监督的范畴,包括领导、专家听课、课堂教学检查、教学资料的完整性检查等。对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公共选修课提出及时整改要求。加强教学监管,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保证教学质量。

2.严格控制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班人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避免公共选修课的大班教学,建议公共选修课的班级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更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大纲需在开课前经相关系部审核,同时,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不同于专业课程,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应更加灵活,要在具有知识性的同时,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将传统讲授与案例展示、话题讨论、实践等结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4.健全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管理。促进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考核。与专业课相比,任课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课堂发言,考勤,随堂测试等多种形式,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在期末考核中,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灵活使用闭卷、开卷、调研报告、实操能力考核等多种形式。通过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通过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的积极性。

为提高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珠江学院启动精品任意选修课建设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60门左右精品任意选修课程。通过专项建设,达到增加公共选修课数量、丰富公共选修课内容、提高课程质量的目标。精品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为教师及教学团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力争从公共选修课中推选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以及优秀教学团队。

(三)通过灵活的课程开设方式,弥补课程模块中的短板。

独立学院本身就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薄弱学科专业教师更是短缺。为实现公共选修课课程类别设置的均衡性,可将“慕课”引入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慕课”课程内容成熟,教学设计完整,可以让学生领略名校名师的风采,学生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完成章节测试和期末测试,确保“慕课”的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慕课”作为对公共选修课的补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加强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指导

公共选修课涉及范围广,课程种类多,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兴趣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指导等,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避免单纯的为修满学分而选课。

学校要做好选课前的指导工作,将开设课程的内容简介、教师简介提供给学生,供学生参阅,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鼓励学生参与到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中。学校定期的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活动了解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合理建议进行及时采纳,使公共选修课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公共选修课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需提高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切实解决公共选修课建设中的问题,形成真正符合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紫玲.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论坛.2017(3):101-102.

[2]张慧丽.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现状与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176-179.

[3]李淑霞.关于我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206.

论文作者:毛亚琼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毛亚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