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_阮建如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如皋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226500

【摘 要】目的 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得到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电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针灸分期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0%,而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90.05±3.16),对照组为(72.34±2.77),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占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程度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分期;针灸;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也就是面神经炎,该病是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常出现以下症状,包括口眼歪斜、不能眨眼、抬眉以及鼓嘴等[1]。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是脉络空虚、感染风寒热邪,导致经络气血流通不畅,筋失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结合周围性面瘫各分期的临床特征,本文就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眼裂扩大、不能眨眼和鼓腮、味觉迟钝、嘴角歪斜等,也有一些患者出现外耳道疱疹以及听觉过敏等症状。患者中不包括发病时间少于3天且采用其他治疗的患者;并且排除腮腺炎、中枢性面瘫、外伤性面瘫引起的面瘫等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得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中有男32例,女18例,年龄21-53岁,平均(34.87±4.16)岁,病程5-11天,发展期19例,静止期18例,恢复期13例;对照组有男31例,女19例,年龄22-54岁,平均(35.01±4.09)岁,病程4-12天,发展期18例,静止期20例,恢复期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可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五官超短波电疗机治疗,将直径6㎝两圆形电极分别置于患侧耳屏前斜区、茎乳孔区1.5㎝外,治疗15分钟,每日1次。

观察组给予针灸分期治疗。发展期坚持祛邪通络,取穴于双侧翳风、风池,快速刺针于表层;远端取双侧合谷穴深入,巨刺。风寒者取穴地仓、下关、迎香以及阳白等进行30分钟的针灸。并且,配艾条交替灸穴位。恢复期提倡扶正祛邪,取患侧头维、承浆、人中、迎香、太阳、四白、牵正、下关、翳风以及阳白、鱼腰,起针后用闪罐进行10次治疗(1疗程),完成1疗程的治疗后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的治疗,共治疗2疗程。恢复期取穴鱼腰、地仓、人中、丝竹空、迎香、阳白以及承浆,间隔3-5天埋针1次,在原针刺入点周围轮流刺入,10次1疗程,完成1疗程的治疗后休息5天,然后继续下1疗程,共计3疗程[2]。

1.3 观察内容

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面部肌肉功能完全恢复;好转: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面部肌肉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为得到明显改善,面部肌肉功能未得到有效恢复。面部神经麻痹程度采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量表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2.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49.49±2.28),对照组为(50.12±2.37),两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为(90.05±3.16),明显优于对照组(72.34±2.7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主要体征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患者面部表情僵硬、无法眨眼、皱眉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中医通常将周围性面瘫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发展期、静止期以及恢复期。其中,发展期患者其脉络空虚,正气不足,病情易变,临床上提倡扶正祛邪,主要采用多针浅刺的方法,配合耳尖放血以及温灸等治疗,保护正气且驱除邪气[3]。研究表明,发展期患者面神经处于炎症渗出阶段,多针浅刺可使面神经分支兴奋,在保护神经的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使压迫及水肿等症状得到缓解,同时促进神经冲动传递的改善,使病情在发展期得到及时的控制[4]。静止期面神经往往已经发生水肿,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正气逐渐复原,表邪慢慢消退,实施提插捻转,可促进患者经气的激发,舒筋活络,保护正气,促进水肿吸收,使治疗效果得到改善。恢复期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吸收期,已经解除表邪,实施局部针灸,可促进神经功能的复原。针对恢复期症状明显改善的患者,需适当加强针灸刺激,起到通畅经络,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的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针灸分期和超短波电疗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应用效果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麻痹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更轻,由此可知,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程度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晓敏,丁锐,王奇.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05):38-39.

[2]宋奎云.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01:90-91.

[3]金咏羚,马越.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97-98.

[4]于少敏.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6):94.

论文作者:阮建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_阮建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