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配网频繁跳闸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论文_何峰,王沪

10千伏配网频繁跳闸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论文_何峰,王沪

(国网甘肃高台县供电公司 甘肃高台 734300)

摘要:10千伏配电线路跳闸次数异常增加,将直接导致供电可靠性下降、优质服务压力增大。通过集中排查整治,加强巡视维护,加大消缺力度,落实各项措施,可以使配网跳闸次数明显降低,频繁跳闸得到有效遏制,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10千伏配网;频繁跳闸;应对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及供售电量逐年增加,但与之对应的是,配网系统网架结构依然很薄弱,特别是早期配网规划较为落后、配电设备较为陈旧,已成为配网发展的障碍,对农村配电网运维工作的压力剧增。同时,农村配电网供电面积大、线路供电半径长、分支线路多、老旧设备也较多,抵御外力因素的能力差,配网故障跳闸的频繁发生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不便,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进行配网线路频繁跳闸的综合治理意义重大。

1 配网频繁跳闸现状

1.1 故障跳闸情况

2015年1-9月份,国网高台县供电公司配网线路累计跳闸198次,频繁跳闸线路16条,43条线路平均跳闸4.77次,百公里跳闸次数14.19次。

1.2 跳闸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10kV线路通道复杂,有交叉跨越各种高压线路、电信光缆线路、树木、房屋等,容易发生线路故障;二是老式绝缘子比较多,一些线路段由于受到外界污染比较严重,一旦遭遇雷电或其他比较恶劣的天气就容易引起绝缘子击穿放电,导致跳闸现象发生;三是由于10kV电力线路的档距较大,碰上大风天气时比较容易出现混线的情况,从而引起相间短路而导致跳闸;四是出现配变毁坏、避雷器被击穿、引流线断落等情况也常常导致线路跳闸;五是鸟害事故频发;六是外力破坏防不胜防,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备的意识比较淡漠。

2 治理配网频繁跳闸采取的措施

针对配网频繁跳闸的严峻形势,国网高台县供电公司把频繁跳闸整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活动,重点对频繁跳闸线路进行全线路巡视消缺,开展集中整治,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配网跳闸次数明显降低,频繁跳闸得到有效遏制,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助推了配网运维精益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1 开展差异化分析,为隐患整治奠定基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配网频繁跳闸线路综合治理中创新开展技术分析,制定整治措施。组织技术骨干、配网专责及现场运维人员,根据每条线路的实际状况、地理物候、技术条件,通过与月度数据同比、环比的罗列对比等因地制宜地对每条线路进行差异化分析,查找出每条频繁跳闸线路的“要因”,据此制定针对性措施,经过差异化分析,消除线路隐患治理的盲目性。根据每条线路实际差异,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个方面,对线路进行有机的差异化甄别和处理,并从源头上对不同地理情况和线路差异分门别类采取针对性治理。

2.2 采取分线包干制,加大整治监督力度

积极采取分线包干形式,加强频繁跳闸线路督促整改。运维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逐一签订监督整改责任书,加大频繁跳闸线路整治监管力度。同时,各乡镇供电所把故障后的被动巡视变为故障前的主动巡视,分线路、分区段落实线路巡视责任人,认真对每基杆塔、每台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可能造成线路跳闸的树害、鸟害、设备原因、外力破坏等隐患,分类建立隐患档案, 并分轻重缓急制定防控及处理措施进行整治。

2.3 集中、交叉监察巡视,着力落实管控措施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利用节假日对所有频繁跳闸线路进行集中、交叉监察性巡视,指导乡镇供电所分析线路频繁跳闸原因,编制频繁跳闸线路综合治理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频繁跳闸线路治理监管、督促力度,采取周管控、周通报方式,组织人员对隐患治理、材料使用等情况进行实地抽查,对整改进度缓慢和没有成效的供电所进行严格考核,对已建档未整治的隐患,督促供电所按照限期整治计划加强整治工作,并实行隐患缺陷周通报制度,推进频繁跳闸线路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4 认真开展树障清理,全面畅通线路通道

将配网频繁跳闸线路隐患排查与树障排查紧密结合,认真开展树障清理,将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不足树高1.2倍净宽度的通道均纳入排查范围,将裸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不足5米的和绝缘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不足1米的均列入“树障”清理工作表中进行治理,并在隐患描述中清晰导线边线与树障距离。将通道净宽度不足5米的线路杆段在配网单线图(10千伏、0.4千伏线路CAD图)中用红色线段标示,将通道净宽度大于5米、小于12米的线路杆段在配网单线图中用黄色线段标示,建立完善了线路通道“树障”隐患图。与此同时,就“树害”引起线路跳闸及树障清理困难问题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促成政府下发支持性文件,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的支持和配合下,集中开展树障通道整治行动,使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障清理率达到100%。

2.5 强化技术措施,有效降低鸟害故障

鸟害在配网线路频繁跳闸中占据较大比例,主要在线路“T”接点、转角耐张杆、配电变压器、避雷器等部位发生。供电企业应采取四项措施进行预防,具体为调整上下层横担距离、串接悬式绝缘子、绝缘包覆、安装绝缘护套等。部分线路由于建设期早,大量使用P10瓷瓶绝缘子,导线与横担距离不够,易发生鸟害故障,而更换复合绝缘子成本高、停电时间长,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在绝缘子上焊接螺栓增加距离的办法。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止鸟害引起的线路故障。

2.6 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客户设备可靠性

组织开展客户侧设备隐患排查工作,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用户开展设备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隐患,确保用户侧设备的安全运行,杜绝因用户侧设备异常造成的配电线路跳闸。同时对客户侧第一断路器的定值进行核查,确保定值设置合理,防止越级跳闸。

2.7核对保护定值,有效防止装置误动

对配电线路的用电负荷进行认真、详细核查。根据核查结果,重新计算各条线路的保护定值,并结合继电保护装置巡查,对10千伏馈线保护定值逐条进行调整、核对,对保护压板投退、保护装置的运行工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各乡镇供电所对分支、分段开关定值和配变熔丝配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调整10千伏馈线电流互感器变比和保护定值,有效防止因变比、定值等原因引起的线路跳闸和越级跳闸情况的发生。

2.8 加大宣贯力度,避免外力破坏发生

一是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用电宣传。同时在乡镇供电所辖区范围内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活动,着力提高民众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知度。二是加强建筑工地、市政施工点、道路施工等现场的巡视、监督,及时告知施工单位注意事项和可能对电网造成的安全隐患。三是对施工现场附近的电缆、线路装设安全警示牌,警示施工单位规范作业,车辆安全行驶,防止挖断电缆、车辆撞杆等外力破坏事件发生。四是认真排查路旁和占道杆塔情况,粘贴防撞警示贴,对暂未迁移的占道杆塔,装设围栏和防撞警示,防止外力破坏引发的线路跳闸。

3 结语

配网频繁跳闸线路整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经过集中整治虽然会弥补一些配网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运维管理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于受各种地理环境、实际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配网一定还有部分隐患没有得到根除,个别顽固性跳闸还时有发生。下一步,必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寻找差距,完善措施,持续推进配网线路频繁跳闸整治乃至生产管理工作,为实现安全可靠、增供促销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保障。

论文作者:何峰,王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10千伏配网频繁跳闸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论文_何峰,王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