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课堂中学生特长的发展与培养论文_单敬军

谈美术课堂中学生特长的发展与培养论文_单敬军

单敬军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第一中学 2568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强调特长发展、注重特长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特长健康地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特长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而美术学科对于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在特长与特长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特长发展的美术课堂教学。

一、开展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特长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美术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美术。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与探索、独立思考和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

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教师的认识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在这种被称为“发现法”的概念中还指出:“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在形成概念以及使用绘画语言符号前必须有一个探索的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探究的、体验的、建构的学习方式中,主动去发现美术、感知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如对五官结构的处理,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用线描、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等不同的方法画一下,比一比哪种方法更贴近自己的实际学情,并说说为什么。教师先不给学生一种明确的答案,而是给学生示范习作一次,学生再次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答案。尝试探究不仅让教师轻易解决了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几个难点,纠正了学生思想上的矛盾观念,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丰富其学习体验,培养其合作、交流、共享等人文品格与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与发展。

二、让学生尝试和质疑,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

陶行知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一个生动、活泼、积极、自觉的认识主体,是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探索者,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形成问题意识,培养求知兴趣。如在讲解人物头像一课时,我们展示出各种大师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点评、小结,甚至让学生进行作品的修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再作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再尝试,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在质疑、尝试、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形成了鲜明的自我意识——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在探索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情感,在多样的选择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展。

三、分层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者要共同达成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老师或上级的表扬。即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不愿听到别人或老师批评自己,最起码不要明确表现出来。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特长差异。由于学生特长差异的存在,单一的学习目标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打破单一通道,让教学目标具备多重选择性,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是针对差异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中应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的思想,注意利用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为学生提出多样化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偏好进行选择,从而使学习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四、合理评价,促进特长良性发展

学习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发挥着调节学习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的作业和练习的评价可采取“不同标准,分层评价”的方法。艺术学习评价不像数学公式一样有统一的标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应考虑每个学生的特长、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差异性呈现出的多元的评价状态,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这就是许多教育家多次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的原因。在同一层次的作业,美术水平较落后的学生得分可超过美术水平较一般的普通学生,相对一般的普通生的分值也可超过美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这样可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有所区别。对于美术后进生的点滴进步都应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努力向更高一层次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特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的特长特征,重视人的差异性,放开学生的手脚,给予孩子自由发挥、充分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张扬。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启发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论文作者:单敬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谈美术课堂中学生特长的发展与培养论文_单敬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