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_黄月霖,邓欣,邓月,向桃

黄月霖 邓欣 邓月 向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收10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病人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又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疾病知晓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14-02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n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uang Yuelin,Deng Xin,Deng Yue,Xiang Ta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8, 10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interven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After care,The SA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waren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nursing,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its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its disease awareness rate,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Health educa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Negative emotion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若治疗不及时将会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预后[1]。此外,冠心病属于身心疾病,病程迁延漫长,长期的治疗极易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同时也加重了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又会引起生理应激反应,影响病人的免疫调节功能,对疾病康复极为不利[2]。因此,在对病人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辅助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50例冠心病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收100例冠心病病人,所有病人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无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无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精神正常,具备正常交流能力,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100例病人男51例,女49例;年龄54~84岁,平均(69.4±2.4)岁;病程1~6年,平均(3.2±1.5)年。将100例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区别不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如完善各项检查,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加强对病人的用药指导,口头解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为病人提供院内生活护理等。干预组则除此外又对病人给予如下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

1.2.1心理护理

1.2.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热情友好地接待,收集病人的信息,全面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了解其生活环境及社会背景等,加强对病人的入院介绍,协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并向病人介绍相关医务人员、科室制度,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需详细告知病人各项操作的目的与注意事项等,认真向其解释治疗中的有利因素,增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指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通过机体主动放松来提高病人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在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时,需正确掌握沟通技巧,态度要友好,并鼓励病人积极诉说内心想法,对其疑问及时给予解惑。

1.2.1.2提高病人治疗信心 冠心病通常在夜间症状为加剧,特别是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发作时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濒死感较强,大多病人情感较脆弱,睡眠质量较差,甚至产生绝望、轻生等念头。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鼓励家属在精神上多支持、安慰病人,让病人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那些悲观绝望,对治疗失去信心的病人,可为其制定短期目标,恢复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将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病人,并告诉病人不良的心理会加重冠心病的发展,指导其肯定自我价值,让病人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此外,可以通过病友经验介绍、康复实例等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让病人看到病情好转的希望。

1.2.2健康教育

1.2.2.1健康教育形式 除了传统的口头指导外,还可以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与接受能力,采用视频DVD、多媒体教学、图文结合手册等方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宣教,此外,科室可以每周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邀请心血管内科权威专家现场为病人及家属解惑答疑。

1.2.2.2健康教育内容 (1)饮食指导:嘱咐病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膳食结构要合理,少食高盐、高脂、高胆固醇等食物,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果蔬食品,饮食要规律,不宜过饥过饱。(2)生活指导:告诉病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机体康复的重要性,让病人要按时作息,不宜熬夜,并纠正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告诉病人长期吸烟容易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病情的发生发展,嘱咐病人要戒烟。(3)运动指导:鼓励病人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进行运动锻炼,运动强度以不感到劳累为宜,运动方式以太极拳、散步、体操等有氧运动为主,增强机体耐力,降低冠心病的发作。(4)出院指导:告诉病人要定期门诊随访,告诉病人冠心病的发病症状及预防护理知识,指导病人学会观察病情,出院后若发生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活动,症状没有缓解需立即回院复诊,嘱咐病人日常生活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并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药品,以备急用。

1.3 评价指标

(1)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病人护理前、护理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2)通过医院自制的《冠心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对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重点调查项目有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生活知识及疾病常识,分为知晓与不知晓。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健康知识知晓率通过[n(%)]表示,给予χ2检验,SAS评分、SDS评分通过x-±s表示,并给予t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两组病人护理前、护理后的负性情绪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生活环境的变化,冠心病的临床发生率亦不断上升,成为危及人们健康的主要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并发症多,给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大多病人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会合并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加上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治疗缺少信心,导致遵医行为较差,对疾病康复极为不利[3]。本次研究对干预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病人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中病人入院后,我们热情友好地接待,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方式,赢得病人的信赖,并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后期治疗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悲观绝望的病人,通过列举实例、信息反馈、病友经验介绍等方式,有效恢复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抑郁心理。此外,采用视频DVD、多媒体教学、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效避免传统单一口头宣教的枯燥性,保证健康宣教的有效性,有效提高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

总的来说,对冠心病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又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疾病知晓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杜兰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153-154.

[2]姜晓红.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05):616-617.

[3]陈小琼.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7):200-201.

论文作者:黄月霖,邓欣,邓月,向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_黄月霖,邓欣,邓月,向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