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的成孔工艺研究论文_王凌云

桥梁桩基施工的成孔工艺研究论文_王凌云

王凌云

天津第六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桥梁桩基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成孔工艺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桥梁桩基的常见问题,分析了桥梁桩基施工的成孔工艺,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多方面就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个人看法。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成孔工艺;研究

一、前言

作为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其成孔工艺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成孔工艺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桥梁桩基施工的整体效果。本文从介绍桥梁桩基的常见问题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桥梁桩基的常见问题

1.桩基达到其极限承载力而无法压至设计标高

这里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地质报告有误,桩实际承载力大于计算值,必须先做试桩以确定其合理的桩长及承载力。其二则可能由于土层本身原因,譬如说饱和砂土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使桩基根本无法压入,这就需要我们从施工措施上去解决。首先是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譬如说跳打,使先期施工的桩产生的水压力消散后再施工下一根桩;其次对静力压桩来说必须选择有足够压桩力的施工机械,要避免抬机等现象出现。

2.沉降计算

桥梁建筑对沉降差和沉降反应比较敏感,因此有关规范对沉降计算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但由于沉降计算方法和土工参数的准确测定目前还不完善,在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桥梁桩基施工前的准备、设计、计算。为桩基施工提供完善的沉降计算和施工计划。

3.桩的长细比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超长桩及长桩应用广泛,而长细比限值制约了长桩的使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质量正常的低承台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压屈失稳的例子,所以两本规范不再提长细比的要求了。但具体应用中如遇到桩周土软弱或可液化,或8度以上地震区的情况,当桩身强度控制设计时,仍应慎重对待,可按相关规范验算桩身压屈。

三、桥梁桩基施工的成孔工艺

1.开孔施工

开孔是桥梁桩基施工成孔施工的基础,是成孔工艺的第一步。开孔时要对桥梁桩基础施工现场进行分析,要依照现场状况在施工平台上实施第一节护壁的修建。开孔可以有效提升井口加固效果,降低杂物入孔导致的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开孔还可以有效改善坡面水流,降低水流引起的孔内积水。开孔施工在桥梁桩基施工成孔工艺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2.覆盖土层挖孔施工

覆盖土层挖孔施工过程中人员要对土方进行合理控制,要保证土方指标与开挖需求一致。开挖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风镐,挖孔时要对桩径进行设置,构建护壁层实施截面控制,其误差在设计指标3cm范围内均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桩孔提升架安装过程中要对垂直运输土方进行全面调整,依照施工需求合理选取电动提升架及电动设备,保证提升架设备指标满足系统需求,提升覆盖土层挖孔施工的安全性。挖孔完成后要实施对应支护,选取固定长度设置支护装置。相关资料显示常规覆盖土层挖孔施工后可以每隔1m左右设置一次对应支护,效果显著。该支护时可以选取C25细石混凝土进行护壁处理,控制厚度要在15m以上。

3.岩层爆破成孔施工

岩层爆破成孔施工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效益直接影响着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岩层爆破成孔施工受岩层因素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当岩层硬度系数较高时非常容易制约工程进度,造成工程周期加长。为了提升工程周期指标落实效益,在岩层爆破成孔施工过程中人员要适当依照施工岩层状况对爆破技术进行优化,例如将传统爆破技术转变为微毫秒差爆破技术。该技术可以明显提升岩土爆破效益,大大改善了岩土爆破后的均匀性,对岩土层造成的扰动非常小,爆破效益显著。

岩层爆破成孔施工时人员要把握好爆破前设计,要对爆破前各项参数进行明确,其具体参数内容主要包括爆破的孔桩直径、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岩石风化程度、岩石变形性及其动力特性、岩石的结构组分、内聚力、裂隙性、炸药性能等。计算公式如为Q=nLr。其中Q为单个孔眼的装药量;n为总共孔眼装药数,即孔眼装药系数,在掏槽中常选取为0.65,在槽周边常选取为0.6;L为孔眼的深度;r为每米孔眼的装药量。

岩层爆破前人员要进行适当防护,要在桩顶加盖钢板和沙包,防止爆炸过程中的砂石造成孔眼受到损害。除此之外,人员还要对嵌岩进行处理,将其开挖到孔底,降低爆破对孔的影响。

4.混凝土护壁施工

混凝土护壁施工过程中人员要把握好护壁处理,要严格依照护壁施工要求及护壁施工工艺实施各项施工操作,从而提升护壁质量。挖孔时要对桩基础护壁进行分析,要依照地形合理调整开挖角度,降低开挖工作量。开挖时要先运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加固后开挖、钻孔、安装锚杆、注浆,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对桥梁桩基础的孔进行观察,构建混凝土护壁钢筋网。钢筋网选取双层钢筋构成网格结构,网格间距控制在20cm×20cm左右。焊接时选取钢筋网连接位置,从下到上依次焊接,控制钢筋护壁中水平钢筋外延10~16cm,预留钢筋连接点。混凝土护壁模板设置时要合理控制模板间距,保证模板与混凝土护壁间距在15cm。模板施工中要先对模板内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再进行15cm高的混凝土加固。

5.桩孔垂直度控制

桥梁桩基础成孔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挖孔倾斜现象,这种垂直度问题直接导致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性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在对该问题进行控制时施工人员要把握好桩孔垂直度控制分析,要对桩孔垂直度控制内容进行合理运用,严格依照垂直度控制指标调整桩孔承载状况,从而实现桩孔受力的改善。在桩孔垂直度控制时施工人员要在每一节护壁施工后进行检查,通过桩位轴线及标高检查设备对桩孔垂直度数据进行检测,观察桩孔垂直度指标。一旦发现垂直度超过设计指标后要及时进行调整,对桩孔进行重设。桩孔垂直度控制操作如下:使用将轴线及标高标注到护壁上口,构建对中十字线,在护壁上使用重锤进行垂直度检查,通过半径尺杆确定垂直度状况。检查过程中要以井深为基础,沿着基准点逐渐向上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垂直度检查误差。

四、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1.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桩基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从桩基施工放样一直到成孔、成桩的每个施工工序都应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施工的重点环节、质量问题多发环节应报验,强化控制。施工质量检验应对照施工质量标准进行,桩基施工中应着重对钢护筒平面位置、孔深、孔倾斜度、混凝土完整性和强度等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做好检验记录。

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桥梁工程全体人员的施工质量控制积极性,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工程桩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桩基施工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将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和落实到每个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另外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可根据其质量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奖惩。

3.做好施工现场监督

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是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关键,因而桩基施工中应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质量管理人员除了要做好施工工艺控制、施工人员管理,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情况、机械维护强狂进行监督。

五、结束语

通过对桥梁桩基施工成孔工艺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要想获得最为理想的成孔工艺实施效果,有关人员要充分立足桥梁桩基施工的客观基础条件,在分析自身既有优势的同时,制定最为切合实际的成孔工艺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蓝青.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2):214-215.

[2] 孙珊珊.基于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讨论[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03):125-126.

[3] 于立丽.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J].价值工程.2011(06):133-135.

论文作者:王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桥梁桩基施工的成孔工艺研究论文_王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