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最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位移小等优点,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以说是现代建筑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前后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 混凝土施工 施工质量控制
1 引言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高层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此结构稳定性强,同时它的刚度、强度和承载能力都十分出众。可以说,保证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成为了结构的外观质量以及结构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为了能让施工企业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结合丰富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经验,采取有建设性的措施和质量管控手段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为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混凝土结构优缺点及质量通病
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
混凝土结构的缺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缝;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
混凝土结构现状及通病
3 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的有效措施
结合以往混凝土结构施工经验可以发现,尽管混凝土结构具有种种优势,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所以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通病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质量问题进行相应的质量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3.1混凝土结构各构件尺寸及外观质量控制“四个百分百”制度
混凝土结构各构件尺寸的质量控制归根结底是对模板的质量控制,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以及各构件的形状尺寸,应加强混凝土浇筑前后“四个百分百“制度的管理。”四个百分百“制度即”自检、联检、校检、专检“百分百落实到位。
自检:模板拼装完毕后,施工班组对模板进行自行检查,检查模板垂直平整度,拼缝严密性及加固牢靠程度;
联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组织需要参加验收的各方对模板的相关施工要求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改;
校检:混凝土浇筑后至初凝前,施工班组及时对模板的垂直平整度进行再次检查,确保浇筑振捣过程中模板无移位现象;
专检:对已拆模的结构实体进行实测实量,检查各构件尺寸及外观质量。
“四个百分百“制度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前三个环节紧密联系,通过串联的方式层层确保模板安装的一系列控制项目,以间接的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最后再通过专项检查的数据分析,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措施方案,并投入到后续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各构件尺寸及外观质量方面做到一次成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模板或者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部位应洒水湿润,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浇筑时应一次连续浇筑,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另外根据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振捣方法的不同,混凝土应做到符合规范要求的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成。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最后的浇筑效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吊斗口自由落下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米。如果超过了这一高度,那么就要在吊斗口处安装串筒、导管或者溜槽,在侧面位置进行开洞。在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目前,混凝土的浇筑常常会采用分层或者分段浇筑的方法,这时需要相关施工人员结合本次工程的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排列情况等,确定每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不得超过50厘米,尽量将厚度控制在插入式振捣器长度的1.25倍。其中,振捣棒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应该手握振捣棒的软轴胶管,并将其迅速的插入混凝土内部。整个振捣时间一般要控制在20到30秒范围内,且注意观察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气泡、明显沉降以及泛浆的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效果。另外,为避免出现漏振现象,施工人员需要在振捣时找准相应的机械插入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垂直振捣或者倾斜振捣的方法,保证振捣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振捣完成后,相关人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抹平混凝土表面结构,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当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宜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部位,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部位。当柱、墙混凝土设计等级比梁、板混凝土设计等级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的混凝土经设计单位确认,可以采用与梁、板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若当柱、墙混凝土设计等级比梁、板混凝土设计等级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用分隔措施,分割位置应该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建边缘不应小于500mm。
3.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在整个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养护是一项耗时最长,对混凝土质量影响最大的子工程。一般而言,混凝土养护开始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来确定。对于一般环境下普通水泥品种的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h-18h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21d-28d。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喷涂薄膜养护及塑料薄膜包裹养护等几种方法。这几种混凝土养护的机理都是保持混凝土湿润,避免失水以达到养护目的。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在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后,为了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相关养护人员应该让混凝土的凝结以及硬化均处于最佳温湿度状态下。与此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最终的成型质量,比如浇水、保温以及覆盖等。另外,如果要养护大面积的混凝土,还需要根据相关水化热计算结果,来最终确定覆盖塑料布的面积。
4结语
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效果归因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加强和创新,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稳步提升,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根明.探析建筑工程中砼结构质量控制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2):57~57
[2]王悦荣.探析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四川水泥 2014
[3]罗彬.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论文作者:王培帆,韩婧,袁路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等级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