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论述论文_李兵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论述论文_李兵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第一设计院 510220

摘要: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施工图设计阶段存在一些常见问题,特别是框架结构设计时,则需要从结构稳定性及应用上进行考虑,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对多层框架民用建筑的施工图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对应的对策方案论述。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

一、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1、建筑结构框架计算不合理

目前,对于框架建筑结构的内力计算一般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进行分析和计算,大幅度的节约人工投入成本,是较为高效的设计方式。但是也出现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过分以来计算机的建模和计算结果,缺少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不能根据特殊的建筑型式的要求做出独立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进行高层结构设计时,由于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界面尺寸选择过大等问题较为突出,致使在一些结构细部图纸中出现冗余计算及不必要的结构架设问题,甚至形成了事故隐患。因此需要针对多层框架结构中较易出现的梁、柱的配筋调整和设计要点应用进行案例分析,避免出现由于结构设计计算冗余导致的造价增加,或者是结构受力计算不足导致的事故隐患。

2、施工图设计说明中的常见错误

在设计图的设计总说明当中,由于设计及校核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问题,以及对于建筑设计标准的更新问题,会存在一些常见性的错误,属于可规避的范畴。比如建筑分类以及耐火等级的问题,在建筑中只有高层建筑才会进行建筑分类,而其中高层建筑可以分为一类高层以及二类高层。其中,一类高层的耐火等级是一级,二类高层、裙房的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当为一级。目前在民用建筑的设计图中,关于建筑的分类和耐火等级的对应很不具体,这样对于后期建筑的建造很不利,是对使用后建筑安全性的不负责任。其次,对于民用建筑的高度计算,也是施工图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错误的地方。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有明确规定:平屋顶的建筑应该按照建筑物的室外地面到其屋面面层或者女儿墙的顶点高度进行计算;坡屋顶应当按照建筑物的室外地面到屋檐以及屋脊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建筑设计依据中出现的错误不出意外就是没有对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法度以及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及时更新,包括省、市地方的有关部门规定的版本去更新以及进行及时修正,只要能够细心检查出相应的问题就可避免错误,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还应当将相关上级机关批发的批复文号也应当在建筑的设计依据中列出来。

3、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存在遗漏和标识不清

总平面图需要有一定的范围,只在设计图中有用地范围是非常不够的,必须要有场地和四邻原有规划的道路、构筑物、建筑物,而大多数的施工图往往只有用地的范围内的布置图。在建筑的总平面图中要保留原地形以及原地物、场地测量的座标网和测量的标高,而有些建筑工程的总图设计却没有保留。民用建筑物的竖向设计一般只有标注建筑物的设计标高的相对场地的测量标高数值,很多却往往只有标注的室内外高差数。

4、建设单位过多干涉建筑设计,压缩设计工期

我国当前除了所有的公共建筑外,多数的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性质的建筑全都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来作为建筑建设项目的组织者以及发起人,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都成为了开发商的打工仔。开发商普遍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要求相关设计单位把一些设计方案向着降低投资的方向进行变更,并且一味的催促设计方,缩短设计工期,使设计时间被大大的压缩,建筑设计师只能连续的加班加点进行赶工设计,原来一些非常需要用严密思维来反复考虑的重要细节就有可能被忽视,从而导致民用建筑的设计出现许多问题。

5、地质勘察不详细不合规,不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由于建筑设计单位是根据勘察相关的单位提供的资料来进行民用建筑设计的,尤其是基础工程的部分,可能是因为勘察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和实际建筑场地的实地状况不符,或者基础下卧层的地质状况和勘察的资料不相符,使得建筑设计后的基础埋深不能够满足承载力以及变形的要求,或者说建筑设计的基础类型以及埋深和构造措施等等不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便容易导致变更,甚至延误工期。例如,某高层民用建筑的基础性设计采用的是冲孔灌注桩,而冲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被发现持力层以及上部各土层和勘察的资料严重不相符,并且有很多的无规则、无规律分布的溶洞,而有的土层分布与勘察资料竟然恰恰相反,后来为了去填补溶洞,单根桩由于溶洞的填补而增加的混凝土的消耗量竟多达 100 多立方,此外,施工后的部分桩体周围仍然需要补桩,为等待建筑设计单位提供新的补桩方案,停工待产的时间长达一个月。

二、民用建筑设计施工图质量体系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需要对民用建筑设计施工图的质量进行管控,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机构严抓管理。

1、提高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技术水平

要做好民用建筑设计图纸的改善首先要先从相关的设计人员开始,而对建筑的施工图的设计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的具体表现是:第一,必须要加强建筑设计人员的责任心,让他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搞明白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第二,我们要督促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努力学习现在最先进尖端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他们在建筑的施工方面的认识进行不断的加深,以及给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提供所能提供的理论支持。第三,要严格审核相关作品,杜绝所有的抄袭和质量低差以及建筑设计不尽合理这些突出的情况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民用建筑的设计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单位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的保障,为他们提供进行设计尽可能的舒适空间,才能够保证建筑设计师以最好的工作状态投入相关工作。

2、强化设计不同专业各部门间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要强化各个建筑设计部门之间内部的交流,同时,要勤于沟通该设计单位内部各个建筑设计的分部门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自行独立而又没有的联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相应的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现在我们国家所制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督促建筑设计单位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通力设计出最为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同时,我们还应当避免每个设计分部门之间矛盾的产生,要加强各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每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民用建筑设计单位的管理,有效的做好单位内部的沟通合作,能够使具体的建筑施工信息在各部门内部进行流动和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民用建筑设计突出问题技术解决方案

在进行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时,必须遵照最新的建筑规范标准和要求,对设计参数进行核实,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比较选择。以某多层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为例,针对其图纸存在问题进行技术方案解决如下:

1、建筑结构梁柱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建筑结构框架计算简图设置不合理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0.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1输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框架计算简图较容易出现以下问题:①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按构造设计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②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剪力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配筋。

3、加强短柱的构造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顶棚可能要吊顶或其它装修,甲方为了节约开支,往往要求柱间填充墙不到顶或者是在墙上任意开门窗洞,这样往往会造成短柱,由于短柱刚度大,吸收地震作用使其受剪,当混凝土抗剪强度不足时,则产生交叉裂缝及脆性错断,从而引起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尽量减弱短柱的楼层约束,如降低相连梁的高度、梁与柱采用铰接等②增加箍筋的配置,在短柱范围内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l00mm,柱的纵向钢筋间距≤150mm;③采用良好的箍筋类型,如螺旋箍筋、复合螺旋箍筋、双螺旋箍筋等。

4、需要框架梁外挑,且梁下设置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考虑整体。

在柱的内力和配筋计算中,有些设计人员对其受力概念不清,误认为此柱为构造柱,并且其配筋为构造配筋,悬臂梁也未按计算配筋,这样有可能导致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足,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实际上,在结构的整体计算中,此柱为偏心受压构件,柱与梁端交接处类似于框架梁、柱节点,应考虑悬臂梁梁端的协调变形。所以对于此柱应作为竖向构件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并且柱与梁端交接处应按框架梁、柱的节点处理。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民用建筑设计已经最为广泛的建筑形势,因此需要依靠结构设计人员在掌握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对计算机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结合设计计算结果选择出合理的结构体系,正确的处理结构设计中问题,才能提高民用建筑设计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结构设计缺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万丹妮.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2).

[2]谢敏.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

[3]张玖玲.浅谈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1).

[4]毕旭曦.浅谈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优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5).

[5]丁军娜.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

作者简介

李兵(1988—),男,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从事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李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论述论文_李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