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作为历史之谜及其评价标准--与余武进先生商榷_社会进步论文

异化作为历史之谜及其评价标准--与余武进先生商榷_社会进步论文

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及其评价尺度——与俞吾金先生切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谜论文,尺度论文,评价论文,历史论文,金先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俞吾金先生的大作《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 史评价优先”》(以下简称俞文)。这篇文章以其才思敏捷、见解深刻而令人折服,但在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评价及其他相关问题上,也引发了 我的一些不同的思考和看法。

俞文认为《手稿》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对异化评价的尺度不对头,只注重“道 德评价优先”,而没有贯彻“历史评价优先”的原则。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澄明,即《 手稿》中的异化是什么意义上的异化?它与以前哲学家们所谈的异化相比,有了哪些新 的提升?马克思对于这种已经提升了的异化到底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虽然历史久远,但在马克思以前都带有两个先天的弱点:其 一它们都是单向度的,只讲主体活动的结果与主体自身相疏离,形成与主体对立的异己 力量,一切从主体出发,其结果也是和主体的愿望、利益相比照,这就难免造成异化的 泛化,把人类一切活动的失败、挫折都说成是异化,失去了异化概念特有的深刻意蕴。 比如,卢梭就曾把利己主义看作是异化的根源,费希特把“自我”与“非我”说成是一 种异化关系,这类说法就比较平淡,没有独特的意义。其二,马克思以前的异化概念指 谓的范围有限,大多都是针对局部现象,比如霍布斯和卢梭的异化主体是国家,爱尔维 修把异化归结为人的感觉和判断上的失误,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异化之源,费尔巴哈 只承认宗教上的异化。异化的泛化固然不宜,但异化的局限化也限制了它的意义和功用 。

针对以前异化概念的缺陷,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概念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 造和提升。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以人的价值和社会进步为双重坐标,把异化概念放到历 史发展的天平上。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人作为具有创造能力的智慧动物, 他们应该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充分体现和高扬人的价值。但是,以往的历史却是另一 番图景,社会进步并不直接关照人的福祉,相反,它经常伴之人的价值贬损,以对人的 价值的伤害和沦丧为前提:分工是历史的进步,但它带来对人的肢解;机器的出现极大 地提高了生产力,但它同时也把人变成机器的部件;私有制曾起到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 作用,但同时也导致阶级和剥削的产生;资本主义比起封建制度是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但也使广大工人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奴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就资本主义的社会 进步与人的价值的相悖关系作过精彩的描述。他说:“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3 9页。),“土著居民的剿灭、奴役和他们在矿坑中的活埋……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 生产时代的曙光”,“暴力是每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本身也是一 种经济力。”(注:《资本论》第1卷,第828页。)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一文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伴之以人的价值贬损作了经典式的概括。他说: “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穷困 与屈辱就达到过什么进步吗?”(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1页。)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在经济、政治、 宗教、思想领域中比比皆是,马克思最后把它们归结为劳动的异化,用“异化劳动”这 个总体性的概念,表征了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贬损的同行并存的事实。在《手稿》中, 马克思把这一事实称之为“历史之谜”,并说共产主义就是这个千古之谜的解答,而且 是一种极有针对性的自觉的解答。(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 979年,第120页。)

这样,马克思就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异化的狭隘理解,不仅把它归结为“异化劳动” ,而且把异化置于广阔的历史发展空间,作为表述历史、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维度。《 手稿》中的异化,无论是广义的“历史之谜”,还是狭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 动”及其四重规定,指谓的都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实,它包含两方面要素: 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应该造福于人,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进步的主体和承担者的人不仅没 有享用到社会进步的果实,反而其价值存在受到贬损。当哲学家们意识到这种现象并形 成异化概念或提出“历史之谜”的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两种评价,一是历史 评价,一是人的价值评价,这两种评价的碰撞和交汇导致异化概念和“历史之谜”的形 成。如果没有另一维度作比照,单纯的历史评价或人的价值评价就只能是其自身而不可 能产生异化概念和“历史之谜”的意识了。所以俞文第四部分结尾指出,“道德评价和 历史评价是统一的”,不可将二者割裂,这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

现在要讨论的是存不存在哪一种评价优先的问题,《手稿》是不是“道德评价优先” 而不注重历史的评价?这里首先要指明,就异化作为“历史之谜”的本意来说,“道德 评价”一词不如“价值评价”更确切。因为道德是个具体、历史的范畴,不同时期、不 同民族都有各不相同的道德标准,根本无法用统一的道德尺度来评价历史现象,比如, 战争、暴力、刑罚、情爱,其中也包括异化等等,很难用道德标准说清楚。但人的价值 评价就一目了然了,人的价值至高无上,一切损害人的价值的现象和行为都应受到谴责 。正是出于对人的尊重,才产生对社会进步的价值诉求,如果社会进步不但没有加重人 的价值砝码,反而损害了人的价值,由此也就产生异化意识和对“历史之谜”的求解。 所以,我们这里经常用人的价值评价取代道德评价来讨论《手稿》的哪种评价优先的问 题。

俞文说《手稿》是“道德评价优先”的主要论据是,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中 对工人的“悲惨处境”进行了“伤感主义”的、“充满道德情感的”、“美文学”的描 绘。如果这种描绘就叫作“道德评价优先”,那么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 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原始积累那一章就都可以称为“道德评价优先”了。马克思说“ 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 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 版社,1960年,第275页。),这是马克思一生坚持的一贯立场。如果说《手稿》中对无 产阶级的境遇有过情感式的描述,那也不过是对人的价值沦丧的一种回响。必须看到, 《手稿》对异化进行情感式揭露的同时,还多处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其深度和广 度一点也不比道德评价差。《手稿》阐述异化一开始就交待其出发点:“我们从当前的 经济事实出发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0、120、174—175、100页 。)而非从道德出发。对于私有财产,马克思在《手稿》中一直称其为“异化劳动”或 “自我异化”的产物和体现。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态度一向是否定的,但在《手稿》中 马克思用历史的眼光,不仅看到了它的消极和应被否定的一面,还指出了“私有财产的 积极的本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0、120、174—175、100页。), 肯定了它的产生的必然性和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以扬弃 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而“这种中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0、120、174—175、100页。),这就清楚地表明了马克 思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评价不是出于道德上的义愤,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评价 。

整个说来,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的评价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他从经济事 实出发,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方面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了“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 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42卷,第90、120、174—175、100页。)对于异化的根源,虽然扑朔迷离,难以 厘清,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是本着严肃探索的科学态度,提出了“人怎么使他的 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类发展的本质为根据”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 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0 、120、174—175、100页。)可以看出,马克思分析问题的严谨态度和所得出的科学结 论完全超越了情感的激越和道德的追求,它集逻辑、经验、睿智于一身,是科学和理性 地评价异化的典范。

总之,《手稿》对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既有价值评价,也进行了历史的分析,二 者相得益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价值评价,其中包含道德意义上的评价,虽然重要 ,不可或缺,但在《手稿》中还看不出占有优先的地位。1844年,马克思已经完成了从 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和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大转变,基本上形成了实践唯物 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面对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马克思拥有先进的思想武器 来进行科学和理性的评价,而不可能像青年黑格尔派那样,单靠道德说教来解读异化。 俞文在这一点上似乎低估了马克思此时的思想水准和认识水平。

俞文指出,“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俞文对异化的考察 和论述却只到《资本论》就终止了,给人的印象是马克思一生的异化思想以“历史评价 优先”而告终。实际上,马克思晚年在解决异化的思路上发生一个重大的视角转换,但 不是从“道德评价优先”转到“历史评价优先”,而是相反,是从“历史评价优先”转 到“价值评价优先”。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东方特别是俄国革命危机来临,紧迫的现实向马克思重新提 出俄国革命胜利后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的问题。马克思此前曾经肯定过印 度和俄国等东方国家未来发展的资本主义取向,当世界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时 ,在东方以贬损人的价值为代价来发展资本主义还可以换取社会的进步,为未来的新世 界奠定物质基础。现在,当资本主义已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 容的时候,即使人民群众付出更大的代价也丝毫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 步。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提出了俄国等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这个设想的深刻基础就是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充分关心,避免使人民陷入资本主义的 “苦难”、“痛苦”、“灾难”和“波折”就成了马克思晚年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 的出发点,这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的价值理想的空前的提升,跨越“卡夫丁峡谷”既是“ 价值评价优先”,又实现了历史的巨大进步,是“价值评价优先”与历史评价相统一的 体现。

标签:;  

异化作为历史之谜及其评价标准--与余武进先生商榷_社会进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