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改造经验论文_王永华

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改造经验论文_王永华

王永华

德州市陵城区自来水公司 山东德州 253500

摘要:顾名思义,二次供水就是说自来水出厂之后,需经过再一次的提升和加压过程,才能为用户所使用。就目前而言,城市居民的二次供水设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饮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卫生,要及时的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保证居民饮水安全,防止水源的污染问题,解决广大老百姓最为关心和现实的事情。供水公司作为为居民提供用水的主体,一定要注重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技术问题和改造措施,认真设计改造方案,为人民群众创造福利。下面就哈尔滨市二次供水情况介绍以下设施运行管理与改造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改造经验

一、二次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使用管理、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都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致使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不健全的管理体制

(1)管理部门混乱。在我国,对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进行管理的部门有专管二次供水的部门和房管部门等。但在实际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过程中,某些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履行其工作职能,并且缺乏及时的监督管理。在对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施工过程中,不注重对改造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管材质量检查不彻底,或工程施工完成后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验收等,这都是造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出现问题的原因。

(2)落后的管理模式。在国内的一些城市中,二次供水的管理主要由物业公司或其他单位分散地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能符合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管护责任不是很明确,与市政供水管理的方式也不匹配,一旦供水设施出现问题,很难做到及时、迅速地解决。

3、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较差

就目前情况来看,二次供水改造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专门维护设施日常运行的管理规定,并且大多数的二次供水设施没人对其进行管理。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老旧的居民小区,更是对水质不能做出保证。另外,在二次供水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水质和供水设备做定期的检测工作,对于水池和水箱也没有经常性的清洗和消毒。很多的工作人员在没有经过培训的基础上就上岗工作,在其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水质的污染,不能保证居民使用到卫生的水源。

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移交后的变化

1、新的供水设施环保节能。通过改造,实现泵站设备设有保护区,环境整洁化、设备节能化、设施环保化、运行规范安全化,保证了居民24小时不间断供水。其中,新的供水设备与原有设备相比节电可达60%以上。

2、保证居民优质供水。专业公司按照国家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严格供水工艺管理,配备了水质监测、清洗消毒等专业人员,实施了水质定时监督检测机制,保证了广大居民用户的优质供水。

3、供水设备运行稳定。严格执行国家供水设施设备使用规定,通过建立健全泵站运行管理的各项制度,使各泵站实现了规范化运行,彻底结束了居民吃“定点水”、“夜来水”的历史。

4、落实责任,确保二次供水安全。严格按照安全运行、卫生管理、治安保卫等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设施维护、应急和治安防范等制度,完善技防物防措施,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管理,确保了二次供水安全。

5、用户满意率大幅度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专业公司以“精心打造、优质服务、创造品牌”为指针,合理安排资金改造了重点设施、设备,配备了专业的维修抢修队伍,实施了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公开式全方位优质服务,多年来用户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扭转了居民以往对二次供水不满、投诉不断的局面,实现了为企业减负、使居民受益、让政府放心的目标。

三、经验及问题

1、政府的有力支持才能有效解决二次供水问题

一是争取到政府三个方面的支持。第一个方面的支持,体现在市政府出台的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方案上。在2015年市政府《关于加强道里等五个行政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中,供水企业争取到了政府出90%、企业出10%的改造资金出资比例,并且将改造方式由单点改造调整到整合改造,有效降低了改造后散小泵站数量。2018年市政府细化并重新出台了《关于道里等五个行政区老旧吃水难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市财政出资近3.5亿元用于市政管网到居民楼入户管线的改造,供水企业承担室内立厅管线至水表的改造费用。第二个方面的支持,体现在2018年新修订的《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上。在《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修订过程中,供水企业全过程参与,二次供水建设管理相关内容大多数均已融入其中,要求供水企业对新建二次供水设施实施“统验统管”,也是历史性的进步。

二是配套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会制约供水企业实施维修改造的步伐。

一方面,2015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以及哈尔滨市政府《实施方案》中,均提出了“鼓励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实行统建统管”的指导性意见,但在新出台的《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中仅做出了供水企业统验统管的规定。这一规定为供水企业加强新建二次供水设施监管提供了依据,但如何保证供水企业实施监管还没有相关配套措施。另一方面,与新修订的《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配套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完善。比如《条例》中规定的“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市城市供水设施建设质量标准、产品目录,加强对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但目前哈尔滨市的供水设施建设质量标准、产品目录还没有出台。

2、进一步强化机制体制改革是二次供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次供水机制体制改革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原有二次供水的分段管理、多头治水模式进行改革,基本实现供水企业“一龙治水”;另一个是对二次供水设施运营维护的价格政策进行完善。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价格主管部门也正在按照《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的相关规定,研究制定由供水企业收取的二次供水价格政策。

上述两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问题如果能够全面顺利解决,哈尔滨市的城市二次供水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3、改造过程中应坚持做好的工作

一是要通过各种手段,争取到居民的支持和理解。二次供水改造是为人民解决吃水问题的好事。要将好事办好,媒体和政府应该做好舆论上的正面引导。只有得到了居民的全力支持配合,才能有效避免小区庭院管网、室内管线改造工作“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发生。

二是坚持有先有后的有序改造接收。首先是坚持先改造、后接收。因为先接收、后改造的方式,存在着小区没有供水设施图纸等资料、供水企业难以掌握小区供水设施状况、居民供水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等一系列问题。而先改造、后接收,就会极大地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其次是坚持“先选址、后改造”。在哈尔滨市的老旧小区当中,绝大多数的二次供水泵房都不符合《二次供水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和要求,给改造工作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市政府将泵站选址等主体责任落实给各区政府,供水企业只负责提出泵房选址的基本要求,将主要精力放到工程实施上来,改变以往没有泵房、无法彻底改造的不利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问题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所以,对改造资金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并确定出优化后的改造方案,使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红梅.做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居民用水质量[J].硅谷,2009(24):105-106.

[2]曾瑜.城市二次供水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研究[J].城镇供水,2013(5):10-12.

论文作者:王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与改造经验论文_王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