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探究论文_文亚

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探究论文_文亚

(贵州省骨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7)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通过CT检查和MRI检查的方式,对其影像学特征、病理关系予以鉴别。结果:CT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4.44%;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1.67%。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可通过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分析,为后续诊疗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关键词】CT检查;MRI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85-02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相对少见,但仍占脑膜肿瘤比例的2~4%,且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比例的0.4%。影像学检查中,HPC和其它脑膜间叶肿瘤相似,多面临误诊的风险,而在其侵袭血管的前提下,导致患者多面临出血、复发/转移的现象,而这也为术前诊断工作带来难度[1]。对此,本文就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18年6月间的7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男性3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44.54±3.42)岁。

1.2 方法

72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6例(25例为颅内HPC、11例为颈部HPC)执行CT检查,余下36例患者则为MRI检查。

即CT检查:使用16层螺旋CT机,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20kV、250mA;借助高压注射器的使用,向患者肘静脉注入320mgI/ml碘佛醇,执行CT增强扫描,其剂量为每千克1.5ml、速度为每秒3.0ml,以动脉期扫描为主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MRI检查:超导MRI扫描仪,扫描部位为轴位T1W1、T2W2及FLAIR、矢状位T1W1;而在增强扫描中,多为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在肘静脉处注射每千克0.1mmol/L对比剂钆喷酸葡胺,以动脉扫描为主导。

1.3 病理学检查

术后采集标本,对其予以常规HE染色,即过氧化物酶法,染色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和网状纤维、s-100蛋白,且执行光镜下检查。同时,按照生物学行为标准,可将HPC划为WHOⅡ级、WHOⅢ级。即WHOⅡ级:瘤细胞呈现中等密度,且表现为异型性,核分裂不超过5个/10HPF,Ki-67增值指数低于5%,灶状坏死;WHOⅢ级:瘤细胞呈现高等密度,异型性尤为显著,核分裂超过5个/10HPF,Ki-67增值指数在5%~10%区间,大范围坏死/出血。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1.0统计学软件,P<0.05时,各数据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 检出率

CT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34例,检出率为94.44%(34/36);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33例,检出率为91.67%(33/36)。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

2.2 CT检查影像学表现

颅内HPC患者中,经CT平扫可见病灶处为细胞瘤高密度,且在增强扫描下病灶点呈现不均匀、均匀性强化;周围病灶点则为低密度坏死区,颅骨骨质呈现破坏性损伤,且由神经内外动脉向病灶处供血。颈部HPC患者中,经CT平扫可见颈椎管处硬膜高密度造影,且边界清晰,膨胀性骨质损伤。

2.3 MRI检查影像学表现

颅内HPC患者中,病灶点处脑组织呈现受压移位状态,即“脑白质塌陷征”;T1W1扫描中可见白质短信号、灰质等信号;T2W2为灰质等信号/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可见病灶处显著不均匀性强化,内部可见血管影、囊变及坏死区,个别患者可见合并出血。

2.4 病理诊断

病变组织呈现灰褐色、灰白色,而在病理镜检查下表现为细胞瘤弥漫生长,且为梭形,细胞核内无任何脑膜瘤,呈现核内假包涵体,为核异型性。而在免疫组化中,波形蛋白为阳性,CD34为阳性/部分阳性、s-100蛋白和上皮细胞膜抗原为阴性、网状纤维染色时可见网状纤维对多个肿瘤细胞、血管予以包绕。

3.讨论

3.1 病理特点

颅内HPC患病群体年龄相对较小,且脑膜瘤体积过小,男性>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0~50岁;患者特异性较差,因肿瘤部位为脑部使其多面临头痛的状况。而在颈部HPC中,也表现为节段脊髓受压状态,瘤细胞表现为梭形,排列尤为紧密,网状纤维、鹿角状血管还呈现致密状态,囊变坏死,但无核假包涵体、钙化现象[2]。

3.2 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排除和脊膜瘤、脑膜瘤相鉴别外,还和颅内鼓励性纤维瘤鉴别。即前者男性患者较多,后者则为老年女性,且在T2W2扫描中未混杂低信号,可见条索状/斑片状低信号区,且和病灶点胶原纤维基质相关,囊变坏死、出血比例响度较低,而在增强扫描中肿块未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可在T1W1胶原纤维区处呈现渐进性状况[3]。

本研究中,CT检查:颅内HPC患者中,经CT平扫可见病灶处为细胞瘤高密度,且在增强扫描下病灶点呈现不均匀、均匀性强化;周围病灶点则为低密度坏死区,颅骨骨质呈现破坏性损伤,且由神经内外动脉向病灶处供血。颈部HPC患者中,经CT平扫可见颈椎管处硬膜高密度造影,且边界清晰,膨胀性骨质损伤。MRI检查:颅内HPC患者中,病灶点处脑组织呈现受压移位状态,即“脑白质塌陷征”;T1W1扫描中可见白质短信号、灰质等信号;T2W2为灰质等信号/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可见病灶处显著不均匀性强化,内部可见血管影、囊变及坏死区,个别患者可见合并出血。

综上所述,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可通过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分析,为后续诊疗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祁佩红,李四保,郑红伟,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1):27-31.

[2]林建煌,蔡晓娟,何彬娟.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6):663-666.

[3]殷敏敏,徐丽艳,余永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磁共振误诊分析[J].安徽医药,2017,21(7):1220-1223.

论文作者:文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探究论文_文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