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英国”和“印太”语境下的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展望论文

“全球英国”和“印太”语境下的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展望论文

“全球英国”和“印太”语境下的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展望

胡 杰

【内容提要】 在“全球英国”构想和“印太”作为地缘政治概念持续发酵的双重背景下,英国与印度的海洋安全合作有升温之势。英印海洋安全合作聚焦于印度洋区域的海洋治理,以英印共同应对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为主要内容,两国同时就全球海洋安全事务展开对话。英国谋求以印度为支点实践其印太战略目标,而印度则希望借英印合作提升它在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中的地位。英印海洋安全合作面临印度洋区域海洋安全合作机制化水平不高、英印对“印太”概念理解不同、两国间存在政治分歧,以及英国印太战略设计滞后和印度执行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如此,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关键词】 全球英国 印太 英国 印度 海洋安全

【作者简介】 胡杰,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讲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海洋战略、海洋文明史,电子邮箱:hujiehandsome@aliyun.com。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海洋大国的海洋发展战略研究”(16JZD029)、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基金项目“英国对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立场研究”(CAMAJJ201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DOI编码】 10.16717/j.cnki.53-1227/f.2019.03.002

2016年开启“脱欧”进程后,英国随即提出了“全球英国”(Global Britain)构想,其主旨是在告别欧盟国家身份后,使英国的国家战略更加鲜明地立足于全球视野,特别是拓展欧洲以外的发展空间。而经济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安全态势复杂的印太(Indo-Pacific),则成为“全球英国”构想关注的重点地区。[注] “Appendix: Memorandum from 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UK Parliament, March, 2018, https://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cm201719/cmselect/cmfaff/780/78008.htm#_idTextAnchor035 尽管“全球英国”构想目前尚停留在酝酿和设计阶段,英国政府还未出台明确的战略或政策,但从“脱欧”公投以来的整体动向来看,海洋安全合作已经成为英国在印太推行“全球英国”构想的关键抓手,而印度则成为英国在印太开展海洋安全合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另一方面,以印度为中心的海洋安全合作也是印太战略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印度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的海洋安全合作关系上,鲜见专题分析英国与印度在“全球英国”和“印太”语境下的海洋安全合作的研究成果。[注] 中国学者关于印度对外海洋安全合作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思伟:《印度与东盟国家海洋合作:进展、动因及影响》,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许娟:《“印太”语境下的美印日海洋安全合作》,载《南亚研究》,2017年第2期;杨思灵:《印度与美日海洋安全互动:进攻性现实主义视角》,载《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第5期;王竞超:《日印海洋安全合作的新发展与制约因素》,载《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5期;孙现朴:《印美海洋合作的进程及限制性因素——兼论中国印度洋政策的路径选择》,载《南亚研究季刊》,2018年第1期;孙现朴:《美印海洋合作的新发展及前景》,载《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8期;楼春豪:《战略认知转变与莫迪政府的海洋安全战略》,载《外交评论》,2018年第5期;楼春豪:《印度的“印太构想”:演进、实践与前瞻》,载《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9年第1期;李恪坤、楼春豪:《印度洋安全治理:现状、挑战与发展路径》,载《国际问题研究》,2019年第1期等。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印度视角展开,且甚少提及英国。国外学者涉及这一问题的研究虽也以印度视角为主,但仍有部分研究从“全球英国”构想出发,将英印海洋安全合作视为英国在印太的战略抱负的一部分,把它放在更宏大的视野中进行展望,相关代表性成果主要有:John Hemmings, Global Britain in the Indo-Pacific, London: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18; David Scott, “Global Britain :Reaching for the Indo -Pacific ”, in John Hemmings, eds., Infrastructure ,Ideas ,and Strategy in the Indo -Pacific , London: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19, pp.48-51; Aaditya Dave, “The UK and India in the Indo-Pacific”, RUSI Commentary , 1 March, 2019; Raghavendra Mishra, “India and ‘Indo-Pacific’: Involvement Rather than Entanglement”, Indian Foreign Affairs Journal , Vol.9, No.2, 2014.究其原因,一是英国虽然是印太地区的主要域外力量之一,但其对印太地缘政治特别是印度所在的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英国的作用长期被掩盖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甚至澳大利亚的光芒之下;二是英印海洋安全合作虽起步并不晚,但其发展程度尚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比印度同美日澳的合作相形见绌,影响有限。尽管如此,随着“脱欧”大幕的落下、“全球英国”构想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印太”作为地缘政治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英国势必将进一步提升对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重视程度,着眼于将印度建设成为英国在印太战略部署的关键支点,英印海洋安全合作也将迎来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

由表3可以看出,PBL教学前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例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Z=-6.739,P<0.05),

其一,横向研究。 即将不同时期全之三晋学术思想,三晋重要学人,任职晋地的名宦,游历晋地的贤达,全部置于当时国内甚至国际学术的大背景之下,对照研究晋学先哲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找出晋学对于全国甚至世界学术的意义,更为客观地衡量名宦、寓贤对于晋学的促进作用。

一、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演进与表现

在“全球英国”构想指引下,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成为英印战略合作的核心内容。目前,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反恐、反海盗、打击海上犯罪、灾难救援等应对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方面,以及两国就共同关心的全球海洋安全事务展开对话等。高级别互访、联合军演、军品贸易和装备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等成为双方合作的主要形式。

高校一般通过学历和专业区分不同种类的学生。图书馆的会员制需要创新,需要有新的权重来进行分类。好的分类体现的是竞争性,其不是一种固定的层级,存在优胜劣汰。

第二,印度与英国在印太战略目标和维护海洋安全的思路上存在分歧,印度要通过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来提升自己在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中的地位,但不愿因此而陷入同中国对抗的局面。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或“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一点上,印度与英美等西方大国虽然一致,但在具体执行思路上却不尽相同。西方大国习惯于通过结盟合作等来遏制被定性为“修正主义者”的中国,秉持传统的对抗思路、以协力应对所谓“共同威胁”的方式来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而印度则坚持不结盟主义和战略自主等对外政策传统,强调印度以独立实体的方式来营造稳定的地区环境,以为印度经济发展和构建在南亚的影响力服务。[注] Abhijit Singh, “A ‘Rule-Based’ Maritime Order in the Indo-Pacific: Aligning the Building Blocks”, Griffith Asia Institute, Regional Outlook, No.57, 2017, p.7.

如图4,利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给定一个锐角A,拖动点B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不变,即锐角A的正弦值sinA、余弦值cosA均不变;拖动点A改变锐角A的大小,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均改变,锐角A越大,sinA的值越大,cosA的值越小.

2016年“脱欧”公投之后,印度对英国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提升。英国认为,英印两国有着悠久的共同历史和密切的人员往来,这赋予了“脱欧”后英国继续深化英印关系的有利条件。同印度的关系也在“全球英国”构想中居于中心地位,而英印关系的核心领域则是金融服务合作以及防务与安全伙伴关系。[注] “Appendix: Memorandum from 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UK Parliament, March, 2018, https://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cm201719/cmselect/cmfaff/780/78008.htm#_idTextAnchor035 在“全球英国”构想中,印度可以成为英国在印太重要的战略支点和倚重的合作伙伴,英印合作也符合印度“东进”战略的诉求,而印度“东进”战略的题中之义就是进军南海和西太平洋,为印度在亚太安全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因此,海洋安全合作成为英印安全合作的重中之重。[注] Aaditya Dave, “The UK and India in the Indo-Pacific”, RUSI Commentary , 1 March, 2019.2018年发表的《英印联合声明》特别提出,英国和印度将携手共建安全、自由、开放、包容和繁荣的印太地区,明确将印太海洋事务确定为两国安全合作的重点。[注] “UK-India Joint Statement: Shared Values, Global Capability”, HM Government, 18 April, 2018,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india-joint-statement-shared-values-global-capability/uk-india-joint-statement-shared-values-global-capability

2017年,卡内基基金会印度分会举行了一场题为“变动的海洋环境下的印度和英国”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在谈到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时指出,英国和印度在印度洋一定程度上都面临中国影响力迅速提升的挑战。印度海军是按照英国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英印两国海军在传统和习俗上的相似性使得双方的合作更易展开,海军合作应该走在两国合作的前列。专家们还认为,鉴于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更需要在印度洋地区建立协作性和综合性更强的海洋领域感知机制,以构建稳定的海洋安全环境。此外,英国和印度还应合作致力于在印度洋发展蓝色经济,两国应在双边或多边框架内合力打击印度洋地区的非法活动。[注] C. Raja Mohan and Darshana M. Baruah, “India and UK in A Changing Maritime Environment”, Carnegie India, November 6, 2017, https://carnegieindia.org/2017/11/06/india-and-uk-in-changing-maritime-environment-event-6840

2017年4月,英国与印度进行了第一次战略对话。双方同意继续巩固英印防务与国际安全伙伴关系,继续推进两国防务磋商工作组的机制建设。在此基础上,两国将致力于推进更多合作领域的制度化建设。在这次战略对话中,英印两国防长特别强调,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在海军和海洋安全领域的相互交流,包括通过签订双边技术协定来交换追踪恐怖主义活动和海盗船只方面的信息,以增强两国在海洋领域的感知能力(MDA)等。此外,英国水文局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印度海军水文局的合作。[注] “Joint Statement: India-UK Defence Partnership”, HM Government, 13 April, 2017,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joint-statement-india-uk-defence-partnership 在“脱欧”后,现有英国在印太的海洋安全部署将出现一系列调整。例如,欧盟在索马里打击海盗的“亚特兰大行动”的指挥部将从英国诺斯伍德搬到西班牙的罗塔,欧盟的非洲之角海洋安全中心(MSCHOA)则将搬到法国的布雷斯特。[注] “EU NAVFOR Somalia Operation Atalanta: Council Prolongs the Operation and Decides on New Headquarters and New Operation Commander”, European Council, 30 July, 2018,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18/07/30/eunavfor-somalia-operation-atalanta-council-decides-on-new-headquarters-and-new-head-of-operation/ 非洲之角海洋安全中心为经过亚丁湾的船只提供24小时监控信息,着眼于加强船只、船东、运营商和欧盟海军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共同协力打击海盗活动,确保船只通行安全。[注] “The Maritime Security Centre-Horn of Africa (MSCHOA): Safeguarding Trade Through the High Risk Area”, Maritime Security Centre-Horn of Africa, https://at-sea.mschoa.org/about-mschoa/ 该中心与印度建立的印度洋信息融合中心(IFC-IOR)共享相关情报。鉴于这种合作机制的重要性,英国有必要在“脱欧”后向印度洋信息融合中心派驻一名联络官。[注] Aaditya Dave, “The UK and India in the Indo-Pacific”, RUSI Commentary, 1 March, 2019.

2019年3月,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菲利普·琼斯同来访的印度海军参谋长苏尼尔·兰巴共同出席了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琼斯在发言中指出,印度洋对英国海军至关重要,它常年保持了在印度洋的活跃存在。面对印度洋存在的海盗劫掠、走私犯罪和恐怖主义活动等诸多威胁,英国海军愿同印度海军加强双边合作及在国际联合反海盗特遣队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以共同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挑战。同时,英国海军还将加强同印度在2018年设立的印度洋信息融合中心的交流合作。另外,英印海军还将在军备研发、军事交流等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包括发展两国航母的协同伙伴关系等。[注] Philip Jones, “Maritime Strateg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Indo-Pacific and Global Commons”, UK Government, 14 March, 2019, 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maritime-strategy-and-its-contribution-to-the-indo-pacific-and-global-commons 兰巴随后还赴朴茨茅斯参观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印度代表团也到访了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苏格兰罗塞斯造船厂。由此可见,印度已对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排除未来英国BAE公司以该型航母为基础向印方提供图纸等技术资料,帮助印度建造新航母的可能。[注] Press Trust of India, “India, UK in Talks to Build Copycat Naval Supercarrier under ‘Make in India’: Report”, The Week, May 5, 2019, https://www.theweek.in/news/india/2019/05/05/india-uk-in-talks-to-build-copycat-naval-supercarrier-under-make-in-india.html 不同于一般的军售项目,英印两国潜在的航母交易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19年4月,英国与印度在伦敦签署了新的备忘录,以求进一步加强两国在防务与安全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采购方面的合作。[注] “UK and India Strengthen Defence Ties with New Agreement”, HM Government, 15 April, 2019,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and-india-strengthen-defence-ties-with-new-agreement 5月,英国与印度举行了高级别外交磋商。在磋商中,两国同意在印太地区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双边合作。[注] PTI, “India, UK Vow to Boost Cooperation in Maritime Security, Counter-Terrorism”, The Economic Times , May 10, 2019,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uk-vow-to-boost-cooperation-in-maritime-security-counter-terrorism/articleshow/69272245.cms

上述关于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但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进一步展开探索和研究。要探索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中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这种目标最好是三维的,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进一步思考可推广的策略和方法,使无障碍网络课程真正的得以实施,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进行学习。

二、英印开展海洋安全合作的主要动因

自1971年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后,英国虽并未完全离开中东,但在广大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存在感已微乎其微。进入21世纪后,英国重返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球英国”构想的提出显然将加快这一进程。因此,英国推进英印海洋安全合作也是顺应这一战略诉求的表现。而以海洋议题为中心深化同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大国的防务与安全合作,则是印度谋求提升其在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多边主义外交的真实写照,其中暗含了印度携手英国“联合制华”的用意。

(一)英国动因:以印度为支点实践其印太战略目标

英国深入推进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印度位于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中枢,它依托南亚次大陆辐射印度洋,特别是在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具有较大影响力,且其触角已经延伸至南海和西太平洋,在地缘政治上是英国理想的合作对象。在“全球英国”构想下,英国的印太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坚定地重返苏伊士运河以东,体现并加强英国在印太的安全存在;其二,同印太主要经济体缔结贸易协定,为“后脱欧时代”发展同该地区的经贸关系做好准备。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注] David Scott, “Global Britain: Reaching for the Indo-Pacific”, in John Hemmings, eds., Infrastructure ,Ideas ,and Strategy in the Indo -Pacific , London: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19, p.48.无论是在安全还是在经济层面上,印度在英国实践其印太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显然都要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保时捷运动部门主管Frank-Steffen Walliser在洛杉矶车展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918 Spyder的继任者在纽博格林北环的成绩将以6分30秒为目标

第三,英印开展海洋安全合作,有助于将印度纳入英国在印太的战略与安全合作网络之中,提升英国在印太的影响力。英国在印太地区具有广泛的准入机制,包括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五国防务安排(FPDA)和五眼情报联盟(Five Eyes)等。而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澳新美同盟等以美国为中心的正式同盟体系,以及澳日安全合作关系、美日澳三方合作、美日韩三方合作和美日澳印四方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也为英国进入印太地区提供了多层次的机制便利。[注] John Hemmings, Global Britain in the Indo -Pacific , London: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18, p.21.秉持“全球英国”构想,英国与印度的海洋安全合作也将与英国对美日澳印四方合作机制的支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注] John Hemmings and Rob Clark, “What China Could Expect from a Global Brita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August 18, 2018,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what-china-could-expect-global-britain-29067 2019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访问英国。此访表明,英日将寻求在印太地区同第三国开展海洋安全合作,以此增强英日防务与安全合作关系。除印度外,英日在印太地区的合作对象包括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而这些国家均是同印度保持重要海洋联系的国家。[注] Sir Dominic Asquith, “India/UK: Toward A Stronger Maritime Partnership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27 Feb, 2019—Welcome by Dominic Asquith, British High Commissioner to India”, p.13. 由此可见,印度是英日拓展海洋安全合作的关键对象。在印度和日本提出的“亚非增长走廊”(AAGC)倡议中,英国也可有所作为。在这项旨在平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发展计划中,英国与印度也可展开紧密的合作。[注] Aaditya Dave, “The UK and India in the Indo-Pacific”, RUSI Commentary , 1 March, 2019.

第四,英国是印度的前殖民宗主国,英印至今仍保持了较为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两国具有相近的价值观和较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具备全面开展海洋安全合作的政治基础。早在殖民帝国时期,印度就被英国视为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在地中海的战略布局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经苏伊士运河通往印度航路的安全通畅。印度独立后,英国仍然与印度往来密切,印度也成为英联邦中同英国关系最亲近的成员国之一。同时,英国在英印安全合作中对印度平等相待,充分尊重印度的大国自尊心,这也符合印度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不结盟外交原则。相比之下,美国在开展同盟友和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往往凭借其压倒性的实力优势要求盟友和伙伴接受它的决策机制和程序,而这些决策机制和程序往往建立在与当前的战略目标和政策环境差别巨大的年代,如冷战等。[注] Andrew C. Winner, “The United States, India, the Indian Ocean, and Maritime Elements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Michael Kugelman, ed., India ’s Contemporary Security Challenges ,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2011, p.115.同时,英国在经济总量上同印度的接近性和两国传统关系带来的亲近感,有助于印度避免像猜忌美国一样猜忌英国,由此赋予了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更有利的政治条件。2013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新德里峰会上就呼吁建立英印新型“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尤其要聚焦战略议题。英国需要通过同印度的合作来巩固自己在印太,特别是南亚地区的地缘战略存在,抵制地区领土争端和沿岸国家对英国保持和发挥影响力的挑战。[注] James Rogers, “European (British and French) Geostrategy in the Indo-Pacific”, Journal of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 Vol.9, No.1, 2013, pp.76-77.

(二)印度动因:提升在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中的地位

相较于英国,印度对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目标指向性没有那么明确,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是印度开展的一系列双边或多边防务与安全合作的一部分。印度有意借助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力量,提升印度在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中的地位,并为印度争取在全球海洋事务中更大的发言权。具体而言,印度开展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遏制中国日益上升的海洋影响力问题上,寻求更多西方国家的支持。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大国积极推行“联印制华”战略,印美、印日、印法、印澳、美日澳印等的防务与安全合作如火如荼,这为英印开展海洋安全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莫迪政府自2018年以来开始公开支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或“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在2017年的美日澳印高级别外交会晤中,印度还是唯一一个避免正式声明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的国家,而代之以强调“建立在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合作”的必要性。这种转变表明,印度正在将共同价值观和遵守“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作为同中国博弈的重要外交工具。[注] Rahul Roy-Chaudhury, “India and Shared Maritime Values in the Indo-Pacific”, IISS Analysis, 30th January, 2019, https://www.iiss.org/blogs/analysis/2019/01/india-shared-values-indo-pacific 而“基于规则的国际制度”也是近年来英国反复强调的海洋价值观。在海洋领域,印度特别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尤其是看重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原则,这显然是在坚定地支持并主张西方话语体系。在反对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政策和维权行动,以及遏制中国在海洋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这一点上,印度与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存在诸多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政治基础。[注] Prasun Sonwalkar, “Modi’s London Visit: ‘China Factor’ Behind UK-India Maritime Pact”, Hindustan Times , Apr 19, 2018,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modi-s-london-visit-china-factor-behind-uk-india-maritime-pact/story-mqBkRrzVfFp5Ln7I01sHHO.html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更加旗帜鲜明地指向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注] David Scott, “Britain Returns to the Indian Ocean?”, The Round Table , 2018, p.6.事实上,印度最早对“印太”概念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展望未来印度与中国的海洋竞争基础之上的。[注] Raghavendra Mishra, “India and ‘Indo-Pacific’: Involvement Rather than Entanglement”, Indian Foreign Affairs Journal , Vol.9, No.2, 2014, p.115.英国同样也希望通过加强自身在印度洋的战略存在来平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而这正是印度在追求实现其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问题上希望利用的外部支持。[注] Vivek Mishra, “ Consolidating India’s Indian Ocean Strategy”, The Diplomat, June 07, 2019, https://thediplomat.com/2019/06/consolidating-indias-indian-ocean-strategy/

在2018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强调,印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倡议应建立在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商、有效治理、透明、可行及可持续性等原则基础上,以促进贸易发展而不是引发战略竞争。这番表态无疑是印度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保持警惕和疑虑的真实写照。为此,印度需要借助同西方大国的合作,以增加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来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注] Rohan Mukherjee, “Looking West, Acting East: India’s Indo-Pacific Strategy”,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 2019, pp.45-46.甚至有英国智库的研究者建议,为了避免进入“黄金时代”的中英关系持续升温而引起印度的反感,英国政府应该降低积极拓展对华合作的调门,[注]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GBI0040)”, April, 2019, http://data.parliament.uk/writtenevidence/committeeevidence.svc/evidencedocument/foreign-affairs-committee/global-britain-and-india/written/99776.pdf 以为英印合作创造良好政治氛围。

第二,在印太安全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时期,通过合作增强印度应对各种类型海洋安全威胁的能力,助力印度实现在印度洋海洋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印度谋求提升其在印太海洋安全秩序中的地位这一目标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这为印度与英国深化海洋安全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战略环境。“印太”概念早已有之,但此前一直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而存在,它真正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热门名词还是得益于美国近年来的提倡和实践。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底正式提出美国的“印太战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在2018年5月更名为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美国国防部在2019年6月公布了《印太战略报告》。美国这一系列举措的根本目的都是将印度洋,特别是印度纳入美国的整体大战略设计之中。当前,美国在印度洋的势力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西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特别是波斯湾,它在东北印度洋的存在感相对较弱,因而有意默认印度在东北印度洋的海上优势地位,以扶植印度成为印太主要海军强国以对抗中国。[注] Denis Venter, “India and Africa: Maritime Security and India’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in Iain Walker, Manuel João Ramos, Preben Kaarsholm, eds., Fluid Networks and Hegemonic Power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 Lisbon: Centro de Estudos Internacionais, 2017, pp.152-153.

第三,借助同英国的合作构建有效介入南海问题的途径,在牵制中国的同时实现印度走出印度洋的战略目标,获得对印度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海洋安全事务更大的话语权。除印度洋之外,太平洋是印度最为关注的战略方向,也是印度海洋扩张的首要对象。2014年,莫迪在第12届东盟—印度峰会上正式宣布将印度传统的“东向”政策(Look East)升级为“东进”政策。“东进”政策被正式描述为印度印太战略的基石。[注] Rahul Roy-Chaudhury, “Understanding Modi’s Vision for the Indo-Pacific”, IISS Analysis, 14th May, 2018, https://www.iiss.org/blogs/analysis/2018/05/modi-vision-indo-pacific 2015年公布的最新一版印度海洋安全战略明确指出,“东进”政策的指向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南海、东海和西太平洋则都被印度列为次级海洋利益所在区域,在战略重要性上仅次于印度洋。[注] Integrated Headquarters, Ministry of Defence (Navy), 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 New Delhi: Indian Navy, 2015, p.23, p.32.

第三,英印海洋安全合作面临英印政治分歧的阻碍,英国在印度战略天平中相对次要的地位将影响印度对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重视程度。印度独立后至上世纪末,英国虽与印度维持了传统关系,两国间仍不乏龃龉和摩擦。冷战期间,印度与苏联的准同盟关系显著疏远了英印关系。印度同苏联接近,也是英国在1966年将迪戈加西亚岛租借给美国,并允许其在岛上建立军事基地的重要原因。印度一直呼吁宣布印度洋为“和平、自由和中立的地区”(ZOPFAN),但英国对此置若罔闻。1991年苏联解体,这才使得阻碍英印关系发展的一大因素不复存在。[注] David Scott, “The Rise of India: UK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 Vol.93, No.1, 2017, p.167.历史上,英国还曾谴责印度在1961年对葡萄牙动武收回果阿的军事行动。尽管目前英印关系持续升温,但两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仍然深受政治分歧的困扰。在印度洋地区,印度支持毛里求斯对查戈斯群岛的主权声索,这让英国倍感尴尬。对于印度而言,它要在同西方大国合作以拓展其国家利益,以及同印度洋岛国保持团结以维护其传统的反殖民声誉之间取得平衡,绝非易事。查戈斯群岛案就是这一矛盾的典型代表,印度必须在深化英印关系与支持毛里求斯的反殖民主张之间左右逢源。印度同法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注] C. Raja Mohan and Darshana M. Baruah, “Defending the India-France Maritime Partnership”,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 February 26, 2018, p.6.除查戈斯群岛案外,英印两国对南亚安全事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注] Aaditya Dave, “The UK and India in the Indo-Pacific”, RUSI Commentary , 1 March, 2019.在英俄关系、印巴关系、阿富汗、反恐的政治敏感性等问题上,英印也有着各自考虑和不同看法,特别是印度不希望在大国政治博弈中被迫选边站队。[注] Rahul Roy-Chaudhury, “India-UK: Seeking Convergence on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Security”, IISS Analysis, 23rd November, 2018, https://www.iiss.org/blogs/analysis/2018/11/india-uk-convergence-security

最新一份印度国防部年度报告也指出,印度周边的海洋安全环境呈现出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交织的复杂局面,存在多种类型的挑战,这就要求印度海军在继续保持印度洋领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不同于一般大国海军,印度海军明确将军事职能、外交职能、警察职能和人道主义职能视为自己所扮演的四大角色,[注] Ministry of Defence, Government of India, Annual Report 2017-18, pp.28-29, https://mod.gov.in/sites/default/files/AR1718.pdf 特别是强调外交职能和警察职能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与传统军事职能并列的职责。印度海军提出要与印度海岸警卫队及印度中央和地方各部门通力合作,以确保印度海岸和近海地带安全,打击海盗活动。由此可见,印度海军所肩负的任务十分多样化,它反映出印度国家海洋安全战略对海军在军事功能以外的非传统领域作用的重视。这也说明,印度将自身面临的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与传统海洋安全威胁同等对待,甚至对前者的重视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既顺应了印度洋较太平洋更多面临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海洋治理呈现困境的现实,也彰显出印度要主导印度洋海洋事务的决心。

卢一平在里间坐下来,看着一桌人兴高采烈的样子,问你们谁发财了?一桌人抿着嘴,没听见似的,发筷子、启啤酒,回避着他的提问。

“印太”概念的地缘政治化标志着整个印太地区的安全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印太一体化战略思维逐步深入人心,印度借由这一概念的持续升温和美国的大力支持而成为域内和域外强国在印太开展安全合作的热门追逐对象,这也赋予了印度推行自身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在2018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度总理莫迪首次阐述了印度对“印太地区”的看法。莫迪定义的印太地区涵盖了从非洲东海岸到美洲西海岸的广阔地区,而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政策将遵循“5S”原则,即由印地语表述的尊重(Sammaan)、对话(Samvad)、合作(Sahyog)、和平(Shanti)和繁荣(Samridhi)这五大诉求。[注] Rahul Roy-Chaudhury, “Strengthening Maritime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Indian Ocean”, IISS Analysis, 6th September 2018, https://www.iiss.org/blogs/analysis/2018/09/maritime-cooperation-indian-ocean 美国所定义的“印太地区”是从印度西海岸延伸至美国西海岸,[注] 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December, 2017, pp.45-46,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2.pdf其涵盖范围要小于印度所定义的“印太地区”。由此可见,印度要建立一个广泛包容、共同发展的印太,而避免自身被美国所利用成为在地缘政治上对抗中国的急先锋。

近年来,英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态势愈发明显。[注] 胡杰:《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前瞻与预防》,载《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3期。 英国同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订立的五国防务安排是英国介入南海问题的首要依托。随着“全球英国”构想的提出,英国日益重视五国防务安排的作用,谋求通过增加对该集体安全机制的资源投入来加强英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提升英国对印太安全事务特别是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力。[注] HM Government,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nd Strategic Defence and Security Review 2015:A Secure and Prosperous United Kingdom ,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2015, p.59; Shashank Joshi and Euan Graham, “’Global Britain’ on the Lin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terpreter, 22 Feb, 2018, http://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global-britain-line-south-china-sea五国防务安排的中心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扼守马六甲海峡,在地缘政治上与积极“东进”的印度相呼应。同时,印度与五国防务安排中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防务与安全合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特别是身为南海周边国家的新加坡对引入域外力量来确保南海地区的动态平衡一向持积极态度,[注] Andrew T. H. Tan, “The 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 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 Vol.29, No.2, 2008, pp.296-297.这一“地区安全问题国际化”的思路不免也会影响五国防务安排,[注] Ralf Emmers, “The Role of the 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 in the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rchitecture”, RSIS Working Paper, No.195, 2010, p.16. 由此为印度介入南海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简言之,英国与印度都谋求成为南海问题新的域外力量,英国在机制上的主要依托是五国防务安排,其主要切入议题就是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而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显示存在感的主要方式是同越南开展海洋安全合作,并将越南视为印度在东亚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的关键伙伴。[注] Harsh V. Pant, India and Vietnam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the Making , Singapor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8, pp.8-10.在南海问题上,英国与印度都十分关注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此举针对中国的意味明显。较之印度,英国介入南海问题的路径和方式更为多样,战略回旋余地更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美国最重要盟友的身份则赋予了它面对中国相对较强的“抗压力”,这种优势是同为南海域外国家的澳大利亚和日本所不具备的。印度同英国的合作能为其实质性介入南海问题,并构建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持。

三、英印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在“全球英国”与“印太”语境下,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可谓趁势而上,方兴未艾。尽管如此,英印海洋安全合作仍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其未来前景在总体可期的大前提下,也存在不少变数。

第一,现有的印度洋区域安全合作机制发展水平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目前,印度洋区域的安全合作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缺乏一个涵盖整个印度洋区域、具备足够包容性和代表性的国家间安全合作机制,特别是着眼于促进印度洋区域海洋合作的机制。[注] Lee Cordner, “Maritime Cooper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in Sam Bateman, Rajni Gamage and Jane Chan, eds., ASEAN and The Indian Ocean :The Key Maritime Links , Singapor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7, p.36.现有合作机制多为次区域合作机制,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和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等;其二,多个机制因为严重的政治分歧等原因,活动长期处于“停摆”状态;其三,聚焦经济议题较多而关注安全议题较少;其四,现有合作机制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执行力和运作效率不高。环印度洋区域联盟和印度洋海军论坛是印度洋区域覆盖面相对较大的合作机制,它们同样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印度洋海军论坛未设置负责日常事务的秘书处,其活动深受轮值主席国影响,并且成员国增减变化较大,缺乏稳定性。同时,环印度洋区域联盟和印度洋海军论坛之间也缺少有效协调。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毛里求斯、南非、肯尼亚、伊朗、阿曼和阿联酋等国同时是环印度洋区域联盟和印度洋海军论坛的正式成员国,但沙特、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和缅甸等印度洋海军论坛的核心成员国却并未加入环印度洋区域联盟,科摩罗和索马里这两个环印度洋区域联盟的成员国则不是印度洋海军论坛的一员。在大国之中,英国和法国同时是印度洋海军论坛成员国和环印度洋区域联盟对话伙伴国,中国和日本是印度洋海军论坛的观察员国和环印度洋区域联盟对话伙伴国,但美国则未加入印度洋海军论坛,仅仅只是环印度洋区域联盟对话伙伴国。[注] Rahul Roy-Chaudhury, “Strengthening Maritime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Indian Ocean”, IISS Analysis, 6th September 2018, https://www.iiss.org/blogs/analysis/2018/09/maritime-cooperation-indian-ocean

第二,印度是印度洋沿岸海洋实力最强的国家,同印度开展海洋安全合作能更有效地推进环印度洋区域海洋治理,巩固英国在印度洋的存在。印度洋是英国海外战略资产较为集中的地区。英国长期在波斯湾保持军事存在,并分别通过参加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提升了英国在中东—中亚的政治影响力。近年来,英国还进一步推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建设。2018年,英国在巴林和阿曼的军事基地投入使用。当年底,时任英国国防大臣威廉姆森宣布,英国将在2020年前把目前在新加坡的后勤补给设施建设成为完备的基地。由此,英国横跨印太地区的巴林—阿曼—迪戈加西亚—新加坡—文莱的基地链逐步成型。索马里的柏培拉也有望成为将来英国在印度洋的海军基地。[注] David Scott, “Global Britain: Reaching for the Indo-Pacific”, in John Hemmings, eds., Infrastructure ,Ideas ,and Strategy in the Indo -Pacific , London: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19, pp.50-51.另外,虽然英国将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岛租借给美国作为军事基地,但英国仍保留对该岛设施的使用权,并在该岛常驻40名军事人员。[注] Aurélie Basha et al., eds., The Maritime Future of the Indian Ocean , Hague: The Hague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10, p.74.在印度洋地区,英国是环印度洋区域联盟(IORA)的对话伙伴国和印度洋海军论坛(IONS)的成员国。上述合作机制要在环印度洋区域的海洋治理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显然离不开作为两大机制创始国的印度的配合,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将有助于推动两大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美国提出印太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印度纳入美国的大战略设计之中,以充分利用印度的地缘战略优势和影响力,更好地配合美国遏制甚至对抗中国。英国的印太战略构想则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印太战略,美国将遏制、对抗的矛头直指中国,其印太战略导致地区紧张形势加剧,这是印度所不希望看到的。印度也不愿因为同美国的合作而恶化同中俄的关系。在印度看来,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虽然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不能因此而将中国视为冷战时期的苏联那样,是美国及其盟国的共同敌人。[注] Prakash Gopal,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The Role of the US and Its Allies”, Maritime Affair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 of India , Vol.13, No.1, 2017, p.36.因此,印度特别注意避免将“印太”这一地缘政治概念简单化、片面化,尤其警惕自身被西方大国推向同中国竞争和对抗的第一线,强调印度要在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不愿过分靠近西方大国而与中国发生冲突,导致出现中印“鹬蚌相争”而英美“渔翁得利”的结局。莫迪在2018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强调印太是一个包容性的地区,就是这一思想的深刻体现。由此可见,英国同印度的海洋安全合作不得不面对美国的印太战略设计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一定阻碍。

早在英帝国时期,印度就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独立后,在英联邦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英国尤为看重的亚洲合作伙伴和潜在盟友。1995年,英国与印度建立了两国间的防务磋商工作组( DCG),英国也一直是印度军品的主要提供者。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英国对英印关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两国的防务与安全合作也在持续推进。从2004年开始,英国海军每年都要与印度海军举行“可汗”联合军演。2015年,英国与印度建立了防务与国际安全伙伴关系(DISP)。其中,海洋安全合作是英印防务与安全合作的重点领域。两国强调将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共同致力于维护航行和飞越自由。英国海军将继续参加印度组织的“可汗”联合军演和国际阅舰式,两国海军还将交换海洋信息情报。英印将合作打击海盗活动,帮助印度洋沿岸国家增强应对海盗和海上犯罪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英印海洋安全合作不限于印度洋和南亚地区,两国都同意就西亚、东亚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安全事务加强磋商。[注] “UK-India Defenc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artnership”, HM Government, 12 November, 2015,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india-defence-and-international-security-partnership

总的来说,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环印度洋安全机制,现有的印度洋安全结构呈现出次区域安全机制各行其是的“碎片化”状态。每一个次区域安全机制中都有若干个较有意愿和能力主导次区域发展的“枢纽国家”(pivotal state),如东非海岸的南非和肯尼亚、波斯湾的沙特和伊朗、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等。[注] Thomas G. Mahnken, ed., Indo -Pacific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Sydney: Royal Australian Navy Heritage Centre, 2011, p.16.换言之,印度只是多个“枢纽国家”中的一员,它虽然雄心勃勃地想领导整个印度洋区域的安全事务,但是否有能力让其他枢纽国家接受其领导地位值得怀疑,更遑论它还要面临美国等域外大国的掣肘。

长期以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洋安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印度洋主要面对海盗活动、毒品走私、非法捕捞、跨国犯罪、自然灾害等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而太平洋则面临着地区领土海洋争端、核扩散等国家间的竞争、博弈甚至是冲突的挑战,[注] Prakash Gopal,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The Role of the US and Its Allies”, Maritime Affair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 of India , Vol.13, No.1, 2017, p.28.由此导致印度洋与太平洋国家在地缘战略思维和对安全的理解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理念长期建立在联盟、军事力量和权力政治均势等概念基础上,[注] Abhijit Singh, “A ‘Rule-Based’ Maritime Order in the Indo-Pacific: Aligning the Building Blocks”, Griffith Asia Institute, Regional Outlook , No.57, 2017, p.10.它是西方传统的“威斯特伐利亚政治”观念在远东的投射。而在印度洋,区域国家和域外国家则更多关注地区海洋治理,特别是要增强环印度洋区域国家管理本国海洋事务的能力,建立一个目前急缺的印度洋区域的综合性海洋安全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印度洋“净安全提供者”的印度期望扮演领导角色,而在潜意识里排斥多边主义行为。[注] Shishir Upadhyaya, “A Case for a Pan-Indian Ocean Information Grid for Improved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Journal of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 Vol.13, No.3, 2017, pp.336-337.

印度对印太的愿景是建立在首先实现印度在印度洋海洋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的基础之上的。早在2015年,莫迪政府就提出了印度展望印度洋未来的计划,即“印度洋区域安全与发展”计划(SAGAR),又称“萨迦”计划。该计划本质上是一个面向印度洋地区的包容性海洋发展倡议,旨在通过促进印度洋地区的发展构建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印度。[注] “‘SAGAR’ Stands for Security and Growth for All in the Region”, https://www.careerride.com/mchoice/sagar-stands-for-security-and-growth-for-all-in-the-region-24988.aspx 按照这一计划,印度将寻求深化同其海洋邻国的经济与安全合作,帮助它们发展海洋安全能力。对于在印度洋保持显著存在的域外国家,印度则致力于同其进行对话、互访、海军演练、共建和强化海洋安全能力以及开展经济合作等,由此促进在印度洋建立广泛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关系,捍卫国际海洋规则。“萨迦”计划也有效连接了印度的其他海洋倡议和政策,如“东进”政策(Act East)、“季风”计划(Project Mausam)等,由此表明印度能有效推行上述倡议和政策,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印度洋环境。[注] G. Padmaja, “Revisiting ‘SAGAR’ - India’s Template for Cooper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 26 April, 2018, pp.2-3, p.6.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积极推进印度洋海洋治理,并坚定地谋求在其中扮演领导角色。

(2)增强风险意识,主动识别风险。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和高校自主权的逐渐扩大使高校的管理人员面临越来越多的诱惑,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从不断曝光的在高校采购、招生和校办企业等部门发生的案件中,不难看出高校的经营在方方面面都存在风险,提高对高校全员对风险的敏感度,使大家主动、及时、有效地预测、识别出这些风险并加强防控能力是高校内部控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

一天,宋太宗和苏易简唠嗑,纵论天下美食,太宗问他:“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吃?”苏易简说:“臣感觉齑汁为美。”原来苏易简有一次又喝多了,到了深夜,口渴难耐,便来到屋外,以雪洗手,抱着腌菜坛子喝酸菜汁,越喝越觉得好喝。宋太宗听后,哈哈大笑,深以为是。而“物无定味,适口者珍”的论断,也为后世美食家所认可。

另一方面,英国在印度对外关系中的特殊地位正在持续下降,印度人对英国反复强调的两国之间的历史和文化纽带越来越不感冒。[注] Shashank Joshi, “Modi in Britain: How Does a Rising India View the UK?”, RUSI Commentary , 12 November, 2015.英印关系的重要性已经或正在被印美关系、印日关系,以及印度与法德等其他欧洲大国的关系所取代。[注] Shishir Upadhyaya, “Maritime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India Ocean Region: Assessment of India’s Maritime Strategy to Be the Regional ‘Net Security Provider’”,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2018, pp.221-222. 英印关系对英国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对印度的重要性,而印度朝野对英国的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在“后脱欧时代”,英国更加需要印度在维护英国贸易体系和国际影响力中发挥积极作用。虽然英国推出了“全球英国”构想,但这一构想尚无明确战略设计,而且印度认为英国“脱欧”后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巩固跨大西洋关系上,也不会放弃同欧盟的合作。[注] David Scott, “The Rise of India: UK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 Vol.93, No.1, 2017, pp.187-188.换言之,这种战略上的不对等意味着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可能更多地会受到来自印度推进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困扰。同时,印度也具有排斥域外国家过分染指印度洋安全事务的倾向,它执着于维护并建设印度在印度洋区域的领导地位,这显然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域外大国在印度洋的战略诉求存在矛盾。

第四,英国印太战略设计的滞后和资源投入不足,以及印度低效的执行力将影响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建设进度。目前,英国虽然提出了“全球英国”构想,并有意将印太作为其战略重点,但还未出台一个全面、系统、具体的印太战略方案。2015年公布的《英国国家安全战略和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报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nd Strategic Defence and Security Review 2015)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一份英国国家安全战略,但这份战略文件出台于“脱欧”公投之前,英国还缺少一个以“脱欧”为背景并面向“后脱欧时代”、指导英国国家安全战略总体设计的全盘规划,更遑论有专门针对印太区域安全状况的战略方案。在这方面,英国要落后于美国和法国。美国在2017年12月推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印太作为地区战略的首要部分,这份报告实际上是全面提出了美国的“印太战略”。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又发布了《印太战略报告》。法国在2019年5月提出了新版《印太地区的法国与安全》报告,强调法国在印太的安全利益和面临的现实威胁。除此之外,美法两国都与印度签订了军事后勤合作协定,两国在对印海洋安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领先于英国。长期困扰英国的目标与实力之间的矛盾在“脱欧”后将进一步加剧。“全球英国”构想赋予英国的视野更为宽广,相应地,英国要面对的战线也被拉长,它是否能对印太投入足够资源来有效推进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值得怀疑。特别是英国海军实力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印度则在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根据印度海军的计划,他们将在2027年建成一支拥有200艘舰艇的舰队。[注] PTI, “Indian Navy Aiming at 200-Ship Fleet by 2027”, The Economic Times , July 14, 2018,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n-navy-aiming-at-200-ship-fleet-by-2027/articleshow/48072917.cms?from=mdr届时,印度海军总体实力将超过英国海军。由此可见,英国能为印度海洋战略提供的支持相当有限,相反它还对借助印度的力量来实践其印太战略目标抱有厚望。

另一方面,印度官僚主义机器强大的惰性、政府各部门和各军种间严重的相互推诿和内耗等,导致印方在推进对外海洋安全合作的具体项目时效率低下,作风拖沓,执行力较差,[注] 孙现朴:《印美海洋合作的进程及限制性因素——兼论中国印度洋政策的路径选择》,载《南亚研究季刊》,2018年第1期,第13页。 这一点也会体现在英印海洋安全合作上。此外,印度目前对海洋安全合作似乎不急于求成,而静待瞬息万变的国际和地区局势趋于稳定后再行动。[注] Andrew C. Winner, “The United States, India, the Indian Ocean, and Maritime Elements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Michael Kugelman, eds., India ’s Contemporary Security Challenges ,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2011, pp.105-106, p.115.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在落实上的困难和进展速度上的不确定性。

四、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当前英印海洋安全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但在“全球英国”构想得到日益深入的推进和“印太”热度持续上升的双重背景下,其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发展前景可以从发展方向、合作领域、具体路径三个层次逐级得到阐释。

在发展方向上,英印海洋安全合作虽然是典型的双边合作,但未来不排除它更多以三边甚至多边合作的形式展开,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助推力。目前,在印度开展的一系列对外海洋安全合作中,印美、印日、印澳这样的双边海洋安全合作,以及美日澳印多边海洋安全合作在发展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印度与法国之间的海洋安全合作也不断得到深入推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印度主要的海洋安全合作对象同时也是英国在印太的主要盟友和伙伴,特别是近年来英日面向印太的防务与安全合作如火如荼,英国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在南海问题上也多有协调和配合。[注] 胡杰:《英日防务与安全合作——路径、动因与影响》,载《国际观察》,2017年第6期;胡杰:《英国干涉中国在南海维权:前瞻与预防》,载《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3期。 因此,现有较为成熟的其他合作机制,可为发展相对滞后的英印海洋安全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可以通过构建英日印和英法印三方合作机制来提升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层级。[注]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GBI0040)”, April, 2019,http://data.parliament.uk/writtenevidence/committeeevidence.svc/evidencedocument/foreign-affairs-committee/global-britain-and-india/written/99776.pdf 之所以选择日本和法国作为沟通英印合作的桥梁,是因为日本是英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构建紧密的英日防务与安全合作关系是英国提升其对印太安全事务影响力的关键切入点之一。而法国则是英国的传统盟友,且英法两国均为全球性海洋强国,它们在印太的地缘政治利益、海军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

在合作领域方面,有学者建议,推进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可从深化双边海军交流、在印度洋区域加强互利合作,以及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三个方面着手。[注] Rahul Roy-Chaudhury, “How India Views the Indo-Pacific”, in John Hemmings, eds., Infrastructure ,Ideas ,and Strategy in the Indo -Pacific , London: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2019, pp.29-31.由此可见,根据现状和发展态势,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领域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印度洋区域和印度洋区域外,按照内容划分则可以概括为共同应对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和就全球海洋安全事务展开交流对话两大部分。其中,英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区域的海洋安全合作主要围绕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海盗活动、海上犯罪和自然灾害等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展开,而在印度洋区域外的全球海洋安全事务中的合作,则更多地表现为英印对海洋领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共识,而这种共识现阶段较为明显地集中于对中国在南海维权的关注上。因此,当英印海洋安全合作聚焦于印度洋区域的海洋治理议题时,会显得更为务实,阻力更小也更容易取得具体成果。相较而言,超出印度洋范畴的英印海洋安全对话则以务虚居多,也会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压力,特别是英印若在南海问题上一唱一和则必然将遭到中国的反制。印度洋是印度的核心利益所在地区,在获得真正主导印度洋海洋安全事务的地位之前,印度难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去追求印度洋以外的战略目标,它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方向的动作更多可被视为牵制中国的权宜之计。同样地,英国也缺乏足够的实力和意愿帮助印度成为印度洋区域以外的海洋强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英印海洋安全合作主要还是会围绕在印度洋区域内的海洋治理议题展开,但也会不时关注诸如南海问题这样印度洋区域外的海洋安全议题。

地理国情普查是基于遥感影像采用计算机自动解译或人工解译方法定量化获取地表自然及人文地理要素的国情国力调查,解译内容涉及房屋、水体、道路、构筑物、植被、裸露地表等多种要素。因此,解译中遥感影像的信息使用量对地理国情普查至关重要。

从英国角度而言,未来加强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三点:第一,英国增加对英印海军“可汗”联合军演的投入,并积极参加印度组织的多边联合军演,如美日印三国的“马拉巴尔”军演,以此鼓励和带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加强同印度的海军合作;[注]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GBI0040)”, April 2019,http://data.parliament.uk/writtenevidence/committeeevidence.svc/evidencedocument/foreign-affairs-committee/global-britain-and-india/written/99776.pdf 第二,英国同印度签订后勤支援协定(如同印度同美国和法国签订的类似协定一样);第三,将英印海洋安全合作的范围扩大到南海和西太平洋。前两点属于海军交流层面,第三点则上升到外交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远景目标。对于印度而言,除推进上述三点之外,它还期望英国积极响应其对印度洋区域海洋治理的相关倡议,并为印度在全球海洋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政治支持,如利用英国在西印度洋,特别是中东的存在帮助印度提升其在波斯湾的影响力,以及在国际反海盗行动中获得更大话语权等。简言之,以深化英印双边合作促进多边海洋安全合作。[注] Aaditya Dave, “The UK and India in the Indo-Pacific”, RUSI Commentary , 1 March, 2019.可以说,上述诉求既顺应了印度高度重视非传统海洋安全威胁的利益认知,也契合了英国强调发挥其海洋软实力优势(如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治理经验、海洋服务体系、海洋文化传播力等),特别是通过海军彰显英国海洋软实力的政策选择。[注]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 (GBI0040)”, April 2019,http://data.parliament.uk/writtenevidence/committeeevidence.svc/evidencedocument/foreign-affairs-committee/global-britain-and-india/written/99776.pdf

综上所述,英印海洋安全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全球英国”构想的不断深化和细化,以及“印太”作为地缘政治概念影响力的持续发酵,英国未来将以实践“全球英国”为目标,立足于印太这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去拓展英国在“后脱欧时代”的全球影响力,而设计制定英国的印太战略则是大势所趋。印度也将会积极顺应印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组,通过英印合作来持续推进其国家战略目标。在“全球英国”和“印太”语境下,英国与印度的海洋安全合作也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 朱翠萍)

标签:;  ;  ;  ;  ;  ;  ;  

“全球英国”和“印太”语境下的英印海洋安全合作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