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静脉用药处方干预分析论文

儿童静脉用药处方干预分析

杨晓峰1,2,李惠英1,周志宏2,秦利芬1,鲁萍1

(1. 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8;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 目的 对儿童门诊静脉用药处方的药学干预进行调查,探索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前处方审核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药师对处方的个体化审核,干预不合理处方,对2016 年7 月至2018 年7 月《门诊静脉用药处方干预记录本》中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审核静脉用药处方218339 张,其中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处方1328 张,处方干预率为0.61%。干预接受率为99.6%。结论 药师个体化审核静脉用药处方,并对不合理处方及用药差错进行干预,提高了处方质量,减少患儿由于用药不合理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患儿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儿童静脉用药;不合理处方;处方干预

0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患者病情变化快,婴幼儿口服给药顺应性差,因此通过静脉给药的机会较高。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静脉输液处方用药差错可发生在处方环节、调配环节、给药环节及患者环节[1]。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当药师在审方过程中发现存在不适宜用药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让其确认并重新开具处方;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时,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做好记录[2]。本院门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根据医师所开的静脉用药处方,药师审核后对于对静脉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记录。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女性免疫性不孕在临床多见,与本类患者相关的研究多见,而本类患者主要以各类抗体阳性表达为主要表现,导致患者的受精过程受到干扰,导致不孕的发生[1-2]。临床中对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研究多见,其中较多为疾病发生发展及相关指标表达的研究,而生殖道炎症作为本病研究较多的方面,其细致的探究及与疾病的细致关系研究十分匮乏。同时,微量元素作为与机体免疫方面相关的重要方面,对其的研究空间也较大[3]。本研究就女性免疫性不孕与慢性生殖道炎症及微量元素的关系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6 年7 月至2018 年7 月的《门诊静脉用药处方干预记录本》中记录,结合患儿电子病历、《静脉药物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等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其中共记录1328 条。

1.2 不合理处方判断标准。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常见不合理处方类型分为A 类:适应症不适宜;B 类: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C 类: 用法与用量不适宜;D 类: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药物之间、药物与溶媒之间);E 类: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F 类:诊断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G 类:联合用药不适宜;H 类:重复给药。

2 结果

2.1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审方药师对2016 年7 月至2018 年7月门诊静脉输液处方218339 张进行审核,经药师确认,根据不合理处方判断标准有配伍禁忌、溶媒错误、药物使用剂量数量错误等不合理现象实施干预并登记的有1328 张,处方干预率为0.61%。

2.2 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分布情况。A 类占0.301%(4 张);B 类占9.11%(121 张);C 类占33.66%(447 张);D 类占37.56%(499 张);E 类占5.27%(70 张);F 类占2.25%(30 张);G 类占10.32%(137 张);H 类占1.51%(20 张),见表1。

变压器是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一种静止电气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具体说来,变压器是由磁芯和线圈组成的,而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连接电源的绕组称之为初级线圈,剩下的绕组称之为次级线圈。当初级电圈中有交流电流时,磁芯就会产生交变磁通,此时,次级线圈就会感应到电流,两者产生电磁联系。根据电磁感应,交变磁通通过两个绕组就能感应出相应的电流。再当变压器空载时,初级电压(U1)/次级电压(U2)=初级圈数(N1)/次级圈数(N2),电压的变化就会出现。

3 讨论

3.1 不合理处方分析。乳糖酸红霉素是常用抗生素,配置时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振摇、溶解,可用葡萄糖溶液稀释,但因葡萄糖溶液偏酸性,必须每100 mL 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 mL。医师再开具处方时常会忽略溶媒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临床上常采用盐酸溴己新联合其它药物治疗儿童呼吸道类疾病,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盐酸溴己新与其它几种常联用药物配伍后有变化,为慎重起见,规定盐酸溴己新单独使用,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在必须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中间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或分开输器输注[4]。故自2016 年起D 类不适宜处方增多。

2.3 干预接受率。在实施干预的1328 张处方中,有5 次干预被拒绝,干预接受率为99.6%。

阀门长期工作在恶劣的工况下,磨损不可避免。由于进口阀门的维修费用较高,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本着降本增效的原则,积极选择中国知名维修阀门企业维修,以此保证能及时修复损坏严重的阀门,保证装置的正常生产。

表1 不合理处方分析表[n(%)]

3.2 改进措施。①为了避免无适应症及适应症不合适宜用药,医院引入电脑信息系统辅助,采用数据库审核加人工筛选的模式取代原来的人工处方审核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药师审方的准确性、及时性[3]。故有效避免了A 类、F 类不合理处方。②方药师培训上岗,熟悉药品信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用药指南儿童用法用量计算处方剂量。及时与医师沟通确认用药品种、剂量、配伍。③到临床科室、诊室或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医生分享静脉用药知识,新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4 结论

儿童患者自身与治疗的特殊性,我院建立门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通过对静脉输液集中配置及管理,以确保患儿输液质量。保证用药合理是临床医疗的最基本原则,大量的药品信息,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很难考虑周全[5]。实践中,药师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知识,总结经验对处方严格审核把关,根据《儿童用药指导》及药品说明书等进行患者个体化审核,处方合理性审核除配伍禁忌、稳定性、差错之外,还包括患儿体重、身高、诊断、生理、其他用药等个体化情况[6-8]。采用信息系统辅助审方,及时更新药品相关信息,下临床给医生普及院内新进药品知识及注意事项,合理安排审方流程,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在配制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高了我院的处方质量,减少患儿由于用药不合理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患儿的用药安全[9-10]

参考文献

[1]俞吉.临床药师对处方环节用药差错的主动干预分析及讨论[J].安徽医药,2016,20(1):188-1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 号.处方管理办法[S].

[3]袁冬冬,杨玉玲,张寒娟,等.药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医院处方审核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118-121.

[4]严爱花,鲁萍,秦利芬.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与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J].医学信息,2015(44):420-421.

[5]刘羽.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医嘱的临床干预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179-180.

[6]赵彬,梅丹,陈伟.药学干预在规范肠外营养处方及预防差错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3):167-170.

[7]李玉堂,李炎丹,杨昌云,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J].医药导报,2011,30(5):665-667.

[8]游广辉,李晓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35-137.

[9]钟云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1,23(22):708-709.

[10]方玉婷.全科医生处方集——儿童静脉用药参考表及参考网站[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1(3):64-65.

中图分类号: R322.1+23

文献标识码: 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148

本文引用格式: 杨晓峰,李惠英,周志宏,等.儿童静脉用药处方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24+226.

标签:;  ;  ;  ;  ;  

儿童静脉用药处方干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