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_幼儿园论文

幼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_幼儿园论文

幼儿教育面临新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究与探索

[按语]教育管理有其共性。本文是针对幼儿教育阐述的,但对基础教育的不同类型学校都会有一些启示。

改革开放的客观形势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需要。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多幼儿园都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使园所缺乏生存实力。幼儿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

如何把我国幼儿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摆在每一位关心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1.要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发展幼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李鹏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的教育”。《纲要》作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也为学前教育指出了一条发展之路,规定了未来十年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理应受到重视。因此,只要我们坚持既遵循幼儿教育内部自身规律,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就一定会推动我国幼教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进。

历史机遇造成的结局往往是双重的。我们拥有一个灿烂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危机的境地:改革措施走形变样——计划经济之弊与市场经济之劣奇特的结合,产下了一个交织着各种落后的经济关系。面对这一切我们既不能退缩,也不能“守株待兔”,要持积极的态度去正确认识新体制下的产物。当前旧体制下的产物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新旧体制的更替中,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清方向,才能把改革推向前进。

2.我国的幼儿教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于1958年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就确立过“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这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国家办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厂矿企业、社会力量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办学的积极性。《纲要》进一步确定:“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在幼教领域中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能改变当前幼儿教育的困难局面,使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这是因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国家办学力量十分有限,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办各类园所。另外,“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更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如何建立起一个适应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的教育体制,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应鼓励社会办园,从那种封闭或半封闭的系统中走出来,依靠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不受僵死计划的限制,灵活多样,它应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又是自负盈亏受市场调节,具有商品性。

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在政府办学的同时,花力气把社会办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加以科学管理,为二者“接轨”奠定基础,铺上“枕木”。“两条腿”协调了,教育就搞活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3.改革园所内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从目前幼儿园的状况来看,为数不少的园所管理人员亟待加强学习提高。他们中,有些是辛苦型的,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全盘、长远的计划;有些是经验型的,按过去老经验管理,常常凭感觉、感情、情绪办事,理论思考和科学预测不够;有些是被动型的,缺乏从本园实际出发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创造精神;有些是模仿型的,生搬硬套外国或外地的经验,一阵风一个样子;有些是放任型的,管理工作无目标,没章法,甚至没秩序,较懒散,过一天是一天;有些是家长型的,园长个人说了算,难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有些园虽也在改革,但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单纯注重形式上的变革,不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等等,不一一列举。所有这些,都涉及到幼儿园的管理任务。

幼儿园的管理任务不外乎建立管理系统、理顺关系、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三方面。改革意味着新旧体制的更替,园所的改革当然要从它的管理体制开始。

首先,应改革行政管理职能,建立双轨管理体制。改革幼儿园内部管理形式,建立幼儿园自我调控管理体制。幼儿园应逐步实行园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工资合同制和园内结构工资制。同时,还要扩大园长办园的自主权。特别是企业办园,应将责、权、利放给园长,以充分发挥园长依法治园的积极性。

其次,应改革原来的管理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目前不少企业单位盛行“招标”。这是一种民主管理的形式,在幼儿园管理中也可以引用。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室内外环境的优化方案等。招标管理可集思广益,让大家提方案、议措施,从中筛选最佳的管理方法,强化参政意识。如:把为园所管理献策作为教师考评的内容之一,从制度上保证民主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招标的内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合本园实际,易为被管理者接受,所以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园所要发展,人才很关键,应大胆地提拔一批具有开拓精神,懂业务善管理的中青年到领导岗位。要充分运用党和国家对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尽快堵住人才流失,逐步实行“优园优价”、“优教优价”,使幼儿园内部管理真正走上良性循环。

4.正确对待教职工的需要,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需要的有无决定着积极性的有无。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由于没有成就的需要,因而对工作没多大的积极性。需要的强度,决定着积极性的强度。迫切的需要能转化成很强的动机,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人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如果园领导能正确对待教职工的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的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是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则从事这种工作的积极性就强烈而且持久。

总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础,外因是条件。只有靠国家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作后盾,园所才能放开手脚寻找自己的出路。同时外因再好,内因自身无变化、无提高也无济于事,因为任何灵丹妙药都不可能拯救一个拒食的垂危者。

标签:;  ;  ;  ;  ;  ;  ;  

幼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